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着重从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类型、产生原因、防治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3.
在分析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类型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材料质量、施工管理、养护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道路施工中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治措施,以期保障路面的质量,提高路面的耐用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5.
6.
7.
沥青路面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缝边啃边,并有少量网裂、局部松散、坑槽、泛油等。全线沥青路面病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多条横向裂缝,全部贯穿单幅或双幅路面,多位于涵背回填、路线交叉处。 相似文献
8.
9.
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高嘉亮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3):116-117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一面层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地耐久性、舒适性,适合各种车辆通行。绝大部分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道路的交通量日益增加,增长,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日益增重。 相似文献
14.
浅谈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轴载的增大和高等级公路上行车速度的提高,按照传统沥青路面规范修建的道路出现了严重的初期损坏现象,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常见的现象有:泛油、波浪、拥包、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及维修后的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毕浩军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7):87-87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现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在当前公路建、养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原因及防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向阳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1):80-81
施工方面的原因
地基沉降
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路段要穿过水田、沼泽、淤泥地段等软土地基.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时,对软基的处理不彻底.或软基地段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修筑沥青路面.往往就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