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工程,通过试验研究了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石灰改良后的液塑限变化、击实特性、水稳定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塑性显著降低,亲水性减弱;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最优含水量增大,最大干密度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着石灰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石灰掺入量为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石灰改良后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力学强度及水理性得到较大提高,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于壮飞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Z1):73-75
在寒区修建无砟轨道,路基防冻胀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控制路基填料细颗粒的含量是路基防冻胀最主要的工程措施。通过分别对筛除4、5、6 mm以下粒径的防冻胀A、B组填料及掺有石粉、砂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进行了不同组份的配比试验、不同控制孔径筛分生产试验及碾压试验,分析了填料级配与压实性之间关系,找出了满足填料防冻胀及压实性的填料级配,为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冻胀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路基变形控制是严寒地区客运专线的难点,消除冻胀危害是路基设计、施工重点考虑的问题,填料是影响路基冻胀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典型A、B组填料冻胀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填料冻胀性与含水率、细粒掺量、掺配土质、水分变化、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对路基填料选择和现场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客运专线铁路路基B组填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结合工程实际,对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试验段B组填料的生产、填料级配试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做了综合研究,对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指标K30、Evd、Ev2、n做了统计分析,并对B组填料的生产流程、工艺参数、填料的颗粒级配控制、现场填筑施工工艺及检测等方面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客运专线路基褥垫层工艺性试验,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褥垫层施工顺序、参数和机械组合等数据,为后续褥垫层大面积快速施工奠定了基础,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沿线距离长,空间跨度大,不少地段路基填料匮乏,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保护自然环境,对于施工过程中不能满足级配要求的路基填料,往往需要进行改良。本研究尝试在原河卵石填料中掺加细粒土和粉煤灰的方式改善填料级配,使之成为合格的路基填筑材料。研究结论:为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分别对配制试样进行了级配试验、击实试验和现场压实检测试验,在现场压实试验过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压实方法以探讨科学合理的压实工艺。工艺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改良方式改善了填料的颗粒级配,有效提高了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能够使填料满足规范要求,不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填料水泥改良室内试验结果,选取6%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及检测试验研究.通过水泥改良黄土时效性试验,确定以3 h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最终压实检测指标;采用不同压实工艺对不同厚度改良黄土填料进行压实试验,得出选定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松铺系数为1.1~1.2,松铺厚度为20~30 cm,最优含水率为12%,最佳的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弱振1~2遍、继续静压2~3遍.路基沉降长期观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在满足压实系数0.95的条件下,水泥改良黄土路基本体的平均沉降率为0.24‰,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路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级配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改良。工程中拟采用在原河卵石填料中掺加细粒土和粉煤灰的方式以改善填料级配,为了探讨该方案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级配试验、击实试验和现场压实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良方式能够使填料达到规范要求,不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0.
控制地基的工后沉降是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关键。结合武广客运专线V标段实际,针对地质和地形条件(岩溶地基、软土和一般地基路基、低路堤地基、过渡段路基等)的不同,提出不同形式的加固方式,并总结出了武广客运专线V标段路基施工对策,即充分了解地基地质条件,建立全面路基变形监测系统,实现路基动态施工,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对结构物工后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填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高效、保质、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2.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工程实践,说明地表排水、路基面防排水和地下排水设施设计,介绍基床表层沥青混合料防水层施工工艺,总结了路基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碴轨道形式,要求工后沉降不大于15 mm,路基作为控制沉降的重点部位,必须按"土工结构物"的理念组织施工。设计上对路基的填料要求采用A、B组料,XXTJV标段管区碎石类A、B组料短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但沿线其它区段砂砾石储量丰富,为此对砾石类A、B组料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满足武广客运专线要求的砾石类A、B组料组成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根据路基施工图咨询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对设计、咨询方的不同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了阐述,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过渡段路基的本体强度、刚度过渡和地基沉降过渡的设计,提出客运专线过渡段路基设计不仅要根据地基条件、填筑材料及压实程度等方面进行过渡段的刚度与变形协调设计,针对相邻结构物间短路基的长度过短,存在动应力与动变形相互叠加,设计了"组合型"过渡段路基.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MD模型预测法原理,对不同方案岳阳高速站客流进行了预测。据此,从运输占用社会时间、能源消耗两方面比较社会效益,依收支比评判企业运输效益。按效益最大化原则,岳阳段线路总体走向推荐采用近城方案。 相似文献
19.
贺胡国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0,(1):28-32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变形要求高,为准确、快速的提供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必须采用各种元器件进行沉降监测。沉降监测类型的选择应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压缩层厚度、路基填料类型以及填筑原地面的坡度而定。介绍各种沉降监测元件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并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沉降监测技术进行总结,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