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公路选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山区公路选线中有关越岭垭口的选择、正确对待已定控制点、沿河线的跨河换岸、越岭线、傍山线隧道的选定、高差大直线距离短地区的展线升坡、不遗漏有比较价值的路线方案、地质不良路段的选线、正确对待山区公路的深挖、因地制宜地采用特殊构造物等问题。根据在山区公路选线中的经验体会列举了实例。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选线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越岭线的布设。我们知道,越岭路线是连续升坡,受纵断面及平面的双重限制,还要使横断面上的挖、填适宜。它在每条公路中往往是技术标准最低、工程造价最高的段落。山区公路选线工作是比较复杂而艰巨的,特别是在任务紧急的情况下,要求一次定测,甚至不可能事先有等高线平面图,或先测导线,在纸上设计,还要保证路线质量和正常的测量进度,这就加重了选线工作者的负担,偶一不  相似文献   

3.
公路选线要全方位地考虑路线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当地风俗习惯和工程的难易程度,以及路线的性质、使用任务、等级和投资等因素.该文通过对山区公路中的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的选线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山区公路选线中存在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措施,并概括出在山区公路选线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研究了公路选线的设计方法,并应用到石门县S304改造工程中,对该工程起点选线进行了研究,得出选用推荐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江城大道是宜昌市中心城区“四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路线选线设计为总体设计的主要控制环节,必须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多方案比选,以选择最优方案.首先,介绍了江城大道的路线布设、主要控制点及路线布设原则;其次,从全线4个路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路段(谭家河村路段和宜万铁路段),分别进行K线、B线、D线和K线、E线、F线的详细比选分析,总结和探讨了山岭选线、下穿高铁选线等关键性问题;最后,在体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标准选线”理念的前提下,总结并确定了选线方案.  相似文献   

5.
《公路》1959,(4)
山区道路总是包含着沿溪、山脊、越岭三个组成部份。其一般特点,地形多曲折复杂、高差控制较大、横坡陡、地下水位高,易遇地质不良、丛林、杂草以及深沟等等。由于这些原因,构成了山区选线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山区道路的运输走向拖挂列车化部分标准也相应提高,使选线工作更增加了一些复杂性。特别是在鸡爪山形、横坡陡峻的越岭地区,山区道路的修建,路基工程占了首要地位,它的比重一般是占总工程的50%以上,因此线位的布置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造价,所以山区道路一般是以土石方大小来衡量一条路线,工程大小和经济与否。  相似文献   

6.
山区路线的勘测山区路线约可分为三类,即:沿溪线,越岭线,山坡线。由于生活上的需要,山区居民一般多聚居于傍山沿溪一带。为地方服务的经济性道路,原则上以选用沿溪线较为适宜。同时沿着比较大的河流选线,一般在路线纵坡上也可以缓和些,易于使选线工作达到较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河道特别弯曲、河床狭窄、两岸岩壁陡立,或河床比降较大的幼年河谷,若依之选线,往往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困难。如路基位置放的过低,过于靠近河岸,路基不稳,但放的高了,又会落于削壁上,不仅石方数  相似文献   

7.
基于栅格数据道路选线模型算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基于GIS栅格数据计算最优道路路线问题的算法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坡度分级费用、最大坡长、最大纵坡和选线范围等限制条件,运用费用栅格矩阵法计算最优道路路线。最后给出一个示例,以验证道路选线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破碎,不良地质发育极其严重,针对在此区域选线极为困难的问题,本文深剖影响区域综合选线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充分利用平面曲线左、右线不同偏角的设置,以非平行的楔形线路布置形式,避免了四线大跨断面隧道工程的设置,解决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选线难题,对今后类似地形、地质条件下的综合选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国道G110拟建线方案连续下坡路段制动失灵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连续下坡路段货车制动失灵的风险,设计人员有意将坡度放缓.连续下坡路段设计展线放坡到何种程度为宜,是公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以国道G110(北京延庆县城-昌平德胜口)拟建线连续下坡方案为例,采用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坡度、坡长条件下货车制动失灵风险,为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在连续下坡纵坡技术指标选择或方案决...  相似文献   

10.
根据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越岭线及其长约10km左右的特长隧道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介绍该段路线方案研究、方案选择及路线设计工作入手,以安全、经济、环保为主线,归纳和总结了越岭线选线设计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期望有益于今后的高速公路选线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刘延晨 《隧道建设》2014,34(4):339-342
在线路调线调坡阶段,由于缺乏简单实用的软件,设计人员主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线路调坡设计,但该方法会影响地铁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针对此问题提出双边控制法,结合测量、地铁限界和桥梁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地铁高架线、隧道线的双边控制线的确定方案,并将地铁线路设计软件应用到地铁调坡设计中,实现了地铁调坡设计自动化、可视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地铁机场线调坡设计中,也可为类似工程线路调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来峰 《路基工程》2007,(2):136-138
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桥隧工程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比选方案多。以常规初测工作,难以控制测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线路方案难以稳定,选线问题突出。本文从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广昆线一平浪至双湄越岭地段地质选线进行分析,为线路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山区铁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引起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的原因,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的测量要求及设计方法。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进行了调线调坡设计验证,总结了调线调坡及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才 《路基工程》2013,(5):134-137
石家庄枢纽货运系统迁建工程新建线路局部地段与既有铁路并行不等高且线间距不足,路堤需设置支挡收坡。考虑到采用一般形式挡土墙挖基太深,影响既有铁路运营,设计采用包裹式加筋土路堤挡土墙,能很好地适应软弱地基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又解决了并行既有铁路路堤放坡距离不足的问题,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铁路线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碧能 《隧道建设》2018,38(6):1009-1013
为提高地铁线路纵断面精调效率,避免调坡后出现相邻区段坡段超限,利用上下限线法,建立轨面线允许上下浮动的上下限线范围进行辅助调坡,协同调整变坡点和竖曲线半径与上下限线关系进行纵断面优化,并应用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纵断面掘进偏移事故中。结果表明: 1)采用上下限线法可以快速判断盾构掘进是否竖向超限,并方便快速确定调坡方案,避免多次调坡反复验算问题; 2)采用上下限线法可以避免对已实施段盾构隧道的调坡超限; 3)上下限线法成功应用在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偏移事故中,采用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找出指导后续推进的调整方案,避免盾构停机造成的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6.
张钧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8-23,148
介绍了贵阳白云至修文道路路线的选线特点。论述了公路选线过程中,需要综合比较地理位置、社会情况、自然条件和工程难易等要素后,最终定出合理线位的要点。有关设计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区因其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路线平、纵、横3个方面都受到约束,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均会影响路线的布设.论述了对山区公路选线的认识,阐述了公路路线的选线原则,提出了公路灵活性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限制坡度是铁路选线中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一,尤其在复杂山区铁路中,对工程投资和工程风险控制有重大影响。文中通过从不同限坡方案的平纵断面条件、工程情况和投资、换算工程运营费、工程风险,以及与相邻路网协调性、运输发展的适应分析等方面对十宜铁路的6‰,9‰,13‰,18‰限坡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比较,13‰方案在适应地形、工程投资、工程运营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最终推荐限坡13‰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国道318线邛崃至名山高速公路是成都经邛崃到雅安的最快捷通道,是川藏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重要作用。设计单位自初步设计起,即将“生态、环保”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文环境的要求并注重路线方案比选,坚持地质选线、环保选线,体现新理念下的生态高速公路设计。  相似文献   

20.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