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路基沉降监测主要以人工现场监测为主、监测设备环境适应性差、与工程施工相互干扰、精度受人为影响因素大等技术现状,研发出了能实现远程监测与管理的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技术指标等,并结合依托工程,对沉降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体积小、精度高、不干扰施工和交通,能实现远程监测与管理,适用于恶劣自然环境下的路基总沉降和分层沉降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隧道围岩信息化监测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围岩的信息化监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该文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新奥法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如何利用监测结果、以监测信息去指导现场施工、方案调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现场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工后沉降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数值分析,对强夯加固拓宽路基及降低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到强夯后路基平均下沉0.245 m,地基土固结度达到57 %,其新老路基沉降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路基沉降监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路基断面沉降监测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和测试原理,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采用水平测斜仪监测路基全断面沉降更为有效,它具有不影响施工,不受气候影响、操作方便、精度高等优点,且数据处理简捷方便,结果直观。文中结合具体工程,重点介绍水平测斜仪的工作原理、测试过程和数据处理等内容,并给出测试断面不同时期的沉降曲线和某一次测试的全断面沉降曲线。  相似文献   

5.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11,31(4):470-473
依托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实践,结合北京、深圳等地第三方监测实施经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待完善的若干要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通过分析第三方监测项目选择的依据、目的等内容,确定了现场安全巡视、地表沉降监测、雷达探测等合理的实施项目; 2)通过对地表沉降值的对比分析,给出具体调整沉降控制标准的建议; 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发挥第三方监测先导作用; 4)加强对施工监测的指导,推进施工监测全程标准化等内容,以期更好地发挥第三方监测工作在安全建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控制加荷速率减少地基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寻 《路基工程》2007,(2):98-99
以京珠高速公路衡阳试验段的现场测试资料以及某机场的现场测试资料为依据,提出了加荷速率和沉降速率的具体控制数值,希望能对广大工程建设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下碎石垫层的研究很不充分,对碎石垫层调整路基差异沉降的机理研究较少,缺乏对碎石垫层调整路基差异沉降的现场监测研究。依托广东省阳江~阳春高速公路进行了碎石垫层调整路基差异沉降的现场监测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水泥路面碎石垫层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渭蒲高速公路饱和黄土地基用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加固路段,采用埋设沉降杯法进行了长期的现场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得出了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沉降速率随上部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实体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各项参数,对其沉降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比三种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分析方法得出:柔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因受桩体刺入下卧层长度、桩侧摩阻力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同理论计算方法的结果差异较大,实际意义不大;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具有相似性,但是忽略了实际工程中次固结沉降对饱和黄土地基沉降的影响,故数值分析值偏小;针对饱和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可将现场监测的结果与数值分析的规律结合起来,对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曲线拟合法的软基沉降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辉 《路基工程》2009,(2):109-110
结合深圳一污水处理厂软基监测的实例,根据堆载预压法的沉降规律和曲线拟合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研究了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预测精度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彭湖高速公路软基填筑过程中的沉降变形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软土沉降监测方案,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在施工期内小范围的池塘软土、填筑材料、填筑速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机理,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工程实际中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进行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2.
TDR技术在高塑性土路基含水率临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域反射法(TDR)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方法.将TDR技术应用于高塑性土路基的含水率监测,克服了传统含水率测试无法进行路基深层、连续、定位观测的缺点.介绍了室内标定试验和路基现场监测方法,以及在福建某高速公路的现场监测应用,并对测试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支挡约束下拓宽道路不均匀沉降的现场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廖军  陆阳 《路基工程》2004,(4):57-60
新老路基结合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是山区道路改建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318国道二康段高填方路段对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现场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鉴于支挡结构对不均匀沉降具有较重要影响,本系统在对路基沉降监测的同时,考虑了挡墙位移、受力状态的监测,为分析影响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和规律提供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王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98-200,393
地铁隧道施工会对现有桥梁结构产生影响,为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桥梁下部基础的沉降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沉降控制指标,为现场施工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高波 《中外公路》2011,31(3):230-232
采用现场监测试验及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进出口段变形监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对洞口地表进行变形监测分析,评价了地表稳定性状况和施工的合理性,表明麻栗场隧道地表下沉值大部分发生在上台阶开挖后下台阶开挖前,且沉降槽并不沿中线对称分布;测点离拱顶轴线越远,下沉值越小.通过分析沉降速率对隧道塌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为麻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施工机械压实特性及建议压实方法,对我国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进行试验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区段下穿沉降监测进行处理分析。选择该机场2#、3#下穿通道试验工点,开展机场道面及结构静应力、动应力的测试及研究工作。研究填土及道面自重荷载,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作用下通道侧壁和路基内的静、动土压力特征,以获得科学的实测数据。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振动压路机振动影响深度和范围,结合下穿通道周围土压力理论研究成果,开展相互作用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的测试精度问题,基于实际工程中不同类型拉索的动力特性进行参数分析,采用数值计算作为不同类型拉索测试的动力分析方法,采用Lab VIEW作为开发平台,配合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相应的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一套可应用于现场快速完整测试的测试系统。系统内容主要包含数据信号处理(采样信息、滤波设置、测试构件所需参数)、数据信号(时域、频域、索力)显示及存储、频率索力关系修正,经数值拉索模型验证,完全满足工程测试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横穿首都国际机场L型滑行道的新建货运通道箱涵顶进工程为基础,根据设计对地面沉降的严格要求,分析了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工程采取的沉降控制措施及现场测试情况,确保了142 m箱涵顶进施工在飞机不停航条件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卢永贵 《路基工程》1999,(4):42-43,69
根据邯郸济南线某桥头过渡段实验路堤内部变形的现场监测试验经验,对沉降水 杯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改进试验设计,以资今后类似试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新建地铁穿越既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天麟  肖红渠  王刚 《隧道建设》2008,28(3):359-361
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由测试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器和应用终端组成,具有自动化、连续监测的优点。在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下穿既有环线地铁区间工程中,将静力水准、测缝计等组成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于既有线的结构及道床监测,通过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快速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保障了新建车站的顺利通过和既有地铁环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