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和环境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学术界一般将其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众对人本理念的日益重视,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出行困难人群的交通行为需求,各类公共交通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将不断强化。铁路客运站是我国公共交通建筑的重要组成,其无障碍设计的水平是检验我国公共交通建筑人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对出行困难人群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出行困难人群的交通行为需求,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出行困难人群交通行为需求的铁路客运站无障碍设计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运营成熟的汽车共乘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共乘模式实施的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出行共乘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不仅可以缓解道路拥挤,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还能使交通外部效应“内部化”,纠正市场失效,从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华 《综合运输》2004,(10):53-55
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出行频率和距离人幅增加,也导致了对交通工具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事实上,中国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是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进程中曾经遇到的,他们有许多理论、方法和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其中就包括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量急剧增加,加剧了北京的交通拥堵。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计算:北京交通拥堵造成每天社会成本4000万,每年的损失就达到146亿元。如果不实行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将会影响北京的进一步发展。一、北京市交通现状分析2004年北京市户籍人口1100万,流动人口400万。机动车辆207.9万辆,平均增长率为15%~20%,其中私人汽车129.8万辆,公交车2.1万辆,出租车6.7万辆,机动化出行比例从38%提高到61%。道路总长度约55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四环以内道路面积率不足12%。北京道路长度和道路面…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需求管理(TDM)政策通过合理调节和科学引导交通需求,使道路交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交通系统的供需维持在较稳定的动态均衡状态。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城市通过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缓解交通拥堵,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国的很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同时面临着资源紧缺和交通拥堵频发的形势,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大城市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提出了当前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出行成本管理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交通对象的出行成本出发,提出了出行成本管理的理念,并延伸出了发展公共交通、拥挤收费、停车管理、HOV优先权和经济激励等拥堵治理策略,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大城市快速路路网均衡性,以上海市为研究案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和百度API路径推荐,获取小区间出行需求期望,再基于小区间的出行需求期望从快速路网与地面路网的协调性、快速路网内部服务分担协调性以及各小区间快速路出行的可获得性三个视角对快速路网的均衡性进行分析,三个视角分别选取快速路出行绕行距离、快速路路网各路段的服务强度以及区域公平性作为度量指标,据此建立了大城市快速路路网均衡性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城际铁路兼顾市域出行需求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例,论证了利用都市圈城际兼顾市域出行需求的可行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在通道预留、站点设置、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货物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GPS采集手段的日益丰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对海量GPS数据获取、挖掘和研究成为可能。以物流车辆GPS数据为研究基础,设计了数据的预处理算法,选取基于平均行程速度的探索性方法为出行划分算法,挖掘城市间物流车辆的出行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实时采集的车辆出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决策,为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引导出行需求 提升重大节假日客运服务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激增而客运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分析了节假日期间的旅客出行特点及交通运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通过引导出行需求提升重大节假日客运服务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提高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交通行业的角度分析关注弱势群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明晰弱势群体在交通方面的问题与实际需求,并试图抛砖引玉地从交通行业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出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出行"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出行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确定绿色出行系统的主要构成;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交通需求管理理论等多视角,对影响和制约城市绿色出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并研究提出围绕保障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5.
停车属于静态交通的范畴,与车流等动态交通共同构成城市交通。静态交通的组织管理对于动态交通有重大影响,组织不好会挤占动态交通面积,发生交通阻塞,影响城市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应当把停车收费看作与燃油税等一样具有调节城市交通供求的经济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规则和收费办法,调节车辆流动状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理念在于为人们出行提供多元化交通方式。围绕我国城市"禁摩、限摩"、"限制卡车"、"限制微型车"、"限制小客车"等一系列"禁、限"交通管理措施,分析其出台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对目前交通产生的影响,并与国际上一些城市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对比,思考和探讨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分析了浦东国际机场旅客特征和陆侧交通出行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旅客陆侧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机场旅客出行意愿调查分析,为浦东国际机场陆侧交通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与旅客出行需求相适应的旅客出行体系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我国旅客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判断影响旅客出行因素变化趋势是建设旅客出行体系的基础。本文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应用、国家战略、人口规模及老龄化、绿色可持续发展、GDP规模、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等影响旅客出行的主要因素,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相关要求,判断了未来影响旅客出行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出行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系统介绍了《青海交通便民出行服务系统》的建设背景,功能和特点,并根据相关交通信息化规划中对出行服务的相关要求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展望出行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个体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一直以来是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等领域的重要基础,传统的人工调查由于受主观回忆较多、调查成本较高等因素的限制,数据结果的准确度往往较低,无法支撑精细化的规划设计任务。智能手机与无线通信网络的成熟发展带来了海量手机数据,这为探究个体出行活动规律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本文综述已有基于手机数据分析个体出行行为特征的研究,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待研究的问题,提出可从完善已有个体出行信息采集内容、探索基于精细化数据的模型改进以及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反应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为交通规划等领域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