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遵循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原则,进行合理的专业规划设计,将手工设计与CAD系统结合,开发出一个市政工程管线综合CAD系统,在该系统中实现市政管线综合的设计和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文章阐述了该系统设计的特点、功能、数据结构和模型、工程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正在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但镇级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滞后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爆发出种种矛盾,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结合天目湖镇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对小城镇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方法及侧重内容进行了思考,针对小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指导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梳理、整治改造、定位定量的规划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色系统,而是一个灰色系统.其数据变化不是割裂的,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管理的地理实体不仅包括白色地理实体,也包括灰色地理实体.其管理的数据不仅包括白色数据,也包括灰色数据.灰色动态的概念应该贯通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分析和显示中.以地下排水管线为例,介绍了灰色理论在地下管线状态评定中的应用,采用维修费用作为管线状态这个灰色数据的关联量.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06,(6):8
5月5日,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由于刹车系统存在缺陷,该公司将召回约4.5万辆克莱斯勒300、道奇Charger和道奇Magnum旗舰轿车。上述被召回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汽车的废气再循环管线可能与刹车管线相接触,导致刹车系统出现液体泄漏并引起发动机舱起火。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用汽车排放升级及电器功能的增加,布置在底盘上的管线路越来越多,设计人员在布置管线时需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才能合理利用空间,避免由于各自为政造成的干涉现象、着火风险,文章从商用汽车底盘管线束的种类、布置要求以及对相关系统的要求出发,提升整车管线束布置的安全性,美观性。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原有公路系统中的部分道路改造为适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市政道路。在道路改造工程中,管线的改造设计比新建道路的管线设计难度更大。排水管线作为唯一的重力流管线,所受到的限制最多,改造难度最大。该文结合重庆市沙坪坝区国道212井双段道路改造工程的排水设计的实例来阐述国道改造工程排水设计时须注意的一些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俊  吴小平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3):99-101,105
介绍市政工程管线综合CAD系统数据库中采用的传统数据结构模型和统一数据结构模型的特点。提出了管线综合统一数据结构模型,该模型能将道路设计模型、给排水设计模型的基础数据统一起来,便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杨柳  王茂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1):188-190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色系统,而是一个灰色系统。其数据变化不是割裂的,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管理的地理实体不仅包括白色地理实体,也包括灰色地理实体。其管理的数据不仅包括白色数据,也包括灰色数据。灰色动态的概念应该贯通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分析和显示中。以地下排水管线为例,介绍了灰色理论在地下管线状态评定中的应用,采用维修费用作为管线状态这个灰色数据的关联量。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18日举行的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透露,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有条件的老城区,可以结合市政路改造,把各种地下管线尽可能规划布置在步行道或其他空间下。目前,扬州5.09 km2的老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未来扬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将覆盖310 km2的规划区,统一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林雄  魏纲 《隧道建设》2017,37(Z2):154-160
为保护地下管线在盾构施工时的安全,研究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邻近地下管线与隧道平行、相交工况下管线的安全性判别方法,将不易监测的管线状态转化为可见的地表沉降。管隧平行时,根据偏离系数建立管线与地表沉降关系式;管隧相交时,建立相应计算模型,提出管线与横轴的夹角、管线与横轴交点到纵轴的距离等参数,建立管线与地表沉降关系式。考虑管线连接方式,将管线分为连续管线与非连续管线,分别推导管线和隧道平行、相交时,连续管线的应变与地表沉降关系式和非连续管线的转角与地表沉降关系式。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可靠性;施工前可采用此方法对管线安全进行预测,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