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结合常余辉自发光材料的特性和山区性限制性航道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常余辉自发光材料在内河桥涵标志上的适用性,并经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测试,研制了常余辉自发光材料的桥涵标志。经验证,该标志能满足夜间引导船舶通行的要求,且具有节能、环保、免保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研发的全天候太阳能供电光控无线同步闪烁诱导标志。诱导标志由引入超级电容的吸能储能装置、电池充放电管理、无线同步闪烁控制、依据环境亮度自动开关控制、亮度控制等装置和LED灯板组成。诱导标志完全由光伏供电,免铺设供电和控制线缆,克服了阴雨天光伏能量摄入不足的缺陷,有效提升诱导标志主动发光的警示功能。诱导标志已安装现场,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自发光式交通标志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视认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实验研究结论,结合交通标志设计中人体视觉行为的特征,对自发光式标志的亮度、对比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发光式交通标志最佳亮度范围与对比度值,对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确目前常用自发光材料特点,优选出稀土型自发光材料。根据自发光交通标志的不同应用场景,对不同类型自发光交通标志进行针对性设计。采用光迹追踪软件TracePro建立了农村公路自发光交通标志道路照明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纵向间距、设置高度以及标志尺寸等自发光交通标志关键布设参数对夜间引导效果的影响规律,为关键布设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借助模拟驾驶软件UC-win/Road对拟定的自发光交通标志布设方案进行夜间可视化模拟与检验,进而验证布设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型自发光材料亮度高,发光时间长,是目前性能较为优异的自发光材料。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纵向间距的增大,盲区范围变大。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设置高度的增大,照明范围变大。随着自发光交通标志尺寸的不断增大,最大照度的值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逐渐减缓。UC-win/Road软件能够有效地模拟自发光交通标志的夜间引导效果,实现自发光交通标志的夜间引导效果的可视化检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普通标线存在易污损、在眩光、弱光等条件下可辨别性差的缺点,研制了一种溶剂型自发光标线漆,使其在需要加强安全的区域,通过发光标线指引,增强机动车行驶安全性,减小人员及车辆的事故。应用结果表明,发光标线漆具有很好的发光效果。  相似文献   

6.
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在黑暗条件下能够为行人提供通行指示,有效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构建了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路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亮度性能等测试所需的设备,明确了测试要求,为保证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的路用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驾驶员能快速准确的辨识标志信息,标志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和易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工程人员致力于将LED发光技术运用于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目前对于LED主动发光标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标志的亮度、对比度的理论设计,而缺少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相互之间的视认性能对比,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基于实际行驶路段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本次研究为了精确对比评价LED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使用效果,在实际行驶路段设立了限速,禁鸣,禁停,红外感应注意行人等四种类型交通标志设施,对比分析这四类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与逆反射交通标志在实际路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夜间所有半透式发光标志比传统逆反射标志的视认效果均有显著的提升,合理使用LED主动发光标志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从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冰  李寿伟 《交通标准化》2014,(15):189-193
隧道内的安全逃生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隧道蓄光能自发光逃生系统是提升隧道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隧道自发光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的组成、标识物规格尺寸、布置间距和安装要求等内容展开研究,设计了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隧道蓄能自发光应急逃生系统满足亮度与自洁净要求,起到了指示、引导、告知的作用,为隧道内司乘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与被动发光标志的比较,如优缺点、经济成本、社会效益等,得出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主动发光标志为主要发展方向。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日常出行中,更好的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的保障。主动发光标志牌将是未来道路交通标志牌最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在干线公路改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是在传统道路交通反光标志的基础上增加LED光电系统,通过专门的光敏控制电路白天自动关闭、夜间自动开启,实现LED发光体的闪烁发光,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在夜间的警示效果更显著,从而更醒目地起到道路交通指引作用,可广泛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乡道路。结合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在国道208线城上至阳明堡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使用,对太阳能LED道路交通标志在干线公路中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漫长,道路交通受气温及冰雪影响较大。为使车辆安全运行,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特殊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事故率分析方法,提出了改善交通标志反射材料和设置主动式发光标志的方法,给出了基于人眼容易识别的颜色和人体容易感知的知觉交通标线设计方案。该方法提高了严寒地区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为道路使用者辨识及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合成的光激励发光材料BaFCl:Eu中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及发光性质,利用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BaFCl:Eu中稀土离子Eu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交流电气化铁路AT供电牵引网电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交流电气化铁路AT(自耦变压器)供电网络,明确物理概念,利用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换的 复合序网分析法,给出了牵引网、自耦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负荷和电源等网络元件的序模型及AT 供电网 络复合序网的建立方法;定义了供电能力及其利用率,通过比较2X27.5kV AT供电模式与55kV AT供电模 式的特点和性能,说明了供电能力与负荷供电容量需求之间匹配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 换的AT网络复合序网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物理概念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SnO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蒸发法制备氧化锡薄膜,结合相关理论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锡薄膜,研究了温度、基片距离和环境压力对薄膜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谱仪对薄膜进行了成分及结构测试,用阴极发光方法测定了薄膜的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公路动、静态标志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入手,首先对标志信息一体化内容进行研究挖掘;基于认知模型进行最小前置距离分析和基于短时记忆进行最大前置距离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动、静态标志合并距离条件,为高速公路动、静态标志具体的一体化方案提供了空间约束条件。最后,以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为例,提出了标志一体化的基本方案及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隧道占比高,且隧道供电条件较困难,传统的10 kV供电方案难以满足项目远距离、大容量的供电需求。因此,对于多隧道供电的高速公路项目,有必要建设隧道群变电站向项目内所有隧道供电。主要针对隧道群变电站主接线方式、设备及导体选择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准化》2009,(18):56-56
“通明”蓄光自发光膜是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发光膜效果如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铝酸盐、硅酸盐、亚克力材料加工而成的贴膜,具有发光初始亮度高、发光时间长、耐候性优良等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电脑刻划性能,产品无毒、无放射、化学性能稳定。目前,该产品的型号及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缆供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电缆供电,采用双芯电缆电磁感应原理和Carson原理,研究了电缆与接触线分流系数,分析了电缆的波阻抗和自然功率,并将电缆牵引供电的能力与自耦变压器供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电缆截面积大于240 mm2时,电缆分担电流是接触线的3倍以上,表明电缆供电能力是自耦变压器供电能力的1.13~1.34倍.仿真结果表明,当供电臂延长至100 km时,线路电压质量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交通标准化》2009,(22):40-40
深圳市安利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光电防雾轮廓标是一种清晰、醒目可调的主动闪烁发光警示标志。 一、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国道、港口、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公路的主次干线、车行道边界护栏及桥梁、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道路进出匝道护栏或路沿侧壁上。  相似文献   

20.
曹毅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2):184-186
介绍了大源渡电站黑启动的意义,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配置,以及在厂用电源消失紧急条件下如何利用电厂设备配置条件实现机组黑启动,快速实现机组开机恢复航电枢纽供电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