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迅速增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成为当前国家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建筑废弃物再生主要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砂浆、块材类再生产品和其他再生产品(再生粗、细骨料及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并对其使用场合提出了建议,推荐其可有效应用于市政工程的道路、给排水、电气等诸多工程部位,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及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处置建筑废弃物并拓宽道路基层料源,对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再生工艺及再生固化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提出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固化基层施工工艺.分析结果表明:该型基层具有高强、耐久和稳固等突出优点;相关工艺强化了废弃物处置功能,大大减少了天然集料用量,具有良好工程应用前景.可供低交通量道路基层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混凝土废弃物的环境问题,提出将其加工成为填方料、再生骨料或再生混凝土。介绍了再生骨料的特性及其生产工艺,对再生混凝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实了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建筑废弃物骨料在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底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将5~10mm规格的建筑废弃物骨料、天然集料、水泥和水,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制备水泥稳定再生底基层混合料,对其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水稳定性和干缩等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掺入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后,完全能够满足规范中对底基层路用性能的相关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可以用作道路底基层集料。  相似文献   

5.
田蕾  涂亮亮  许勐  范璐璐  江建  武亚 《公路》2023,(9):50-58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是当下建筑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建筑废弃物高效利用道路基层技术——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技术。首先对蜂巢格室及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建废”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吸水率、压碎值均较天然石材差;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蜂巢-再生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和普通级配碎石基层的力学响应,结果显示蜂巢约束系统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级配碎石基层的整体模量和承载能力;通过试验路铺筑,总结了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发现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在特定条件下基本可以替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蜂巢-级配碎石复合基层施工快速便捷,并且能够节约工期和资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场景广泛。  相似文献   

6.
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依托,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的水泥稳定基层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而粘土砖含量控制在30%以下则是保证其路用性能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道路材料性能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性能参数,并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垃圾在道路材料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低碳可循环建造技术的提升,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基层回填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研究采用0%~50%不同再生骨料掺量制备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并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增加会使得稳定碎石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下降,其中,抗冲刷性能受再生骨料掺量变化最为敏感.综合各主要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建议建筑垃圾回填道路基层材料中再生骨料的掺量应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9.
对再生骨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指标如级配、表面形状、表观密度、吸水率和含水率、压碎值、冲击指标、磨耗指标、坚固性等分别与天然骨料和天然卵石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再生骨料与天然碎石、天然砂砾相应物理性能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能满足工程需要,可部分替代天然碎石用于道路工程。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4):232-233,245
为让更多工程从业人员了解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现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大量调研了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发现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再生特殊土、再生工程材料和基于再生骨料的衍生材料,其中再生固化土、骨料和砖砌材料比较成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而再生绿植土、掺和料和水工材料尚处于研究或初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