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采用了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的围岩分级方法进行隧道围岩分级。新规范实施后,很多建设业主反应采用新规范的隧道围岩分级普遍偏高,致使工程造价普遍增加。本文对围岩分级和原围岩分类进行了比较,对围岩分级的定性与定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准确使用新规范围岩分级方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评判法在围岩等级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对施工中隧道围岩进行分级。分级中选择了6个地质因素和5级围岩指标,运用模糊优先关系定序法确定各评判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施工阶段围岩分类的数学模型,使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更加合理和快捷。  相似文献   

3.
以烧锅隧道项目为例,介绍了隧道的地质概况并根据隧道围岩的实际情况,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对隧道围岩分级的要求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隧道围岩Q值分级法对围岩进行现场分级,依据现场分级情况对支护设计做出相应的优化,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岭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及支护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有关围岩压力计算和支护设计参数取值与其围岩分类结合不紧、应用不方便的情况,根据规范中围岩分类的优点,提出了山岭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和支护设计参数取值办法,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岩分级是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的基本依据。日本在《日本隧道标准规范(山岭篇)及解释》中所采用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与我国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围岩分级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因而,探究两国不同分级方法的差异,思考差异所带来的启发,无疑会对我们岩体性质的认知与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设计阶段常用的围岩分级方法并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对围岩进行动态分级的概念。通过对隧道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用于Ⅳ级、Ⅴ级围岩分类的围岩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弹性波速等指标的取值范围。并以鹤上隧道ZK6 370断面为例,对上述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围岩动态分级方法得到的围岩级别与实际情况相符,可用于指导施工阶段的隧道围岩动态分级、隧道的反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元可拓基本理论,建立了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物元可拓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用于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可行性。利用建立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物元可拓模型,根据鸡场坪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选取了影响该隧道围岩稳定性的4个主要因素,对该隧道具有代表性的4段围岩进行了质量分级,得到的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物元可拓理论在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建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体系的必要性,讨论了建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体系的基本方法,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建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我国目前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现状及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分析影响互层围岩工程性质(强度、变形、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行业和部门同类围岩分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公路隧道建设的特点,提出公路隧道软硬互层围岩的初步分级方案和思路,为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指出隧道地勘中应注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目前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现状及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分析影响互层围岩工程性质(强度、变形、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行业和部门同类围岩分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公路隧道建设的特点,提出公路隧道软硬互层围岩的初步分级方案和思路,为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指出隧道地勘中应注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1.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平整度要求,建立路基工后沉降模型,提出沉降特征长度参数,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标准限值,最后按照不同等级公路和不同结构物施工形式划分路基允许工后沉降标准。较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沉降标准,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精度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是判断围岩支护效果、二次衬砌施作时间、隧道动态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以及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现有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为0.1 mm,明显高于铁路隧道施工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0.5~1.0 mm的精度要求,且公路隧道的实际监测精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总结现有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和其他规范的具体监测内容和要求,结合现有隧道施工监测仪器的精度技术指标,参照隧道设计规范规定的预留变形量、隧道施工阶段变形监测统计结果和基坑工程监测规范的精度要求等,建议将公路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修改为0.5~1.0 mm。0.5~1.0 mm的监测精度要求可以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促进高精度全站仪等非接触量测方法和仪器在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的监测效率,避免因达不到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监测精度要求而引发的监测数据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3.
禹建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33-136,154
该文借鉴Fisher判别理论,建立公路隧道围岩评价模型,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该项研究借助Fisher判别明显的统计优势,综合国内外大量岩体围岩分级指标资料及工程实际,建立了公路隧道围岩识别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用隧道洞室围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σc、节理平均间距d、岩石质量指标RQD、地下水情况W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作为围岩类别判定的评价因子,以21组公路隧道围岩实测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和检验,并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判别函数对13组待判隧道围岩类别情况进行了预测,判别结果与实际一致。研究结果表明,FDA模型回判估计误判率为0,交叉确认估计误判率为4.8%,判别性能稳健可靠,对现有评价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郭松  李成明  林豪 《路基工程》2012,(5):153-155
隧道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愈显重要。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施工,以浙江省云景高速公路西周岭隧道施工为例,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及时调整围岩分级、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使施工达到快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德黑兰北部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实践为基础,总结了中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法和挪威Q法及南非RMR法对应关系,为隧道围岩分级的中外技术交流建立共同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将雅沪高速公路某隧道围岩的粘聚力和摩擦角作为研究目标,使用粉煤灰、干河沙和机油作为原料进行拌和,较好地模拟了V级围岩。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相似材料物理参数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终确定材料的合理配比,为下一步的试验研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以郴宁高速公路羊角脑隧道为对象,结合目前使用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围岩分级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指导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其中的计算公式存在数学逻辑上的缺陷、地质勘查资料的具体代表性不高、修正系数选取偏差大、修正值在两级边界处取值主观性大等问题,引用灰色聚类评估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法能够较好地弥补规范的不足之处,具有有效性、校正性、适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黑山Smokovac-Matesevo高速公路项目采用欧洲标准,该项目多数隧道位于复理石中,其隧道围岩分级采用Bieniawski的RMR法围岩分级法。复理石地层特点是薄层状、岩性种类多,性质变化大等。为了进行复理石隧道围岩的准确分级,因而对该项目复理石地层隧道的RMR法分级的岩石特征参数取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南方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万杰  王钊 《公路》2007,(2):101-106
结合南方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对我国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南方湿热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采用旧规范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基本一致;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则增加0.3%,其抗高温变形能力、泛油以及抗水损害能力等长期路用性能尚需结合工程实践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2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修订综述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历时2年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已经完成,本文介绍此次修订的必要性,特点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