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影响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因素。通过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不同土类、不同试验条件对水泥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养护龄期与圆柱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对现场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工程实例出发,建立软土地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下卧层的固结模型,并通过分离变量法得出该问题的固结解析解压固结度公式,对深入探讨下卧层的一维固结问题压预测下卧层的沉降变形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复合固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等方面的路用性能指标进行研究,为今后复合固结土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掺加了不同盐分和含盐量的水泥固化渍土的强度对比,初步分析各盐分对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本次研究中,各种盐分及混合盐分对水泥固化土强度都有不良影响,其中氯盐对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较为严重。最后通过自制固化剂G1和G2来固化高含盐量、复合盐分盐渍土,发现自制固化剂固化效果较为理想,与水泥固化渍土相比,强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了复合地基中各种材料的非线形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高填土路堤这类柔性基础下桩土类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同桩土间相对刚度、荷载水平及桩体桩长等因素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变基础刚度值,分析在不同的基础刚度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的变化,找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存在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填土路堤这类柔性基础下桩土类复合地基进行室内砂箱模型试验研究,采用砂性土模拟软土地基,掺入适量水泥的人工拌和土模拟路堤填土.考虑平面应变特性及群桩效应,选择填土路堤下连续布置的三排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加工试验模型,通过百分表记录荷载板的P-S曲线,采用布置砂线和埋设位移观测点的方式观测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位移场,从复合地基沉降和变形的角度对柔性基础复合地基的一些特性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找出其中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盐渍土、红土、下蜀土、软土以及添加水泥和石灰固化后的吹填土等特殊土体表现为结构强度高、先期固结压力大,且地表土超固结比十分高,存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前期固结压力值减小的反常规现象,开展了土体结构力、结构强度和结构性土体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试验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影响土体前期固结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体胶结类型、成因特点、原岩结构以及环境等因素;根据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圧缩曲线半定量地确定结构强度值;并探讨了结构力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则导致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发生改变;前期固结压力实质上是由传统定义上的前期固结压力与结构强度两部分构成;结构力即为颗粒之间形成的固化胶结连结力。最后给出了结构强度和结构性土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进行系列试验,研究不同水泥掺量、击实试验前后掺加水泥的膨胀土放置时间对水泥改性土干密度、自由膨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水泥改性土的最大干密度逐渐减小;随着水泥改性土放置时间的增长,自由膨胀率逐渐变小并最终趋于稳定,水泥对膨胀土膨胀性的改良是一个渐进的、长时间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水泥搅拌桩是目前处治软土路基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的掺灰量随意性很大,没有统一标准和方法,往往在同一个项目上不管地基土含水量的高低,采用统一的掺灰标准,从而造成巨大的工程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水泥搅拌土试件的专题研究,对研究的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测定,并对标准养生与水养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泥搅拌土的设计掺灰量应根据处理地层的含水量大小并结合室内试验综合确定,并非掺灰量越多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以云桂铁路弥勒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取原状膨胀土开展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弥勒膨胀土的压缩特性、超固结特性及次固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弥勒膨胀土属于中等压缩土,其压缩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呈负指数变化特征;弥勒膨胀土地基15 m深度范围内具有超固结特性,其超固结比OCR为3.14~0.99,OCR 沿地基深度方向呈衰减变化;弥勒膨胀土具有明显的次固结特性,其次固结系数Cα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次固结系数Cα与压缩指数Cc的比值基本是一个常数,Cα/Cc≈0.0218。试验及结果分析对铁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估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节点疲劳性能, 引入热点应力法, 可通过平面杆系模型、空间杆系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计算节点焊趾处的热点应力幅, 并通过对52个节点疲劳试验数据回归分析, 拟合得到热点应力幅-循环次数曲线; 选取陕西黄延高速一座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为典型案例进行节点疲劳评估, 并对原有节点设计方案的构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于墩顶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 跨中矩形钢管节点热点应力幅更大, 为60.1 MPa, 发生在主管表面, 但是小于欧洲规范Eurcode中的容许疲劳强度71 MPa, 满足疲劳设计要求; 对跨中疲劳易损节点进行设计构造优化, 原设计矩形钢管节点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后, 管内混凝土改变了节点局部刚度, 使相贯线焊趾处应力分布均匀, 支、主管表面热点应力幅平均降低25.1%, 对原设计节点进行焊缝后处理, 可有效消除焊接初始拉应力, 改善节点疲劳性能, 支、主管表面热点应力幅平均降低14.9%;采用空间杆系模型对优化后的跨中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进行疲劳评估, 支、主管表面最大热点应力幅分别为58.9、54.1 MPa, 大于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支管和主管表面最大热点应力幅45.2、47.1 MPa, 空间杆系模型计算结果偏保守, 且无法像三维实体模型一样准确计算不同热点位置的疲劳效应, 也无法准确判断疲劳开裂起始位置。