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多原发癌22例临床分析张珍华,丁惠文,李恩孝(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710061)老年多原发癌的检出率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本院肿瘤科住院部1978年12月~1994年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152例,其中60岁以上的多原发癌2...  相似文献   

2.
本组测定了各种癌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和岩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大部分增高,阳性率为72.38%,又因为良性肿瘤和其它非癌瘤病变为肝硬化、胃溃疡等的患者,其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因此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有助于恶性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至于血清中岩藻糖含量虽亦升高,但其阳性率较低,且其它疾病时亦易出现阳性,故仅能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966年1月~1987年12月我院放射治疗妇科肿瘤12 395例,其中多原发性癌瘤52例,发生率为0.42%。近两年来发生率为1.77%,有逐年升高的趋势。52例多原发性癌瘤中51例为双原发性癌瘤,三原发性癌瘤1例,以宫颈癌合并其他癌瘤为最多,占86.54%。发生在生殖系统的33例(63.46%),发生在非生殖系统的19例(36.54%)。发病年龄与单发性癌瘤相似。妇科双原发性癌瘤1年内发生者占36.29%,5年内发生者占62.75%,平均间隔时间为5.01年,较一般双原发性癌瘤平均间隔时间6.2年为短。52例多原发性癌瘤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0%、36.36%和26.32%。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瘤,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居首位,对妇女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且在早期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也不容易发现。用阴道镜检查可以将子宫颈阴道部粘膜放大,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表皮层上皮的微细变化,所以能发现与癌有关的异型上皮和异型血管,找到癌疑部位,即在该处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子宫颈癌,如能配合  相似文献   

5.
<正> 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诊断乳房包块已获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肯定。目前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诊断。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甩此方法已近十年,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现就77例乳癌针吸细胞学检查和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973年1月—1982年12月我科对乳腺肿块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共125例,其中20例临床和细胞学不怀疑恶性病变;5例乳腺增生病,细胞学检查显示轻度上皮增生;23例细胞学诊  相似文献   

6.
<正> CT扫描为脑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分析3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由于肾病比较多见,临床迫切需要可靠而简便的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因此笔者对肾脏溶酶体及其酶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开始了初步的研究,测定肾病患者尿液中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发现肾脏损害愈严重,NAG活力水平愈高,对于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荧光素钠为一种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色素,用其研究血脑屏障功能,或作为各型脑膜炎的诊断方法,早有介绍。在临床上,1953年藤井、板田二氐报道、用以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1961年试图应用荧光物质,将肿瘤组织(特别是浸润性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区分开来,进行了实验研究。国内亦有应用荧光素钠试验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报道。我们于1962年以来,除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外,并对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时,有无血脑屏障的荧光渗透率改变,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就本试验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瘤乃结肠比较常见的病变之一,据 shauffer 氏统计,约占全部癌瘤7——10%。结肠癌之早期症状很不典型,与结肠其他许多病变不易分别。特别是有个别结肠癌病例呈现上消化管或其他系统疾病之症状,确诊时多至晚期,己伴发转移,难以施行手术治疗,预后不佳。在结肠癌之诊断方面,X 线剂造影检查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并确定癌瘤之范围与部位。今选择30例经过剂造影及一例拍摄腹部平片检查共31例分析如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用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及部分随访患者共156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7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例,非冠心病对照患者37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并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P<0.05),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用sCD40L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8%、61.9%、85.7%。结论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代表着斑块的不稳定状态,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磷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者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者40例,正常对照组15例。治疗前留取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21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miR-21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血清miR-21的诊断界值。结果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21水平较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1水平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08,P<0.001);血清miR-21在宫颈癌确诊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下面积为0.770,最大约登指数0.485,相应灵敏度56%,特异度92.5%,对应诊断界值6.65。结论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SCC-Ag、CEA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Ag)和癌胚抗原 (CE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IMX) ,检测 134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 Ag和CEA的水平 ,分析SCC Ag和CEA检测值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 Ag、CEA升高与肿瘤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论 血清SCC Ag、CEA检测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以及对病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 结肠癌是胃肠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食道癌及胃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机会较食道癌和胃癌多,本病术前诊断,目前仍以X线检查为主要手段,且简便易行,适于该病高发病年龄的普查,应不断总结X线诊断方面经验教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总结我院1959—1981年来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101例结肠癌,对中晚期(进行性)结肠癌X线分型提出补充分型—梗阻型,并探讨其误诊,漏诊和早期诊断困难原因,以及改进检查方法的点滴体会。一、资料介绍: (一) 资料选择:选用我院1959年—1981年4月,经X线检查拍片(包括钡剂灌肠,钡餐检杳,腹部立卧位平片)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正的直肠盆部以上部位的结肠癌共101例。(二) 临床资料:101例中男性58例(57.4%),女性43例(42.5%)。最小年龄17岁,  相似文献   

