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适应双列重联动车组接触网电分相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开行双列重联升双弓动车组运行的技术要求,以减少对运输干扰及改造工程量最小为原则,对既有秦沈线接触网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进行改造方案的研究,推荐采用增加掐绝缘、部分5跨关节改造为4跨形式,实现无电区大于220 m满足动车组运行需要,对今后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设计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动车组通过电分相时产生的冲击过电压可能危及接触网绝缘和安全运行,设计中对此十分重视,往往要反复计算和进行方案比较,动车组过分相过电压受电分相结构及其感应电压影响较大。针对隧道内电分相结构的等值电容参数计算,利用镜像法推导其计算公式,计算中性线的等值电容和感应电压,仿真动车组通过电分相的过电压,并与无隧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入隧道影响时的中性线对地电容为11.21 pF/m,比不计隧道增加61.57%,互电容为11.269 pF/m,比不计隧道减小15.11%;中性线过电压比不计隧道增大30%~40%。隧道中电分相结构设计和运行,应高度重视动车组过分相的过电压升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既有的秦沈客专山海关变电所为单相变压器接线形式,其出口处分相只起到分段作用;增容改造后,变压器接线方式变为Vx接线,既有分相无法满足开行重联动车组要求;为满足开行双列重联动车组运行的技术要求,需对既有秦沈客专山海关变电所11跨接触网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改造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应以对运输干扰及改造工程量最小为原则,经过方案比较,推荐采用增加掐绝缘、部分五跨绝缘关节改造为四跨形式,实现分相处的无电区长度大于220 m,满足重联动车组运行需要;(2)针对秦沈客专其他单相接线变压器形式的变电所出口处分相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适时改造,以增加运营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电分相采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后,由于中性段长度较器件式增长,动车组停在分相区的概率大大增加,给动车组停在电分相无电区时的救援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根据我国已开通运营的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关节式电分相结构,探讨动车组停在分相无电区后利用接触网开关救援办法,并对完善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雾霾天气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空气绝缘击穿成为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故障的主要形式,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已经成为影响动车组安全运行最薄弱的环节,迫切需要研究动车组车顶高压设备空气绝缘耐压问题。本文指出了动车组车顶设备绝缘故障形式,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高速铁路电分相设置方案和动车组过分相的控制方案以及牵引供电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各种电分相设置方案在高速运行和低速运行时对运行时分的影响,并以武广高铁为例对武广全线单车不停站、站站停、多车运行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动车组高速运行的区段,带电过分相与列控过分相两种电分相设置方案对运行时分影响区别不大,列控过分相的速度衰减量很少;当电分相设于车站附近时,采用列控过分相方案,进入电分相区的初始速度应满足一定要求;无论采用列控过分相还是带电过分相均可很好地满足整体运行时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京九线既有孔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为六跨关节式电分相,由于安庆至九江高速铁路孔垄联络线引入既有孔垄站,为满足开行动车组列车运行的技术条件需求,需对既有孔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进行改造.以对既有运营干扰最小以及改造工程量最小为原则,经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上下行电分相对齐及移动距离最短的方案,实现满足开行动车组运行的技术条件,并给...  相似文献   

8.
正郑西高速铁路本线在变电所、分区所出口附近设置接触网电分相装置,电分相采用带中性段、空气间隙绝缘的双断口锚段关节形式。电分相无电区或中性段的长度满足双弓运行需要,即无电区长度大于双弓间距(双断口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设置。该方式投资较低,冲击电流小,可靠性高,可实现人工操控和机车自动控制,列车通过速度也比较灵活,满足350km/h运营速度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设计、施工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器件式电分相和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利用既有接触网中带有分相绝缘器的一段旧锚段作为临时渡线锚段,先后改造出2个五跨绝缘锚段关节,并重叠两跨构成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的施工方法,成功地将器件式电分相改造成八跨绝缘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而且不影响既有线铁路的运输。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3个绝缘锚段关节双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型式,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双锚段关节单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问题,可较好解决关节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多弓运行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牟昕  赵正路 《电气化铁道》2013,(6):20-22,25
介绍了京津城际铁路接触网电分相烧伤的现象,从电分相的结构特点和动车组类型及弓间距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投入运营高铁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使用A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AT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分析了高速动车组正常运行状态、T-R短路故障、F-R短路故障、T-F短路故障和异相短路故障;重点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在过电分相时产生的非线性谐振(铁磁谐振)和线性谐振,采用MATLAB仿真软件为工具,应用神经网络中BP算法对AT牵引供电系统的5种状态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3.
基于Excel表格函数和统计功能,针对客运专线动车组开行方案,计算出动车组运用套数及车站驻勤车数,并统计出动车组平均日车公里数。本计算方法模拟动车组运用周转过程,突破传统简单化、平均化计算方式的局限性,实现动车组运行交路接续、套跑的逻辑判断和计算以及动车组配属统计,提高计算准确性,减轻计算工作量,对于确定动车段(所)的规模,具有指导意义。动态调整相关参数,优化动车组运营参数,减少动车组配属,缩小动车段(所)规模,减少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4.
詹伟 《电气化铁道》2011,22(4):15-18
结合委内瑞拉迪那科一阿纳科铁路项目的接触网工程实例,描述了委内瑞拉动车组的特殊编组方式及各种编组方式下的受电弓距离,并与国内动车组的编组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改变编组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种电分相方案,该方案能满足委内瑞拉动车组编组方式和升弓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CRH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是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研究和开发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对于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业务需求,对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重点探讨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模型、动车组操纵策略、动车组过分相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单质点和多质点相结合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开发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
某型高速动车组型式试验过程中,由于脉冲整流器载波移相逻辑错误导致网侧谐波含量被放大,网压瞬时值增加,影响了同一供电臂下其他动车组的正常工作。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谐波分析,结合动车组网侧谐波特性,找出了网侧谐波含量被放大的原因。通过厂家更改脉冲整流器控制软件,成功解决了该型动车组运行时网侧谐波含量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实测的高速动车组在不同运行速度、不同线路形式、不同运行方向、不同升弓车厢条件下客室内的噪声和声源特性,分析了不同运行里程阶段的车辆以相同速度运行时客室内噪声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动车组减振降噪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动车运用所的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编制问题,在动车组运用交路已知的前提下,以动车组的运用交路和检修规程为主要约束,以减少动车组使用数量、降低检修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一体化编制的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动车组的可能运用情况和检修规程约束,求解动车组的可行运用路径集合;以该集合为基础,设计求解模型的模拟退火算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动车组运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的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便于动车组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对动车组业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在对现有多个动车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动车组数据资源目录;明确动车组数据资源的业务域划分,根据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特点,对分散在多个系统中的动车组数据进行整理和采集,依据相关标准完成动车组主数据的数据元定义、代码集统一编码和元数据规范描述,可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便利的可共享动车组数据资源的参考指南,有利于促进动车组信息化系统的集成,提升动车组数据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