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何建清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3,121(Z1):110-118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理论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公式,以此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曲线与试验测定的曲线基本一致.同时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汽车上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优越性,并对电涡流缓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为控制器的控制单元、以功率MOSFET为功率驱动器件、以智能PID算法为控制策略,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进行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的设计开发,包括控制器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良好,完全满足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控制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流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晔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5,27(4):452-454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什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盘温升,提高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的理论与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永磁电涡流调谐质量减振器、大吨位的滚珠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等新型减振装置;板式电涡流阻尼及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仿真与设计方法;桥梁涡激共振、斜拉索振动控制的电涡流阻尼三元减振理论;以及基于电涡流阻尼力非线性特性的减震性能研究。介绍了湖南大学新建的大型阻尼器特性综合试验平台及主要功能,以及永磁电涡流阻尼技术的典型工程应用。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松青 《客车技术》2006,(6):44-45,48
结合宁通客车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点,进行丁性能测试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下坡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方法.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汽车的瞬时行驶速度和目标速度差值以及加速度的大小,使电涡流缓速器输出适当的制动力作用在汽车上.利用实际车辆在不同初始运行工况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合理,能使汽车在设定的目标速度上稳定行驶,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底盘测功机热态吸收功率能力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底盘测功机的加载装置通常为风冷式电涡流测功机,在稳态加载检测时,汽车的驱动功率被电涡流测功机所吸收转化为热能。通过转子上的风扇转动来散热。由于电涡流测功机铁芯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其导磁率的变化,铁芯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PowerFlow软件对电动卡车风冷电池舱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得到原方案设在主风道内部形成了涡流,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失,导致风道内冷却气流流速迅速降低,风道设计不合理对电池的冷却效果不佳。根据仿真流场结果对风冷电池舱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风量分配更均匀,且风道内能量损失少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