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企业车间生产制造和管理现状,对车间现状进行分析,建立适应企业车间现状的网络管理和监控系统的功能体系,构建车间生产和数控设备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所建立的车间生产制造的网络化管理与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生产制造和设备状况的网络化信息交流,提高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汽车生产制造系统的执行能力和信息的准确传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制造执行系统(MES)。本文从焊装制造执行系统(WMES)简介、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方面简单介绍了如何对生产执行和生产异常进行监控和快速响应,从而使管理者能对现场有全面的认识和有效管理,同时也体现了MES系统在汽车焊装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的突出应用。通过对该系统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演示,阐述了WMES系统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以及在汽车生产制造层面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原下线检测管理系统的程序结构不适配生产信息全程监控、无法为车辆提供高效的生产追溯的问题,对原汽车生产线下线检测仪(EOL)进行升级开发,升级后的平台具备传统EOL检测设备特性与功能,是贯穿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售后各环节的车辆电气检测数据交互系统。在生产制造环节,系统中提供了预警信息模块、参数修改模块等,方便工程师快速分析处理现场刷写问题,避免停线。整个系统满足个性定制、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柔性制造生产方式在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时间不长,旧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布局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柔性制造体系对生产资料物流系统的要求。对于物流系统的改造成为了解决制约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汽车生产与销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柔性制造体系在汽车生产企业中的软、硬件改进措施,结合工商管理、运筹学、机械制造原理等相关理论和工作实际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制造企业的生产控制领域存在产品采购流程僵化、生产计划编制周期存在缺陷、生产计划设计和控制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利用ERP系统提高生产控制领域的资源利用率、质量管理能力,高效整合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实现全方位的生产控制管理与动态生产设计。文章主要阐述了制造企业利用ERP系统提高生产规划管理能力的可行途径,以期利用ERP系统降低规划管理成本,实现生产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工作环境改善的影响。本文详细阐述了汽车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在装配线、焊接、喷涂和检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关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对质量控制的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实时监测系统,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从而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不仅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还减少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及舒适度的提升,有望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汽车制造行业,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当前我国汽车制造方面的改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汽车企业上产品水平时,在产品开发系统、汽车制造工艺开发系统和产品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现况与国外典型实例比较分析入手提出:(1)在企业的产品开发系统中应采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联合开发的改革措施;(2)在企业的制造工艺开发系统体制机构方面应采取一、二线分工,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上应采取“工作一条龙、责任一贯制”的工艺综合开发的改革措施;(3)在企业的生产系统中,对当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开动率方面应采取提高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多车型、小批量、高产能的汽车混线制造物流系统庞大而复杂,是各种不同功能要素的集合。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众多的功能模块和各级子系统。汽车制造物流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装配线生产效率的发挥和物流对生产计划变动的快速响应能力。本文根据汽车生产企业总装车间多车型、小批量、高产能的实际生产情况,按照生产物流规划的基本原则,从几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乘用车制造总装车间内部物流规划基本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是高度复杂的系统,涉及电极材料、制造工艺和电解液的相互匹配和关联性,而这种匹配和关联性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最终产品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发展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系统,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率.为此,提出了数据采集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的应用方法,采集生产层多通讯协议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标识技术,将最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功能电器设备迅猛增加,直接导致连接各功能电器的汽车线束设计的更加庞大和复杂;从而导致汽车线束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也大幅提高。基于TRIZ原理引入超系统资源,在线束制造过程中引入数字化信息平台,利用服务器、计算机客户端、网络、手持终端、数字化系统软件等资源,对线束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文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现实。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汽车线束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应用,汽车线束的智能化制造也逐步提上日程,推动着线束工程师对汽车线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相结合的应用与研究,进一步推动汽车线束生产制造技术的向前发展,提高线束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