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在无支墩拱式拱架上现浇施工时,若跨度较大,拱圈一般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施工时,先期形成的混凝土拱环与拱架的横向联合作用明显。通过两种分环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分环方案横向联合作用强度也有所差别。采用一个最优分环方案,可以利用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在横向的。联合作用,增加横向刚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workonthermochemica1treatInntswithasadditiOnswasshmulatOdbybasicresearchinl982inChinall].SignilicantProgfesshasbeenmadedurillthepastdecadeinthefield.TheresultsshowthatontheonehandtheREe1emedscanacceleratethedecomPositionofthemediumandactiVatethecarburizedschceofsteelsandthusenhancethecoefficientofcarbontransfer(D").OntheotherhandatelevatedtemPeratUreREelements,althoughtheyhavemuchbiggeratOmicsizesthaniron,couddiffuseintobasedalloystOasignilicamdepth.MoreifllPortantiXtheP…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界面连接方式及界面抗剪计算方法,对FRP小型材和钢螺栓2种剪力键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对1根纯FRP梁、2根剪力键为FRP小工字梁、3根剪力键为钢螺栓的组合梁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对比不同梁的承载力、破坏模式、刚度等.研究了不同连接形式及连接程度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推导了界面纵向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钢螺栓剪力键传递界面剪力的效率和极限承载力较FRP小工字梁剪力键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取自峨眉的粘土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根据Lade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理论,确定了该土的弹塑性模型及其参数。对一组不同墙高的重力式挡土墙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其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吻合,为计算粘性土的土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并不适用于高速公路路堤工程,对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工程界的热点.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三大类研究方法即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库伦摩擦模型模拟管土接触面上的法向和切向行为,建立了管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管周土压力的分布、大小和管土相对刚度.结果表明:管土相互作用对管道受到的土压力分布和大小有重要影响;管道竖向和水平向土压力在管径宽度和高度范围内大致呈抛物线分布,当管座地基与同填土刚度不同时在交...  相似文献   

18.
以扬州市某条市政道路为例,介绍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沉降计算过程及各计算参数的取值情况;通过对软土区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资料及工后对软土区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析来看,采用真空预压法是可行的;其真空度的取值、固结度的选用是合理的,由此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真空预压时间是正确的,其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推出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剪力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试件的界面长期滑移和应变发展过程; 参考Eurocode 4中推出试验标准试件, 设计了2组试件用于长期推出试验; 分别采用栓钉和PBL作为剪力连接件, 采用螺杆施加长期荷载, 测试了长期加载过程中的界面滑移、混凝土应变和钢梁应变; 同步加载测试了150 mm×150 mm×300 mm的混凝土试块的长期变形, 并以此变形计算混凝土徐变系数; 对比了徐变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并讨论了不同混凝土徐变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界面滑移和混凝土应变在加载初期增长较快, 加载120 d后达到稳定状态; 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最大界面滑移分别为0.162和0.068 mm, 最大值均位于界面底部; 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混凝土最大应变分别为7.30×10-5和1.34×10-4, 最大值均位于混凝土板底部; 钢梁应变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 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重分布, 栓钉试件和PBL试件的钢梁最大应变分别为3.7×10-5和6.5×10-5, 最大值均位于钢梁顶部; 混凝土徐变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试件长期性能的主要因素, 不同混凝土徐变模型计算所得混凝土徐变系数与测试值的偏差为60%~140%, 说明混凝土徐变模型对有限元结果影响显著; 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混凝土徐变系数测试结果的拟合误差为2.4%, CEB-FIP90模型计算所得混凝土徐变系数在加载后期与测试值的误差为3.71%, 建议无法实测时可采用CEB-FIP90模型计算混凝土徐变系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沪通铁路长江大桥主梁新细节的过焊孔半径、过焊孔形状、焊脚尺寸对大桥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热点应力法预测疲劳寿命,并将其与9个试件的疲劳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关参数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热点应力法预测的主梁新细节的疲劳寿命与试验测试值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小于15%;主梁新细节过焊孔附近的翼缘板网格尺寸对其热点应力影响较小,小于1.6%,对此焊接细节采用两点外推法与三点外推法计算热点应力均是可行的;焊脚尺寸、过焊孔半径对热点应力、翼缘板的最大应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变化幅度均不超过10%;热点应力、腹板、翼缘板最大应力受长短半轴比的影响显著,腹板最大应力的变化幅度达21.6%,而其他两者均未超过10%.建议在有条件时可采用椭圆形过焊孔的焊接细节,且长短轴之比适当取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