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隆冒 《上海铁道科技》2012,(4):121-122,99
为解决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耗,铁道部在全路范围内开展煤炭铁路运输抑尘处理。结合上海铁路局煤炭铁路运输抑尘规划、建设、运用、管理情况,分析影响煤炭运输抑尘作业安全和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煤炭铁路运输抑尘处理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炭铁路运输存在扬尘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呼和浩特铁路局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煤炭抑尘站建设。并对煤炭运输实施抑尘处理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表明:铁路煤炭运输实施抑尘处理后可有效减少煤炭扬尘量,使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可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大秦线隧道内煤炭扬尘情况,剖析隧道内煤尘污染危害,分析煤尘形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治隧道内扬尘污染的措施,即做好抑尘站规划建设,提高抑尘喷洒质量,严格抑尘喷洒质量的监督考核,加大装车后车帮残煤清理力度,加装隧道煤尘吸附传输装置,利用集中修进行清污,加大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4.
邵忠 《铁道货运》2012,(2):46-49
为解决煤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抛洒、扬尘造成的货物亏吨和环境污染,建立了覆盖全路的煤炭抑尘站。在阐述煤炭抑尘站设备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析沈阳铁路局大青抑尘站设备运用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设备操作、喷洒作业方面,设备日常巡护养护和喷洒区段道床养护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煤炭抑尘设备经过定期保养、规范运用,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散煤铁路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风力作用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煤炭损失和煤粉污染现象严重的现状,本文以单线运煤集装站为研究对象,对其附属抑尘剂喷洒站进行了方案设计,可为今后类似的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运煤列车煤扬尘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孙三祥  常青  李杰  董波 《铁道学报》2006,28(2):21-25
针对大秦铁路运煤列车煤扬尘特点,研制以合成高聚物POL1为基料复配而成的粘结型抑尘剂。运煤列车对抑尘剂强度、时间有效性要求不高,考虑环保要求和成本,配方的基本组成为基料、增塑剂、填料。分析了基本组分的特性、配比对抑尘剂物理指标的影响。对该抑尘剂进行了抗低温、抗雨淋性能试验,汽车模拟试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说明隧道模拟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并模拟分析了隧道煤扬尘污染分布,对该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验证,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行列车动态试验(生产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抑尘剂,运煤列车沿线扬尘削减率在95.1%~99.6%之间,隧道中扬尘削减率在93.8%~97.8%之间。抑尘剂性能及防治效果、喷淋量均可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散装颗粒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飞溅问题,结合铁路运输实际,研制出了在颗粒货物表面喷洒固化粘结剂,喷洒在颗粒货物表面能形成连续、牢固的固化层。大量的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运用表明:采用相应的喷洒方法和喷洒工艺,固化粘结剂抑尘防溅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树峰  王颖 《铁道货运》2011,29(12):10-14,1
介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了规章制度、设备质量、管理工作、技术创新、人员素质等影响铁路煤炭抑尘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做好设备设施建设工作,整章建制、确保运用,加强抑尘管理、提高设备效能,强化抑尘作业质量控制,完善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强化监督检查与考核等提高煤炭铁路运输抑尘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的制备、评价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通过与聚合物单体的接枝改性,制备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剂。并分别对抑尘剂和固化层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抑尘剂和固化层的各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抑尘剂无毒、无刺激性,不会对作业人员产生有害影响;对车体金属、漆层和橡胶无腐蚀作用,其运用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喷淋该抑尘剂于车厢内煤炭表面,能使煤炭表面形成一固化层,该固化层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压强度、耐温和耐雨水性能;并且不会改变煤炭的原有质量。经过现场多次列车运行试验表明,使用该抑尘剂能够避免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  相似文献   

10.
