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理论推导和系统仿真等方法分析了有关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入口匝道车流控制,出口匝道排队控制,快速路交通优先等.分析结果表明:(i)入口匝道控制虽然增加了入口排队延误,但是对整个快速路系统来说,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ii)入口匝道控制对普通道路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合适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甚至能同时对快速路和普通道路系统有益.(iii)在出口匝道相连的信号交叉口采用考虑出口排队的感应控制算法,可有效避免出口匝道排队阻塞快速路的现象,虽可能对普通道路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对整个交通网络有益.  相似文献   

2.
分析快速路和城市地面道路的运行特点,建立一个集成快速路和地面道路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分别运用METANET模型和Kashani模型来描述快速路与地面道路的动态行为。阐述快速路模型和城市地面道路模型的衔接机理—通过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来实现,然后对相关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以通过快速路系统和城市地面道路系统的总运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并据此确定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取得最优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永清  丁明 《交通标准化》2010,(21):142-144
关于快速路指路引导标志的设置,当前国内各城市多是参考城市干路进行单一、近距离的路名指引,这就使道路指示不清的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骨干交通功能的发挥。快速路作为城市最高等级道路,其指路标志的等级也应高于一般城市道路,为此提出出口"三级指引"、入口"两级指引"的指路标志设置方法,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复杂网络同步,本文研究城市快速路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问题.采用元胞传输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节点耦合的复杂网络动力学模型,以同步为目标设计多入口匝道协调控制器并确定控制策略,其中牵制节点对应需施加控制信号的入口匝道,推导出城市快速路网络系统同步的稳定性条件,以此得到牵制节点和反馈增益矩阵.通过具体例子仿真验证了本文协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能以较小的控制范围代价达到抑制交通拥堵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目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协调控制方式,可进一步推广到大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与流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特点,设计了同时考虑快速路和地面道路的控制策略与流程。为充分发挥快速路主线的效率,控制流程首先根据快速路主线交通状况计算匝道调节率;当因交通分流导致地面道路服务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修正调节率或者关闭匝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高速公路控制策略的介绍,以及对城市高速公路主要入口匝道排队过长情况的分析.提出一种有针对性的基于排队过长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可为城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入口匝道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快速路及普通道路系统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入口匝道及其毗邻的交叉口群往往形成区域性的拥堵,构成路网中的瓶颈节点.入口匝道作为快速路系统与普通道路系统的连接节点,探究其与毗邻平面交叉口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筛选出与入口匝道高度相关的交叉口并进行协调控制成为解决拥堵问题的思路之一.在对入口匝道与毗邻平面交叉口交通流关联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出口道路径关联度的入口匝道与毗邻平面交叉口关联度模型,从而实现定量计算入口匝道与其毗邻交叉口之间的关联度,并使用上海SCATS系统数据验证其有效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的筛选出与入口匝道交通流高度关联的交叉口,明确入口匝道影响范围边界,并可以作为协同控制策略关键路径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道路OD流调查,大都采用路边访问式调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且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交通。介绍了利用进出城市快速路各出口的小时交通量,以及快速路上各相领出口听小时交通量,估算出任一入口的交通OD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模糊逻辑控制及辅助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保证高速公路主线安全、畅通与舒适运行,减少对相连道路的影响,构造了匝道逻辑模糊控制器,提出了三种入口匝道辅助设计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了上游车流密度、下游车流密度和入口处等待车辆的总长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入口匝道的调节率为输出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匝道车辆数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主线下游的车速将明显下降,根据主线上、下游车流密度及匝道车辆的数量变化,计算出不同的匝道调节率,通过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调节率进行实时调节,可控制匝道上车辆的进入,入口匝道辅助方案的实施可缓解与高速公路相连道路的拥堵,对改善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下穿隧道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城市下穿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城市下穿隧道纵坡与公路隧道纵坡之间的差异,详细分析其对隧道入口段照明设计的适应距离、入口段TH_1和TH_2长度、视线天空面积百分比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城市下穿隧道的洞外亮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