14.
<正> 双侧乳腺癌多见双原发癌,也有从一侧乳癌通过血道或淋巴道转移到对侧者,但较少见。本科从1976年6月~1986年10月共收治乳腺癌532例,其中双乳癌13例,占同期乳癌的2.4%(13/532)全部病理证实。除1例因广泛转移4个月后失访外,12例均有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腹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中又以渗出型多见.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临床上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常依赖于综合分析甚至治疗试验,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常有困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快速、准确的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本文探讨了结核杆菌PCR(TB-PCR)对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及标本采集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未绝经冠心病患者(29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患者(31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7例;健康绝经者(60例),其中绝经时间≤5年者30例,绝经时间>5年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比较,未绝经组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且多数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绝经各组与未绝经组比较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合并高血压者显著升高(P<0.01)。而合并糖代谢异常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下降,同时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者也明显下降(P<0.05)。冠状动脉病变女性以单支病变为主(P<0.05)。绝经后冠心病者较绝经≤5年健康组,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下降明显(P<0.05),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雌二醇下降尤为明显,而绝经后的冠心病组间无差异。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两性存在差异,绝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有影响,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将78例胸痛患者按ACC/AHA标准确诊ACS 4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7例,其余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MPO水平。结果 ACS组M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SAP组MP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PO≥212.59μg/L组MPO、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及ACS患者例数明显高于MPO<212.59μg/L组(P<0.05);MPO水平与neutrophils、肌酸激酶同工酶及AC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绘制ROC曲线(A=0.927,P<0.001),MPO诊断界值为212.59μg/L,MPO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86.5%。本法与临床诊断ACS方法进行Kappa检验,P<0.001,Kappa系数值为0.819;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MPO预测ACS总正确率为94.9%。结论 MPO是一种预测易损性斑块的炎症标志物,其能有效地早期筛查ACS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均识别蛋白酶3(PR3);62例环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不规则发热;浮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咳嗽、咯血、胸痛、肺部浸润;鼻塞伴有脓性分泌物;关节肿痛等。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多见。免疫荧光无免疫球蛋白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沉积。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5.9%。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少见,且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居多;患者以中老年为主;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及时治疗可逆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加速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7例临床上诊断为加速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给予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结果 自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所行的300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中,7例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33%,经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后6例完全逆转,排斥逆转率85..5%,目前6例均健康存活,带肾存活率最长已达3年半;1例治疗无效切除移植肾。结论 加速性排斥反应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以及有针对性地防治抗排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治疗技术的提高 ,血浆置换为临床某些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临床上各种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我院及中心血站近 4年来对多名病情危重及临床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2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 5例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2例 ,肾病综合症 5例 ,多发性骨髓瘤 3例 ,重症肝炎肝昏迷 2例 ,血型不和致急性溶血 1例 ,药物中毒 4例 (服氯丙嗪 2例 ,安定、鲁米那各 1例 )。男 14例 ,女 8例。除 1例为 3岁患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