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5年5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l7691—2005)排放标准,以取代即将完成排放任务的老国家标准GBl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相似文献   

2.
重型发动机一般是安装在商用车上和城市大客车上,这种车辆由于外形尺寸较大,不能在试验室转鼓上进行排放测试,采用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排放试验。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压燃式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以及装用以天然气(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点燃式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车用LPG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贤章  王学合 《汽车工程》2004,26(4):401-404,422
文中所研究的LPG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利用了下列控制策略:基于步进电机步数的LPG燃料精确预控制与空燃比闭环控制;优化发动机起动后及暖机过程的空燃比控制;通过提高怠速及推迟点火的催化器快速起燃控制;通过氧传感器的加热以快速实现发动机起动后的空燃比闭环控制。并对1.8L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匹配试验,在兼顾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前提下有害气体排放达到欧Ⅱ法规的50%。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压燃式发动机的新车采用国Ⅱ排放标准(GB17691—2005)。而北京从2008年7月1日起,对在北京市销售和注册的公交、环卫,邮政使用重型压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并要求安装OBD(车载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5.
由于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1车和设计车速大于25km/h的M2、M3、N1、N2和N3类装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2阶段)》(即欧Ⅱ排放标准)(GB17691-2001)和《轻型汽车污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即欧Ⅱ排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摩托车排放标准及法规简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欧盟摩托车排放法规欧Ⅰ、欧Ⅱ、欧Ⅲ阶段排放限值和实施日期;日本现行及最新摩托车排放法规限值和实施日期;中国大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实施日期;中国大陆摩托车排放标准与欧Ⅰ和欧Ⅱ法规的差异;北京市地方摩托车排放标准;台湾省Ⅰ、Ⅱ、Ⅲ、Ⅳ期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7.
拂晓 《运输车辆》2008,(7):30-30
2008年6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以2008年第25号公告形式,发布了3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部级)——HJ437-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438-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和州439-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上述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8.
CA6110ZLA5N2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达到欧Ⅱ排放法规要求和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代用燃料发动机的需求,开发了一种以天然气和柴油为燃料的CA6110ZLA5N2双燃料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匹配新型高效增压器,采用单点电控喷气系统,采取空燃比、天然气和柴油供给量精确控制的稀薄燃烧方式,增设用于天然气废气的特殊催化器,使该发动机不仅具有原柴油机的动力性,而且排放可满足欧Ⅱ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永军  徐世利  王彬 《汽车技术》2006,(4):13-15,38
根据欧3/欧4排放法规的要求,对捷达/宝来轿车装备的1.6L2VRSH型发动机冷起动/暖机工况排放进行了优化。通过采取合理选择催化转换器、空燃比标定优化、调整点火提前角、加装二次空气系统等措施,可使1.6L2VRSH型发动机分别满足欧3、欧4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秀敏  杨世春  高莹 《汽车工程》2002,24(5):445-450
从机内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技术和应用清洁燃料等方面讨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技术,对车用发动机分层充气预混合稀薄燃料(MPFI)、汽油机直喷燃烧(GDI)和均质混合压缩点火式燃烧(HCCI)等燃烧技术,选择催化还原剂(SCR)、NOx存储器还原催化系统(NSR)、等离子体辅助催化剂等新的稀燃NOx催化剂和微粒处理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微粒捕集器技术是满足未来车用柴油机严格排放法规的重要措施,再生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综述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各种再生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再生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并展望了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客车柴油机排放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客车用柴油机污染的产生及有害排放的组成以及当今世界排放法规体系;分析并比较柴油机排放控制的电控燃油喷射和后处理技术,对满足更高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路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柴油机可见污染物排放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我国汽车柴油机可见污染物排放水平,采用AVL438部分流透光式烟度计,按ECER24法规的要求,对我国四大汽车生产厂家主要汽车柴油机机型进行了全负荷稳定转速和自由加速可见污染物试验,分析了试验结果,并对我国汽车柴油机可见污染物的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清 《运输车辆》2009,(6):118-118
在每一次排放标准升级前,整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都面临着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对商用车主要动力——柴油机从欧I到欧V各阶段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已经非常明晰,我国的选择也基本一致。现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乃金 《汽车技术》1996,(4):1-8,21
介绍了日本和欧美等国制订的限制汽车排放污染的法规及其发展趋势。为了法规的实施,本文又介绍了在发动机内控制排放污染的各项技术和在机外采用的各种控制排放污染的装置及其再生技术。还介绍了燃料的改进、代用燃料等方面,以及最新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重型车用汽油机排放现状分析及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林华  李洧  王建海  史广宝  冯于久 《汽车工程》2003,25(5):455-459,489
对我国实施重型车用汽油机排放标准后的部分典型机型的排放做了统计和相关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重型汽油机排放标准和试验方法。通过对化油器机型和电喷加三效催化机型的排放测试结果的分析,论及我国重型汽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路线,提出了在用重型化油器车的污染治理和控制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现行9工况标准的试验限值和试验方法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的国Ⅲ柴油机强制关闭EGR阀对ESC、ETC和ELR循环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在调整喷油提前角后的ESC循环试验结果.比较了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的直列泵、电控单体泵和高压共轨3种技术的ESC循环的油耗率.研究结果表明,国Ⅲ柴油机在关闭EGR阀后NO_x大幅上升,超过了法规限值;虽通过调整喷油提前角可达到国Ⅲ排放的要求,但油耗率上升,动力性下降;与其它技术相比,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时国Ⅲ柴油机ESC循环油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二冲程通用小型汽油机在非道路机械应用广泛,但排放不能满足EPA和欧盟标准,制约着发展。在解决二冲程通用小型汽油机排放的技术方案中,催化转化技术是目前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