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和WTO的加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性质业已悄然改变,企业竞争的目标由过去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转向追求顾客占有率。因为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顾客将是企业获胜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先进的服务手段也是制胜的关键,现代市场的竞争已主要表现在对顾客的全面争夺上。而是否拥有顾客则取决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状况,它决定着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作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则由他们在消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满意程度来决定。客户满意度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就越大,企业赢利就越丰厚。  相似文献   

2.
顾客乃企业生存之本。企业是否能够立足市场,关键是看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然页份额的大小又取决于产品是否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和满足客户的消费欲望。所以,企业应将“满足顾客要求”放在所有工作之首,并把它视为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同时还须有一个健全的信息反馈系统,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在客户心中的满意度,从而巩固和扩展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现结合我厂之具体情况,浅谈如何使顾客满意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关注盈利性交易向关注顾客终身价值转变 近百年来,尽管企业市场营销理念经历了由生产导向观念向社会营销观念的演变,但大多数公司通常关注的是从每笔交易中能获得多少利润.这种观念极易导致企业发生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且顾客的忠诚度也不高,很容易丧失客户.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所能获得的利润,而且要关注每个顾客的终身价值,通过设计产品和价格以期在顾客的终身消费中获利.  相似文献   

4.
顾客购买商品时注重的是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理上的认同,这就要和顾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情感需求。体验式营销突破了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以创造性体验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开展体验营销,才是企业建立品牌忠诚、构筑竞争优势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5.
服务营销     
我国市场已经表征着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走向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消费也由温饱消费转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顾客越来越重视商品和服务的购买与消费过程中是否带来心里上的满足,“满意和不满意”成为顾客购买的标准。企业正由生产密集型向服务密集型转变,服务对谋取市场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应针对自己固有的特征注重服务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服务营销战略,以保证企业竞争目标的实现。无论怎样企业都要把顾客满意作为服务营销之本,是生产或提供服务企业的直接目标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6.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长期积淀下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和消费心理.随着轿车产品的日益丰富,文化差异对家用轿车消费的影响较其它商品更加突出.把握影响家用轿车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文化因素,将大大提升汽车企业营销策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长期积淀下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日常行为和消费心理.随着轿车产品的日益丰富,文化差异对家用轿车消费的影响较其它商品更加突出.把握影响家用轿车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文化因素,将大大提升汽车企业营销策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样非“以情动人”莫属。商家要想牢牢扣住消费者的情感兴奋点,就需要将产品、品牌贴近消费者、将视线对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们展现出的关于自身活动、兴趣和看法的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同和向往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都是人们个性化生活历程中的一种宝贵体验。因此,以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通过将产品或品牌演化成某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甚至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识别标志,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建立起稳定消费群体为目的生活方式营销,颇受很多国际大企业的欢迎,并且屡试不爽,譬如宝马的“生活无处不在,宝马无处不在”便是经典范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服务就是产品。在新经济环境下,服务品质的提升与个性化服务的加强,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客户群维系着企业的命脉,把服务战进行到底也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随着营销服务从内容到形式的日趋发展,过去被视为至理名言的"顾客满意度",已不足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青睐与忠诚。正如营销大师科特勒教授所说:"除了满足顾客以外,企业还要取悦他们。"但隆鑫工业集团的服务还不仅仅为了取悦于消费者,它最终追求的是让所有隆鑫用户为之感动。隆鑫人始终坚持"服务只有起点"的信条,在努力寻找自身产品卖点的同时,更加关注广大消费群体的买点,消费者有所需要,隆鑫人便能在服务上有所体现。其隆鑫霸道完镁版系列机车"666"超值服务工程,正是在这种企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14,(6):269-269
丰富多元的消费时代呼唤优质个性的消费理念,潮流化生活方式应运而生。梅赛德斯一奔驰宣布在华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保值租购,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家推出该金融产品的豪华汽车品牌。该产品一问市即引发市场巨大反响。5月6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润滑油市场大增的同时,润滑油消费模式也在悄然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顾客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他们购买的不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包括服务、心理满足等在内的综合价值,这促进了终端服  相似文献   

12.
全文从我国跨国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消费需求层次、品牌意识、支撑行业和产品滞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企业如何通过情感营销方式、持续品牌投入方式和规划国际化企业战略等方面来全面地构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客户导向时代,顾客满意度直接影响服务型企业绩效和发展前景,因而被高度重视。汽车企业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通过构建适合于汽车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了解顾客的需求、消费经历感受以及期望,还要挖掘出客户的潜在需求。数据挖掘技术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数据方法和解决方案,从大量的调研业务数据中,挖掘出潜在关联的信息和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商业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几年前,当大众汽车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市中心的透明工厂落成时,引起各界人士的感叹,这项耗资不菲的工程将传统的工业化汽车制造方法和出色的手工艺完美结合成为全球首家创造。顾客可以在现场亲眼目睹新车的诞生过程。这让我想起时下有很多企业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决策的做法,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创意.设计.革新以及使用领域的延伸.甚至产品的制造,定价和服务等各环节的。企业通过奖励等各种方式发动消费者的参与.除了拉近与消费者关系,获得更多有创新的“金点子”外,最终目的还是期望长久“留住”消费者。本期东方时评《树立”顾客愿意”理念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一文正是把企业将“顾客满意”作为衡量服务的尺度上升为”顾客愿意”。汽车零部件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漫长的路要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汽车企业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的竞争,按订单生产方式由于其柔性地满足产品多样化、需求定制化的顾客需求趋势,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库存成本。因而正在成为主导的汽车生产方式。衡量按订单生产方式管理水平的重要业绩指标是,订单完成周期的长短。  相似文献   

16.
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调查是当今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这里,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顾客满意度或顾客满意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指在测评体系下,通过特定的因果关系模型,运用已测定的顾客满意各调查指标的数值和特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顾客满意度调查是指测量顾客对产品满足其要求程度的心理感受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的定量指标的过程。企业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真实地、准确地了解顾客对自己产品的心理感受,作出客观评价;二是为了找到影响顾客满意的原因,为持续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控制论创立者维纳曾经说过:“为了有效地生活就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当今,人类正步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市场与产品呈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竞争压力,正确及时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企业无法为一个广阔市场中的所有顾客服务,因为这样一个市场上的顾客太多、分布太广,顾客的需求差异也很大.因此,企业应用自己的优势与对手的劣势竞争,也就是确定最有吸引力的、本企业可以提供最有效服务的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行车》2009,(6):20-23
上篇介绍了企业调查结果,本篇将主要介绍经销商调查结果。一、概况经销商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销售状况、顾客消费习惯和行业前景判断等。本次共调查经销商1912家,在各省市  相似文献   

20.
所有消费,顾客希望得到的都是“物有所值”,而在消费过程中,顾客追求“物超所值”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