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与公众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对乡村河道进行有效修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以闵行区浦锦街道为例,在对其水生态现状调研基础上,解析河道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来源.并基于绿色生态修复的原则提出了在空间上通过生态缓冲区、河道及植物种植的方式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思路.进一步根据水体污染特性,制定了底质改良、紫外催化、沉水曝气、底部生物载体、生态浮岛、漂浮草垫、点源净化的内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对比治理前后河道踏勘与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河道水生态恢复较好、溶解氧浓度大幅提升、总磷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期可根据水体溶解氧浓度对曝气调控以促进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静安区彭越浦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阶段使用人工曝气与生态浮岛的方式,实现了河道水质的生态净化与修复。研究表明:初期利用人工曝气的方法,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23%、90.89%和63.83%;后期采用生态浮岛+曝气的方法,水质达到了Ⅴ类地表水标准,并能有效缓解二次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选取炉渣、铁碳基、钙基膨润土、普通膨润土、生物陶粒、火山岩、沸石、砾石等8 种填料,通过对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等温吸附试验,优选两种填料进行组合,进一步考察分析填料组合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难降解有机废水初始TN浓度约为20mg/L,总磷浓度约为5mg/L的条件下,单一炉渣填料对TP和T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29.7%和22.6%;炉渣+铁碳基组合填料对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1.8%和23.2%,出现“1+1>2”效果;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后续搭建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动态试验时,需要培养驯化功能性微生物,通过生物作用实现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静安区走马塘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常规混凝土护坡与生态护坡对河水中COD、TN与TP的去除效率考察两种材料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常规混凝土护坡与生态混凝土护坡的COD、TN与TP去除率分别为26.41%、46.42%、37.22%和64.26%、73.50%、48.99%;生态混凝土护坡较高的去除效率主要是通过空隙内微生物降解与材料吸附协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李涵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307-309,313,397
该文针对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以上向流生物沸石曝气滤罐进行中试试验,分析去除氨氮、藻类、CODMn和浊度的效果,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高温期动态自然挂膜21 d后,由CODMn和氨氮去除率,以及微生物镜检判定,生物膜可达成熟;藻类易于爆发的高温期,在离子交换、物化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下,V类地表水经处理后可达到Ⅲ类,出水氨氮低于1.0 mg/L,CODMn约2.5 mg/L,溶解氧高于6.5 mg/L,藻类去除40%~60%,藻类生产潜力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6.
陈汉龙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58-160,M0017
将微砂高效沉淀处理工艺应用于上海某河道水处理中。该套微砂沉淀处理装置采用一体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区、絮凝熟化区、沉淀区和微砂循环与分离系统四个组成部分。工程中采用2套微砂沉淀处理装置,总处理规模2万m3/d。实现结果表明,该种新型微砂沉淀处理对河道水处理的效果是明显的。在实验观察的时间段内,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27.5%、58.8%和42.5%。然而,氨氮的去除很可能伴随着硝态氮的产生,对总氮的去除增益不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低运行成本及管理维护、全年稳定达标的实际需求,通过系统的工艺比选,筛选出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从曝气生物滤池构造、载体、曝气方式等方面优化形成多介质生物滤池,从人工湿地结构、填料和运行方式等方面改良提出多介质生态湿地,二者有机组合成为多介质生物生态协同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扩充形成4种技术模式,以适应各种污水处理标准。开展了工程应用验证,经过3年的长期运行,处理效果一直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最后,为本技术进一步进行工艺优化、提升指明了方向,为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处理设施开展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需水量多和生活污水氨氮浓度高的特点,研究采用聚铝与沸石床过滤的组合工艺来处理这类污水,以便中水回用。结果表明,污水中COD、SS等指标可通过聚合混凝处理得到有效去除,而水中的氨氮浓度可通过沸石床去除。经核算,该工艺每t水的回用处理成本约为1.33元,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朱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270-273,282
提出一套新的组合工艺,重点考察EGSB反应器实现厌氧氨氧化、甲烷化与反硝化耦合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及其启动特性。结果表明: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的EGSB反应器能够用约45 d的时间完成耦合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反硝化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硝酸盐和COD的去除作用显现较快,运行初期反硝化与甲烷化反应起主导作用;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从无到有,启动完成后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成为主导。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同时稳定去除可作为启动完成的标志,在水力停留时间为5 h,反应区上升流速0.83 m/h的条件下,氨氮及COD取得的最高去除率与去除速率分别为45.2%、58.8%和0.107kg/(m3.d)、0.865 kg/(m3.d)。EGSB反应器的释磷转吸磷现象、pH值和污泥颜色的变化可作为启动完成的参考标志,而DO则无法起到指示启动完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所属北郊再生水处理厂是为工业用户提供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对氨氮的要求较高,根据污水厂尾水指标情况,设计采BIOSMEDI生物滤池工艺去除氨氮指标.该文介绍了其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工程设计与运行效果,以及工艺特点.根据该工程一年多的运行效果观察及水质监测,结果表明,BIOSMEDI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35%左右,出水水质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