分析煤炭装卸站台在堆放过程及煤炭外运运输作业中引起的煤尘飘散对铁路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可采取三种环保措施:设置煤台洒水栓、挡风抑尘墙、抑尘站,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的绘制以人工为主,存在绘制周期长、精度不高、工作量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应用国产CAD控件和GDAL开源软件库自动生成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的方法:依据铁路线路数据计算平面图出图范围,利用GDAL处理出图范围内的地图底图和矢量数据,使用CAD控件完成铁路施工组织平面图所有数据的绘制。基于该方法完成了软件开发,并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分析不同铁路里程、不同地图层级下生成平面图的耗时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出图效率高,便于绘制铁路工程项目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施工组织平面图,极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以木里铁路抑尘剂喷洒站建设为例,分析高寒冻土地区铁路抑尘剂喷洒站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对喷洒装置、喷洒站功能要求、喷洒站平面布置和抑尘剂种类的研究分析,认为对喷式喷洒装置在高寒冻土地区有更好的适应性,喷洒装置应有自动喷洒、流量调节、清洗、防冻排空和应急等功能;认为在喷洒站布置时,除满足铁路限界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站内信号机、轨道衡、转辙机或道岔以及喷洒需要控制的股道等因素;抑尘剂应选择抑尘效果好、贮存方便、价格低廉的复合固态浓缩型产品。  相似文献   

13.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传统工作方式存在数据分布散、整合难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易保证等问题,难以满足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铁路施工组织全过程自动化设计的方法,并开发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及造价一体化编制系统。文章的研究内容包括从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到生成成果的各子过程,利用移动端设备实现了外业调查数据的自动采集,在PC端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及生成成果功能。所开发的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成果质量,对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的施工组织自动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30t及以上轴重货车动力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信立 《铁道建筑技术》2013,(10):90-93,109
随着我国铁路货运量的迅速增加,重载运输己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适应我国25t以上轴重重载货车运输的发展,首先建立了25 t轴重重载货车动力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30 t和35 t轴重条件下车辆模型的关键参数等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优化了30 t和35 t轴重货车模型的参数取值.利用所确定货车模型参数,建立30 t和35 t轴重重载货车-轨道动力仿真模型,计算分析车辆-轨道各项动力响应,相应指标符合规范中优良等级要求.通过不同速度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对30 t和35 t轴重重载铁路的运行速度进行初步探究,建议我国30 t和35 t轴重货车适宜的运行速度为100 km/h.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开展零散货物运输需要信息系统支撑的需要,研究零散货物快运服务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对零散货物运输作业流程优化,对零散货物快运业务作业环节的物流信息化全过程管理,实现零散货物物流全链条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空调客车主要车型通风管道的特点,研制通风管道智能化清扫消毒成套设备.设备由定量采样机器人、多功能清洁机器人、捕尘器、多功能半软轴和操作平台组成,具有定量采样、检测、清扫、捕尘、消毒、监控、数据存储等功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机器人能够在通风管道内自由行走,单方向走行距离30m,最快移动速度10 m· min-1;积尘采样面积为25 cm2;清扫毛刷的扭矩为3.4N·m,清扫角度达90°;捕尘器最大风量为4000m3 ·h-1,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0.1mg·m-3,噪声小于85 dB (A).通风管道现场清洗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除尘效果达到94.6%;细菌杀灭率为99.99%,霉菌杀灭率为99.95%.该设备满足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清扫消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β射线吸收法测量铁路作业场所空气常见粉尘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浓度作对比研究,并分析了β射线吸收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β射线吸收法与重量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42 4,v=15,P〉0.169);滤膜增重Δm与β射线吸收度A成正相关,直线相关有非常显著性意义(Δm=0.178 8+7.967 5A,r=0.978 2,v=14,P〈0.001)。随着采样时间t和滤膜增重Δm的增加,β射线吸收度的变异系数和炭黑粉尘浓度的变异系数总体趋势是减小,当采样时间t≥7 min,滤膜增重Δm≥0.3 mg时,两种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检测限即最低检出增重mL为0.000 2 mg。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工程建设规模和管理需求的扩大,业务应用系统也随之增多,业务数据分散,导致数据的内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数字中台技术为高铁质量管理的业务整合和数据资源汇聚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提出基于数字中台的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架构,给出数字中台的设计思路,阐述数字中台在高铁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所提出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为高铁工程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