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00年,俄罗斯铁路还需要约7200台内燃机车。用符合现代要求的内燃机车来如此在规模地替代现在正在运用的内燃机车,靠进口是不实际的,因此制造通用内燃机车就成为必须。文中给出了新的通用内燃机车的设计和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制造这种内燃机车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内燃机车采用天然气作为代用燃料的优点及其可行性,较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及其国外的天然气内燃机车的发展研制情况及天然气内燃机车的结构特点,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指出按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工作的内燃机车可替代大量的柴油,同时研究分析了适合天然气内燃机车运行的区段及条件,最后从生态学,经济学等观点综合评估指出,在俄罗斯铁路上采用天然气内燃机车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世界内燃机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速及准高速客运和重载货运为中心介绍了80年代中世界内燃机车和内燃牵引的整个发展情况及目前的状态;介绍了8类新型的典型内燃机车以及内燃机车在微机控制,柴油机,交流电力传动,液力传动,转向架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评价了80年代内燃机车的技术经济水平和90年代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了比较,文中还介绍了一些我国内燃机车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对内燃机车产品的开发起着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四方机车车辆厂作为主要内燃机车制造基地之一,曾为我国铁路运输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文中回顾了四方工厂研制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及80年代转产电传动内燃机车的历程,总结分析了工厂的优势与不足,着重介绍了内燃机车产品开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总结多年来内燃机车冷却水质量变化规律,提出内燃机车冷却水的基础管理工作是搞好内燃机车冷却系统保养的关键。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保养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内燃机车牵引在完成铁路运量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在技术和生产规模上已接受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中回顾了大连厂80年代以来内燃机车开发的实践,重点介绍了东风6和东风10F型内燃机车的特点,对大连厂内燃机车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鲁岗斯克内燃机车制造厂是原苏联是古老的机车制造厂之一,它的主要产品是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90年代初,产品结构作了调整,动车组和有轨电车列入了生产计划。文中介绍了该工厂的蒸汽机车产品,内燃机车产品,试验中心以及非金属材料在内燃机车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50年前,柳迪诺沃内燃机车制造厂制成了第一台TTM2型四轴内燃机车,现令该厂已能成批生产技术指标在国内外领先的调车内燃机车。文内简要介绍了柳迪诺沃内燃机车制造厂及其产品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柳迪诺沃和木龙内燃机车制造厂的发展历史及由其研制、生产的各型内燃机车数和结构特点。原苏联80%的工业企业的铁路运输使用柳迪诺沃内燃机车制造厂生产的内燃机车。木龙内燃机车厂已经生产了约13000台各种型号的调车内燃机车,该厂还参与调车内燃机车型谱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俄内燃机车和养路机械科学院的前身是全苏内燃机车科学研究院。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全苏内燃机车科学研究院归属俄罗斯联邦,成为俄罗斯交通部下属的一个科研机构,改名为全俄内燃机车和养路机械科学研究院。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院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该院各阶段的主要科研任务。  相似文献   

11.
国外内燃机车型谱的制定和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推行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机车型谱,有的从内燃化正式开始阶段就预先制定了一个初步的或基本的内燃机车型谱,并在内燃化过程中逐步补充,完善和发展;有的在内燃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国的内燃机车型谱,内燃机车型谱的制定和形成对内燃机车的发展和铁路内燃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内燃机车型谱的形成及其内容,主要决定于各国铁路牵引动力改革的方针及其相应的发展模式,即究竟是以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12.
Н.  ЗФ  古青 《国外内燃机车》1997,(11):1-4,21
ЧМЭ3系列内燃机车是捷允为原苏联制造的调车内燃机车,是目前俄罗斯联邦铁路的主型调车内燃机车之一。本文介绍了这种系列内燃机车的制动系统,包括管路配置、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全苏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是前苏联铁路运用系统的主要科学研究单位,本文介绍了该院自80年代以来在改进内燃机车结构,提高内燃机车效率和可靠性,更新内燃机车保有量的组成,制定新一代内燃机车技术要求以及降低运输成本,改进保养维修制度,采用新型代用燃料等方面所进行的工作,从中也可以看出前苏联内燃机车制造和运行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各种试验和运用比较,证实内燃机车用д49型柴油机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使用寿命,交通部已同意用这种柴油机来改造现有的内燃机车。为此,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已研制了6缸、8缸和16缸的д49型柴油机,以适应现有不同型号、不同功率、不同用途内燃机车的需要,尤其是为使这种柴油机在调车内燃机车具有更好的运用效果,该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卫星型内燃机车 1958年10月.四方机车工厂在“东风”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新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由四方机车工厂牵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设计研制,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于1959年9月试制成功了“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近代大功率内燃机车的发展趋势和可靠性提高,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的发展,重载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技术状况,以及可靠性技术在内燃机车设计,管理和维修中的应用,概述了国 我同燃机车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原苏联内燃机车的大批量生产是从T93型内燃机车开始的,即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这种内燃机车到1973年停产时总共制造了6797台。随着内燃牵引的采用和新系列内燃机车的开发,一批原先制造和修理蒸汽机车的工厂相继转型,开始制造和修理内燃机车。现将它们的名称及其产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计算,提高单节式TЭП70型客运内燃机车的牵引特性和性能势在必行,但从目前俄罗斯联邦的具体经济条件来看,在TЭП70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一种新的单节式客货两用型内燃机车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文内对这种新型内燃机车的结构、技术速度、单位燃油消耗量作了分析,认为研制单节客货两用内燃机车并扩大其使用范围,无疑对节约内燃牵引的费用是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德国的统计资料,从性能,造价,运用和维修费等方面,对内燃机车的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作了诸多比较。认为:三相牵引传动是铁路运输中最先进的传动,液力传动装置的使用范围将受到限制,它只能用在小功率内燃机车(调车用内燃机车和工业用内燃机车)上。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车实施低烧1号柴油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铁路分局2001年开始实施的内燃机车低烧1号柴油工程,通过对国内外内燃机车燃油预热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比较,确定了内燃机车燃油预热系统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