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奋 《中外公路》2006,26(6):37-39
针对海(口)-文(昌)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断裂板、错台、桥面铺装层开裂等损坏状况,通过路况调查和路面检测试验,分析损坏的原因,提出路面修复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水泥砼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泥砼路面建设发展迅猛,高等级路面的平坦、舒适日益为人们所注重。但我国水泥砼路面的开裂、断板、沉陷等问题严重,文中分析了水泥砼路面损坏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新农村建设中改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性病害及其对策。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路面板开裂损坏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处治措施。可供新农村公路建设及路面管理与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由于温缩机理和干缩机理引起的基层开裂和因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所引起的沥青面层损坏原因以及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路用材料、路面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以及现场再生维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半刚性基层损坏而导致路面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其高强度、低成本、广原材等优点,在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收缩开裂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损坏的路面导致修复工作加重,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加大了国家对路面的投入成本。针对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问题,从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路面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一般以水泥混凝土板的疲劳开裂作为路面损坏的基准,应用有限元分析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实际,从疲劳开裂角度分析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可能的裂缝表现形态,确认在车辆和温度荷载的循环作用下,现阶段黑龙江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均有可能发生,但产生纵向裂缝的可能性大于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性,纵向裂缝的普遍存在有着路面结构方面的内在因素。建议结合各地的实际使用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细节和受力状态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成因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源于路表面的轮迹带附近的纵向开裂(Top-Down开裂)是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之一,也是国际沥青路面工程界对道路损坏研究的新热点。为此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出4条实际道路的最大拉、剪应力值及其位置,绘制了它们的等值线图。对最大拉、剪应力位置与开裂现象,最大应力值与应力强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载下强大的剪应力是造成Top-Down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面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杰 《东北公路》2001,24(4):23-26,30
公路运输中车速高、载重大己成为普通现象,使得路面结构的动态效应更加显著,由此而产生的材料松散、疲劳开裂等动态破坏模式在路面损坏现象中变得尤为突出。本文推荐一种从路面材料动态参数特征,路面结构的动态力学效应,以及行车荷载的动态作用模式三个方面综合分析路面的动载激励与响应特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有效防治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病害,对路面冻胀开裂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路面冻胀开裂病害现象的调查分析,指出半刚性基层冻胀是道路冻温开裂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了道路结构热-应力有限元模型,对路面在半刚性基层冻胀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基于基层冻胀的路面劈裂破坏理论;通过对路面开裂判据应力计算,分析了路面冻胀开裂对冻温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基于半刚性基层冻胀的路面劈裂破坏理论,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路面冻胀开裂现象;半刚性基层的冻胀性能以及路面材料的强度特性,均对路面冻胀开裂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行标准关于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方法过于笼统、对修补类病害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修补类病害的权重,提出了路面破损率代表值的概念,以此为基础评价路面损坏状况,结合评价单元百米分单元路面损坏状况评价结果,准确甄别出了路面损坏较严重的路段,并能快速地确定损坏路段的区间位置、损坏类型及损坏面积。新评价方法概念通俗、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易为各类公路工程工作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用于铺筑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感温材料,不同温度条件下路面会产生不同的损坏形式,如低温开裂、高温车辙、拥包等.为了能准确地预估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达到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针对性、实现不同路面层次不同等级的沥青结合料的科学选取,进而减少沥青路面病害、延长其服务寿命的目的,笔者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非线...  相似文献   

12.
加速重复荷载作用下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闯民 《公路》1998,(5):22-26
车辙,与疲劳开裂一样,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之一。本文旨在以加速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成果为基础,从路面结构及组成,沥青混凝土(AC)组成,交通条件,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影响路面车辙的因素,在路面设计、施工和养护中,考虑和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能有效地控制沥青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未区分沥青路面11大类损坏类型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程度、赋予各类损坏类型固定权重问题,通过对多条不同高速公路路面损坏状况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对路面损坏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有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等,采用客观赋权法根据贡献程度依次对各种损坏类型赋予不同权重,有效地区分了其对路面损坏状况的影响程度。据此权重修正的方法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表明,该结果不仅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路面损坏程度,还揭示了修正前评定标准计算方法隐藏的破损严重的路段,有利于提高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针对性及准确性,可为评定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庞拓 《中外公路》2021,41(5):64-67
混凝土为现有最广泛应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其是一种准脆性材料.为解决混凝土开裂的计算分析,在近场动力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的细观非均质特性,建立了混凝土路面细观开裂行为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混凝土中骨料的开裂特性,探讨了骨料对混凝土路面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基于近场动力学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很好地 反映混凝土的开裂行为及损伤脆性特性,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适用于模拟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特性;对于细观开裂模式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整体曲线的发展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入骨料的开裂可以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开裂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路基的沉降和稳定性,以及由于路基工后沉降和工后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问题。过渡式路面能较好适应路基不均匀沉降未稳定的路况需要,但路面开裂现象在早期较为明显。通过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带来的附加应力,结合现行规范的路面结构计算,提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在路面结构计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挖掘修复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既有掘路的现场调查与测试,发现修复后的道路使用性能明显下降,存在沉降、边缘平行开裂、修复区龟裂和路表突起、坑洞等损坏形式。分析表明,道路开挖前后受力模式的变化、回填土路基过大的塑性变形及开挖界面的滑动剪切破坏是造成修复区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低温开裂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现象之一。随着对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低温开裂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道路工程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建立准确的低温开裂预估模型也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选择与材料设计的基础。低温开裂预估模型主要包括力学经验模型与统计模型两类。本文是以加拿大学者Haas提出的低温开裂统计模型为基础,针对我国的道路状况补充并完善了Haas低温开裂预估模型,并通过试验路的裂缝调查研究,分析了低温开裂预估模型的适用性,可为我国沥青路面低温抗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开裂是一种无法彻底消除的道路损坏形式,如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寒冷地区的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等,目前均缺乏有效的措施予以彻底避免。路面出现裂缝后,雨水、雪水等沿裂缝渗入面层、基层中,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造成基层、路基强度降低、路面局部或成片损坏,从而导致行车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迅速降低,且会降低路面寿命。深入调查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现状及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材料的特性,开展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已10多年,已建成通车的10余条高速公路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其中水损坏现象较多,由此引发的路面病害也较多。发生水损坏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不同的成因其养护措施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有效、及时地收集路面损坏数据是进行路面维修管理的基础.文章阐述了一种路面损坏状况的自动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CCD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可进行裂缝类型的区分与严重程度的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