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泉州后渚大桥位于泉州洛阳江入海口 ,全长 2 0 96 5m ,主桥为 6 6m +3× 12 0m +6 6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主墩承台底面标高 - 3 5m ,顶面标高 +0 0m。介绍沿海潮汐地区深水承台有底套箱施工封底工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及深水条件下承台漏水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东沙大桥全长1 838.8 mm,其中主桥为41.6 m+78.4 m+270 m+78.4 m+41.6 m斜拉桥,主桥梁宽为27.5 m。主墩承台为六边形圆倒角整体式承台,几何尺寸为45.369 m×20.1 m×4.5 m,顶面标高为+4.0 m。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主墩承台钢板桩围堰法施工工艺,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泉州后渚大桥位于泉州洛阳江入海口 ,跨越洛阳江 ,全长 2 0 96 5m ,其中主桥为 6 6m +3× 12 0m +6 6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承台设计为低桩承台 ,13# 墩承台所处位置泥面标高约为 +0 0 0m ,承台整个埋在泥中。介绍在淤泥及高潮差的情况下承台无底套箱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深圳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通航孔桥(深圳侧)为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塔斜拉桥,主跨径为180m,为双向六车道,全桥总宽度为38.6m,桥跨布置为180+90+75m。其中辅墩承台底标高为-5.50m和-5.00m,河床底平均高程为-4.90m,最高潮水位+2.38m,属低桩承台。承台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本文就施工的一些关键工序列出,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新疆戈壁地区著名的四大风区,为防止路基边坡遭受戈壁风沙流吹蚀以及雨水冲蚀破坏,在线路所经戈壁地区设立三处路基边坡试验工点,选用了七种边坡防护措施,分别从防护效果、技术经济等角度对试验段各种边坡防护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线路堤边坡防护中,若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混凝土空心砖防护;边坡高度H≥3 m时,边坡坡面宜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铺设混凝土空心砖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6.
沪通长江大桥水中墩混凝土用量为1 325 000m3,为确定超大体量水中混凝土的供应系统,结合河床标高和混凝土需求量,按浅水区和深水区进行混凝土拌和站总体规划。通过对钢平台拌和站和吹填筑岛拌和站两种方案在供应能力、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和造价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在浅水区采用吹填筑岛拌和站,筑岛高度约6.1m,围堤顶外围设置1圈高1m、厚0.3m的现浇混凝土挡墙;深水区采用钢平台拌和站(由钢管桩+桩顶分配梁+贝雷梁+钢桥面系组成)。浅水区吹填筑岛拌和站施工时,先施工围堤,再进行围堰内吹填砂和围堰外侧边坡防护施工,铺填片石基础,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平台。钢平台拌和站施工时,先插打钢管桩,再依次施工桩间联结系、桩顶分配梁、平台主梁及桥面系。  相似文献   

7.
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大桥的主桥为 6 0m +90m +6 0m单向预应力箱梁T型刚构 ,采用箱梁预制悬拼施工方法 ,并采取了三排贝雷架密集桁距的新拼法措施。介绍了梁段预制 ,箱梁运输、箱梁悬拼、标高控制等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省道S323线K13+600~+652高填方边坡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道S32 3线K13+6 0 0~ +6 5 2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 ,路基断面为半挖半填 ,边坡斜面长度 2 9m ,临海一侧填方边坡的石砌护坡中下部发现两条大体平行的裂缝 ,长 33~ 4 0m ,宽 2~ 5mm ;边坡中部有“鼓包”和破裂区 ,属典型的路基滑坡。经采用压力注浆及锚杆治理加固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防治新疆交通地质灾害,结合新疆富蕴山区"高寒深切"特点,提出公路边坡野外北斗自动化监测技术与系统优化方案。以S226为例,介绍了K36+500左右2边坡北斗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选址,对监测方案做了创新性地优化设计,节省了建设成本,提高了监测的精度与稳定性,为国内其他地方边坡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东 《公路工程》2020,(1):114-116,167
某高速公路K87+200~K87+320段下边坡高约52 m,边坡坡度约42°~54°,地质条件较复杂。基于理正软件采用瑞典条分法和基于Midas-GTS有限元仿真计算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得到的边坡滑动面位置和形状基本一致,瑞典条分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为1.241,小于仿真计算的1.309,说明瑞典条分法相对保守。针对该边坡特征,提出完善排水系统+挂网锚喷的支护方案,并利用理正软件对支护后的边坡稳定进行计算,得到其安全系数为1.359>1.35,符合规范要求,说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某铁路特大桥40.7 m+60 m+40.7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过程控制实践,详细介绍了施工阶段各截面预拱度的设置、立模标高的计算以及控制截面的应变测试,确保了该桥的顺利合龙及施工安全,可为类似桥梁的施工过程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1)
采用剩余推力法与BP神经网络,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宋阴公路K5+170~K5+220段玄武岩残坡积土边坡作为工程研究对象,对该边坡稳定性展开了计算和预测。选取现场实测剖面作为计算剖面,设置4个计算工况,由剩余推力法得到边坡天然状态(工况1)稳定性系数为1.085 1,当边坡处于16m地下水位+暴雨(工况2)、16m→8m地下变化水位(工况3)和16m→8m地下变化水位+暴雨(工况4)时,边坡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边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显示,滑带土黏聚力敏感系数平均值为15.9%,内摩擦角为48.3%,地下水位为34.0%,表明滑带土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影响最大,其次是地下水位。选择同一路段其他玄武岩残坡积土滑坡作为训练样本,通过Matlab神经网络ANN工具箱分步骤设计了BP网络,选择加动量学习速率自适应traingdx函数作为训练函数,采用多次预测求均值的方法获取预测结果。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边坡工况1的稳定性系数平均值为1.095~1.139,工况3为0.988~1.021,考虑到暴雨对边坡坡稳定性的影响,工况4时边坡可能发生滑动破坏。神经网络各次预测结果之间误差较大,最大达到45.87%,但求均值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剩余推力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大降低,仅为0.4%~5.2%。将BP网络的输入参数减少为5个后,预测精度反而较高,表明黏聚力、内摩擦角、坡高、坡角、湿重度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权重则较低。  相似文献   

13.
