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确定事关重大,本运用系统工程有关理论对其制定进行探讨,并就广西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系统思维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系统现代性特征和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加快综合交通立法步伐,可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本次论坛以“新时期系统工程与交通运输的理论融合与实践”为主题,对系统思维、系统工程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铁路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介绍了交通系统立法的现状、需求及未来重点工作,分析了智慧民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路径和场景,以及系统科学与智慧城市交通融合的内容、场景及方法。最后,分析了综合交通的内涵及未来研究方向,并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期刊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自然属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系统的运营与服务,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与管理体制对于系统网络化都有内在需求.本文首先给出了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定义,并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展望两个角度开展了详细论述.从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和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化控制与诱导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最新现状,归纳总结了其中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探索不同交通运输网络拓扑结构与交通动力学时空演化规律、网络承载力、可靠性之间的动态耦合及匹配关系.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物理结构为复杂网络的条件下,具有目标异性的多博弈主体(政府、运营企业、乘客等)之间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或达到帕累托最优.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重点需要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围绕“综合交通网络的构造演化机理”“城市交通网络供需平衡机理”“多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复杂特性及其动力学过程”“出行行为的多样性及可预测性”等问题进行探索.此外,由于新技术环境下的交通系统将出现颠覆性的变革,交通网络运输系统工程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升级改造.具有自驱动、自组织、自决策能力节点的柔性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共享运行机制,将会是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1):1-1
2010年是我刊创刊第十年.十年来,在以石定寰、王庆云二位主席为首的编委会和张国伍老主编的直接关心、指导和广大同行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领导和帮助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我们走过了一条坚实而平稳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6.
7.
为进一步明确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交通强国与综合交通运输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要求。以习近平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研究提出新时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价值导向、总体思路,探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四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为交通强国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构建了总体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3(4):1-5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论》是由张国伍教授主编,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本刊现将该书的前言发表以供读者参考.前言全面地介绍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定义及其内含,阐述智能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实践.介绍了智能的产生和定义,阐述了系统的发展和形成,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观点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列出了本书的十五章的标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共享单车停放区规划方法,宏观层面解决停放区选址定容问
题,微观层面进一步优化每个停放区内部的停车位布局问题。宏观层面利用DBSCAN对共享单
车停/取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停/取需求点;然后考虑共享单车使用者路径选择、停/取点选择和停
放区服务能力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停放区选址及容量。微观层面充分考虑行
人、自行车与汽车之间的影响,其中行人和自行车采用改进社会力模型进行仿真,并考虑共享单
车使用者最优停放区选择;汽车采用智能驾驶模型进行仿真。停车位布局通过仿真通行效率及
混合交通流风险进行评价,并基于代理模型进行优化。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崇文门地铁站周边
共享单车停放区规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提高混合交通流通行效率,降低交通风险。 相似文献
12.
系统科学与交通发展——第七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1(6):1-11
本次论坛以“系统科学与交通发展”为主题,涉及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智能交通技术进展及应用、交通运输节能方法与实施策略、绿色物流等专题.论坛以系统科学思想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对象,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技术问题,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交通政策下的货运和物流行动计划,研究了小汽车与城市的发展关系,以及北京交通发展历程和交通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阐述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与任务.论坛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的探索,完善交通运输系统化管理体系,构建生态交通、绿色物流,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保障等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贾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8(4):1-10
“交通7+1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围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回顾了交通运输在历史上的发展阶段,以及综合运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系统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必然性,介绍了系统科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融合,以及交通仿真、系统动力学、决策支持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人工系统等的应用,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开发等任务,并对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6):3-9
作者回顾了钱学森院士回国后在国防科工委创建中国的“两弹一星”的同时,在中国开创了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一批交通运输学科教师在深入学习钱老的学术思想和系统工程学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运输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融合,并于1989年提出了建立中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新学科的设计.论文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开创2。多年来取得的12项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有3项:l.在北京交通大学建立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学科点,开始培养中国第一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生的进程;2.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术团队如何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支持下,组建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3.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支持下,创建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论文高度评价了钱老回国对中国学科建设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将交通运输学科与钱学森院士的学术思想紧密结合而创造了新学科——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 相似文献
15.
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清洁转型的重要二次能源。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既
有的氢能研发总体战略及其实施情况;结合氢能源的优势和未来全球碳减排的任务,分析了氢能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情况;从技术角度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的
氢能技术推广策略,指出我国氢能研发技术的国际差距。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铁路、
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在氢能既有特性参数基础上,测算了氢能在道路、铁
路等不同领域应用的碳减排效果。结果发现:氢能替代公路货运10%,可减碳7000万t;1000万t
氢用于替代道路货运可获得近1亿t的碳减排量。本文研究提出了氢能研发与应用策略,建立可
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互补调节机制,如近期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发电的弃电降低电解水制氢成
本,利用灰氢替代燃油,中远期推广扩大氢燃料电池市场等。本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业适合氢能
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表明:2060年氢能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如能达到4000万t,可望实现交通运
输业减碳约4亿t。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将氢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到大功率、长
距离以及冬季低温地区客货运输领域,与既有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一道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对策
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й��ܵ�����ķ�չ�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梅云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5(2):108-111
介绍了中国液体、气体、海底管道运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和中国管道运输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描述了中国管道运输未来发展的态势,提出了推动发展中国管道运输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ҹ���·��ͨ����ᾭ�÷�չ����Ӧ��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理论(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理论和 运输成本阅值理论)的回顾,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了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作了简要评价.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在极大地满足社会运输需求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建设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综合运输概念的阐述,分析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й����ܽ�ͨϵͳ���۷����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我国研究ITS 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 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ITS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实用性。最后分析了ITS 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实验交通工程学在ITS 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