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铁路局在职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济南铁路局在职职工健康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及制定疾病早期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提供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次共有104670名在职职工参加常规项目体检,共检查出7种疾病,有72706人次出现异常;有104670名在职职工参加血液生化项目检查,共检查5个项目,有79035人次出现异常;有105612名在职职工参加眼科项目检查,共检查3个项目,有22899人次出现异常;有17899名女性在职职工参加妇科项目检查,共检查6个项目,有8521人次出现异常。结论从检查结果看,疾病与性别、年龄之间存在差异。男性职工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职工人群各种疾病患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对1016名男性铁路乘警进行健康体检,发现体重指数异常者占43.3%,血脂异常占34.4%、脂肪肝占34.3%、高血压占17.5%;40岁以下年龄段和40岁以上年龄段相比,对4项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以上4项的总检出率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铁路乘警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病医院职工劳动安全防护,以保障广大职工的健康。结果:经胸部X线、CT及痰菌检查,确诊为肺结核3人,占全院职工的2.68%(3/112),其中护士2人(均为女性),勤杂工1人(男性)。结论:结核病医院职工肺结核发病率高于本地区职工,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以劳动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随着企业竞争力、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等需求的不断提高,逐渐催生了企业健康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对铁路职工健康现状分析,为制定健康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职工按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使用统一的表格进行记录,体检结果使用计算机录入,经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健康体检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使受检者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开展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在职职工的患病率,提高在职职工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铁路管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ALT异常情况,初步探讨引起ALT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赖氏法检测该管区2007—2010年相关从业人员AL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检测从业人员24591人,其中ALT异常(〉40U/L)者103例,异常率0.42%。异常率逐年降低。31~40岁组异常率最高,为0.76%;≤20岁组异常率最低,为0.20%。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该管区从业人员ALT异常率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石棉厂职工13a间癌症死亡状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职工中肺癌为第1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123.18/10万,死亡构成比为29.17%,女性职工中,第1位死亡原因为生殖系统肿瘤,死亡率为70.47/10万,构成比为30%。对肺癌的死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职工肺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2.71,归因危险度(AR)为78,标化死亡比(SMR)为11.68(P〈0.01),说明肺癌的死亡与石棉作  相似文献   

7.
2004年对3305名大连铁路辖区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发现HBsAg携带率为2.69%,低于9.8%的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携带率高于食品行业,男性高于女性,大于31岁及5a以上工龄者高于30岁以下及工龄小于5a者。共检出5种HBsAg携带模式:大三阳、小三阳、双阳、单阳及单-HB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5%、0.85%、1.66%、0.03%、0.03%。  相似文献   

8.
对87名非接触噪声人群的听力调查表明,在174只耳中,有10.3%和35.6%人群的语言听力和高频听力降低,男性语言听力下降占18.4%,女性占4.1%,男、女之间听力下降差别十分显著(P<0.01);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人数也增多,各年龄组之间听力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铁路作业人员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况呈上升态势,直接威胁运输安全生产.利用职工健康体检信息,经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创建新思维,坚持多部门、多系统合作,发挥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的专业优势,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管理工作,作为铁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西安铁路局职业接害人群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提出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在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35~59岁有职业接害史男性职工,收集整理体检资料,按每5年一个年龄组分组,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1)机务系统、供电系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除50~54年龄组,其他年龄组绝对危险度平均值较其他系统高;(2)10年发生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我国国人同年龄组的平均发病危险;(3)随年龄的增长极低和低度危险度所占人数和比例逐渐减少,中、高度危险度增加。结论:要特别关注机务、供电系统和较高年龄组接害人群身体健康,积极开展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加强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和促进,从而降低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职工吸烟调查,总吸烟率35.41%,男性吸烟率46.85%,铁路几个主要工种男性吸烟率高达83.20%。文化程度与吸烟呈负相关。吸烟26年以上慢性病患病率达58.97%,吸烟年限与吸烟量同慢性病患病率成正相关。以支气管炎、胃病、高血压和神经衰弱患病最高,OR值检测结果均大于2.40,提示长期吸烟对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35.04%不吸烟者受被动吸烟危害(出现主观症状),女性高于男性,时间愈长其危害愈大。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和了解外伤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制订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劳动力,降低伤病率,现将我厂1981~1983年的外伤发生的情况,调查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 1981~1983年3年中外伤发生共计158名,分别为82、43、33人。机械性外伤,占96.2%,其他外伤仅占3.8%。男性139人,女性19人。年龄18~59岁,工龄最长是30年以上,最短在1年以下。  相似文献   

13.
噪声健康监护与噪声损伤的因素分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职业病科(200081)杨文草王培安顾芝芳为了解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我们对接触85dB(A)~110dB(A)噪声的512名工人进行了噪声健康监护检查。其中男性307人,女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在管内开展了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并对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健康体检进行了可行性、必要性分析。论述了健康体检的基本条件及运作方式,认为在铁路系统开展职工健康体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0月~1994年2月,在2964人男性铁路建筑职工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吸烟状况调查,摸清基数,为开展控制吸烟工作提供依据。历时3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积极干预职工的吸烟行为。为评价干预效果,于1996年10月经调查干预组11716人,对照组13000人铁路建筑男性职工吸烟状况。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吸烟行为和对吸烟态度诸方面改善明显,总体吸烟率由55.1%下降到38.3%。而对照组吸烟率为52.8%,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管区内1990-2007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细菌性痢疾占管区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7.92%,位居管区内传染病发病首位。(2)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高峰期主要集中发生在夏秋季7-9月份。(3)细菌性痢疾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为主,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69∶1。(4)职工发病例数较多是车站等位于铁路沿线的单位或工种。提示应重点做好铁路沿线车站等工作场所的改水改厕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264例隧道施工工人工伤事故分析表明发生工伤事故率:(1)年龄以36~45岁组高(3.17%),(2)工种以隧道工高(3.76%),(3)工龄以20~29年组高(2.87%),(4)参加工作时间以1964~1974年的高(3.61%)并且各年龄组、工龄组、工种、不同参加工作年代的工伤事故率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01)。工伤事故类别以建筑行业四大惯性事故(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坍塌)为主,占工伤事故总数的77.65%。工伤事故多发于6月份,并且与人体生物节律三条曲线的周期性变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健康状况,为采取预防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8 348名铁路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按<45岁、45~55岁、>55岁三个年龄组以及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率较高的病症为脂肪肝(29.89%)、心电图异常(15.62%)、高血压(15.56%)、高血糖(12.15%)。>55岁组高于45~55岁组及<45岁组(P<0.001)。男性高于女性(P<0.001)。结论铁路职工常见病主要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上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9.
主探讨中长途旅客列车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及饮酒的习惯,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30名旅客列车乘务员进行调查,其中男69名,女性161名,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0.60岁。并对其中119人进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MAST),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客运乘务员〈30岁、30~39岁组E量表分均高于常模,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P量表分均低于常模(P〈0.01),〉40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地在岗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保障职工身体健康,2011年5-7月,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结果表明,心血管系统异常率为22.19%(其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3.96%),肝功能异常率为18.97%,泌尿系统异常率为3.91%。男职工异常率高于女职工。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货运职工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工种(P<0.01),后勤职工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工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