某长江大桥主桥采用50m+600m+65m钢箱梁悬索桥方案,并预留双线轨道交通,为解决传统公轨分层布置引起的标高过高、投资过大等问题,在加劲梁的设计中采用了公路与轨道交通同层布置方案,主梁采用分离式双幅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门形桥塔。通过对结构整体及局部的有限元分析,表明各项结果均满足规范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谭宁 《中外公路》2012,(3):182-184
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上的酉水大桥主桥为80+145+80m三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各梁段实际状态与理想设计状态存在一定偏差。为使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该文采用随机模型误差的鲁棒卡尔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修正函数模型对预拱度进行了分析;对张拉后各节段梁底实测标高与理论标高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的误差满足监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琼州大桥主桥为(88+98+108+98+88)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该桥5跨为互相独立的无推力外部静定体系,拱肋均为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断面,共118根吊杆,下锚头部位锈蚀程度严重的8根吊杆采用临时兜吊系统进行更换施工。为保证吊杆更换施工中结构受力合理及安全,采用吊杆内力和桥面标高双控制原则,对吊杆更换过程进行施工监控。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模拟吊杆更换施工,对吊杆拉力及桥面标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更换吊杆后桥面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且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梁新礼 《世界桥梁》2011,(6):13-16,21
南岳高速公路大源渡湘江特大桥主桥为(56+5×90+5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址处水面标高常年处于+50.00 m左右,水中设计20根桥墩系梁,系梁顶面至河床面距离9~14 m.由于工期紧,需投入6套吊箱进行水中系梁施工,周转次数少,若采用钢结构吊箱,底模投入量大,水下工作量大,造价高.为了避免水下作业、减少投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含泥岩夹层顺层白云岩边坡的变形特征、稳定性及支挡防护,以某路堑边坡为例,基于midas 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观测分析边坡开挖及支挡防护后的坡体变形特征、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抗滑桩受力特性,以及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状态。结果表明,研究边坡开挖至路基标高后,泥岩夹层出露,其破坏模式为平面滑动,稳定性系数为0.92,边坡不稳定,需做进一步支挡;边坡开挖后预应力锚索在坡体表面发生应力集中,且产生了良好的反向约束力,改善了坡体内部的应力分布;坡脚施加抗滑桩后与预应力锚索共同约束坡体,防止其沿泥岩夹层滑动,起到了良好的阻隔作用,且二者相结合后固脚强腰效果良好,确保了边坡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经长期观测,边坡采用抗滑桩+框架锚索等多种结构综合治理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锚索加固高边坡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云 《广东公路交通》2002,(4):48-50,55
京珠国道高速公路粤境南段K2 5 6 +437~ +5 79、K2 5 6 +80 0~ +94 0段右侧高边坡位于山岭重丘区 ,最大挖深达 5 0m。地质情况为强风化花岗岩 ,岩层较为松散、破碎 ,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病害。边坡设计采用 5级台阶式防护形式 ,其中 1~ 3级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防护加固。简要总结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高陡边坡和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应用的施工方法 ,供公路工作者在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渝黔高速公路重庆段 K 63 公里边坡处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黔高速公路重庆段 K 63 处属构造剥蚀低山区.路堑边坡高 5~22 m,用喷射混凝土防护.但暴雨造成该边坡拉裂变形.通过调查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研究变形的成因机制和发生过程,采用传递系数法、二维有限元法等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现状,进行了大量计算,提出了采用锚索框架梁+压力灌浆+机制砖防护+防排水措施的综合加固处治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利用加筋土挡土墙处理公路滑塌边坡,从有限元数值计算角度利用特征点对加筋土挡土墙处理滑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土墙可从加筋材料、坡脚矮脚墙、边坡排水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加筋土挡土墙处理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高速公路路堑边坡K30+240—330滑塌为例,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加筋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比加筋前提高21.3%,边坡滑动面后移约10m,边坡稳定性得到提高,加筋土挡土墙能有效加固边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