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前些年,我国汽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在充分肯定汽车发展成绩的同时,为了中国汽车长远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还应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汽车消费中,确实存在某种不健康的汽车文化情调和“贪大求洋”、过度消费的不良倾向。基于具体国情和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我国不应盲目效仿美国汽车消费模式,要努力创新汽车拥有与使用方式,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汽车,培育健康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鹤 《汽车电器》2010,(1):47-47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专家表示.会议特别强调刺激国内消费,而拉动消费的主力是汽车和房地产两大产业。保持汽车产业优惠政策连续性符合业内预期.汽车业利好政策环境不变,汽车销售将保持高速增长:而要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潜力应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支持专业金融汽车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清泰 《商用汽车》2006,(10):34-36
中国已经度过了大众汽车消费的起步阶段,汽车产销将进入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在汽车进入大众消费的短短几年内,全社会很快无不感受到“汽车因素”的强大影响力。汽车这个“改变世界的机器”不仅扩大了中国人的活动半径,加快了社会节奏,而且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提  相似文献   

4.
由于汽车是造成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绿色汽车”就成为当前汽车技术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但是,汽车是一种集众多技术于一体的社会消费产品,在开发其“绿色技术”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动力性、经济性等综合因素,应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不同用途的“绿色汽车”。在此我们将对几种较具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汽车动力装置的经济性、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年度10佳发动机评选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主办,目的是在国内建立一套面向消费者的汽车发动机评选机制,引导消费者由关注车的外在因素进入到关注车的内在品质,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6.
汽车消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汽车市场和生产厂家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影响消费者选购汽车的因素中,价格仍排在第一位。同时,目前针对轿车的各种脱费仍然不少,约占车价的1/3,严重影响了汽车消费。面对WTO可能带画的冲击,尽管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的所拆除,但封锁性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仍然很严重。为此,呼吁政府应及早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形成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姚兰 《汽车纵横》2023,(4):106-107
<正>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了1月多重因素导致的下滑后,进入2月份逐步平稳向好发展,并迎来反弹,当月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均有明显上升。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以及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局“遇冷”之后,伴随着“史上最卷”汽车降价促销潮,同时叠加各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刺激,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回暖迹象。  相似文献   

8.
1 背景资料 (1)汽车是拉动机床市场的主要因素 汽车工业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消费了40%的机床。“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去4个5年计划的总和.预计“十一·五”投资约8000亿元(2006年1516亿元,2007年1904亿元,2008年17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以上,其中约70%用来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9.
每周新闻     
随着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庭,汽车消费纠纷日益增多,汽车产品的质量、销售和服务,不令人满意,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我国个别地区出现的怪事,更让汽车消费者叫苦不迭,个别地区居然以汽车消费是奢侈消费为由,将汽车消费者的维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流通,创造消费。重视汽车置换对传统汽车经营方式的改革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作为一项扩大内需、激活市场的有效手段,是当前摆在汽车流通行业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对此,从汽车消费变化和流通体制改革及当前严峻的汽车市场来看,现在是到了推行“卖新收旧,以旧换新”的成熟时机。 这是4月16日国家内贸局在沪召开“全国汽车卖新收旧,以旧换新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大家认为,卖新收旧,以旧换新,及汽车置换应看作是整  相似文献   

11.
顾翔华 《时代汽车》2013,(10):36-39
谈起“汽车文化”,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以及如何繁荣汽车文化,还有待探讨。在此,就“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谈一些个人观点,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关于文化;二、关于汽车文化;三、和谐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于1998年10月份正式向社会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这一被专家称为汽车生产的“加速器”和消费“蓄水池”的旨在启动国内汽车消费的重大举措,顿时成为了社会和传媒关注的焦点。日前,天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3.15”都是全社会提倡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最高潮,消协、消费者、媒体一起向假冒伪劣宣战。而“汽车消费”也一次次地成为人们维护自己权益的焦点。汽车作为家庭消费最大支出之一,牵动着全家人的心。能否买到称心如意的汽车,并享受长久的、优质的售后服务,这是每个消费者都非常期待的结果。但事实远非如此,因汽车本身结构的复杂性,造成汽车消费的具有一定的盲区,使得维权路上充满艰辛。汽车消费并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它是一个长期的消费过程。故我们不仅要享受汽车带来的便捷,更期待消费的透明度与维权的一路畅通。  相似文献   

14.
相比“非典”,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冲击集中消费,加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各国蔓延使得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差,预计疫情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值远大于“非典”,对一、二季度的影响大于三、四季度,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国民经济下滑尤其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汽车作为老百姓消费的大宗商品,疫情不仅加剧全年汽车市场下滑态势,并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产生直接冲击。同时,国际疫情的蔓延也对我国的汽车生产、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98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恢复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这一被认为是汽车消费“蓄水池”和“催化器”的新型消费方式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叫好但不叫  相似文献   

16.
郑烨 《汽车与配件》2000,(36):48-49
从8月1日起工行推出了“零首付”汽车消费贷款,这是工行自1998年下半年推出汽车消费贷款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可以说只要有支付能力,哪怕现在身边只有少量的钱都可以买车了。那么如何申请工行“零首付”贷款呢? 一、申请“零首付”汽车消费贷款需具备什么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17.
“私车”与“保养” 随着汽车驶入家庭,我国私车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有统计显示,我国的私车消费已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北京、广州、成都等中心城市及沿海地区的私人购车比例更是达到了70%以上。汽车消费  相似文献   

18.
路邦 《汽车与配件》2000,(34):23-23
随着WTO离我们越来越近,汽车消费逐渐升温,保有量加大,汽车本身的消费也为中国市场带来滚滚商机,汽车养护业就是众多汽车消费经济中的一项。 “汽车养护”是个对国人相对陌生的概念。前些年,马路上车辆少,车型也不多,人们对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环保、低碳、绿色的诉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在市场营销领域,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因素。基于消费者对尾气伤害感知和绿色出行意愿,通过构建多重线性模型探究这 2 个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的影响,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策略和新能源汽车企业营销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今,汽车已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与家用汽车消费量快速递增成正比的,却是汽车消费投诉量的直线上升。按揭贷款设圈套,汽车维修藏“猫腻”,签订合同“打埋伏”,车辆保险玩花样……如今,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令有车一族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