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底漆、中涂和面漆三涂层涂装体系的特点。进行了PVC密封胶、中涂、面漆“湿碰湿”涂装工艺的试验研究。通过PVC密封胶、中涂及面漆材料的选择试验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整。实现了PVC密封胶、中涂及面漆的“湿碰湿”涂装。取消了PVC预烘干和中涂烘干,从而达到了节能、环保和降低产品涂装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中涂底漆涂层在面漆之下,主要起到增强涂层间的附着力,对底层提供封闭和填充细微痕迹的作用,因此中涂底漆要有一定的附着力、耐溶剂性及填充性,以保证为面漆提供一个完美的施工基地。作为面漆层与底漆层、原子灰层、旧涂层间的媒介层,中涂底漆还应具有对底漆层、原子灰层、旧涂层、面漆层的良好配套性。喷涂中涂底漆的步骤如下。(1)中涂底漆前遮蔽。在喷涂中涂底漆前,为了防止喷  相似文献   

3.
通过耐温变试验研究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化对免中涂面漆漆漆膜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底材,采用相同的磷化+电泳工艺处理后,喷涂3种不同颜色的免中涂面漆;对耐温变试验前后的漆膜性能(包括耐冲击性、划格试验、杯突试验、抗石击试验、外观、光泽、色差等)进行检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汽车主机厂为了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将传统的自干中涂配套双组分面漆、高温中涂配套高温面漆的涂装工艺改为高温中涂配套双组分面漆的涂装工艺,但新工艺存在中涂和面漆之间附着力欠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与双组分面漆配套的高温中涂涂料配方及施工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客车涂装的目的是赋予客车优良的装饰性和防腐性。随着客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豪华性等要求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多年实际生产经验,从白车身、涂装材料(包括腻子、底漆、中涂和面漆)、施工工艺(包括漆前表面处理、底漆工艺、发泡及涂胶工艺、刮腻子工艺、中涂工艺、面漆工艺、修补工艺、打磨和擦净)等方面对影响客车涂层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保证制造出外观光滑平整、色彩鲜艳的客车。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修补涂装工艺主要包括损伤修复、底漆喷涂、面漆前处理、面漆喷涂、抛光。要保证涂层的优异质量,必须重视涂装工艺流程。在整套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的措施与意识、工具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各工序的执行与落实。项目三面漆前处理课程导入中涂底漆是面漆的基础,可以增强涂层间的附着力,填充底漆层的细微痕迹。一般情况下中涂底漆干燥后要做好打磨工作,以保证附着力,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免中涂工艺中,由于色漆层集成了传统中涂、传统面漆隔离以及吸收紫外线光的功能,因此在免中涂色漆的开发中,加强UV透过率的控制十分重要。从制膜方法、膜厚测量、仪器设备等几方面初步探讨了测试涂层UV透过率的几个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达到准确测试涂层UV透过率,验证涂料耐紫外线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汽车面漆针孔事故而开展了有关工作。采用刀片切割法和砂纸打磨法查明原子灰涂层过厚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的分析和排查表明,原子灰材料本身质量、刮涂方法和中涂施工工艺参数等对该质量问题也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涂底漆概述中途底漆就是用于汽车底漆和面漆或底漆之间的专用漆。要求它既能牢固地附着在底漆表面上,又能容易与它上面的面漆涂层相结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管是修补漆还是全车喷漆对漆膜外观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中涂层固化后不会降低表面张力,因此对于上一漆层的流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中涂底漆所具备的特殊性能见表1。如何尽可能的发挥中途漆的性能,与其施工工艺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途底漆的施工分为2部分:  相似文献   

10.
抗石击性能是评价涂层优良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热镀锌钢板涂层存在抗石击性能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在电泳涂层与中涂涂层之间增加抗石击涂层的新工艺。试验表明,新工艺有效提高了热镀锌钢板涂层的抗石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