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港港位于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建立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合作步伐加快,贵港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贵港港成为区域性物流枢纽。  相似文献   

2.
西江经济带处于东亚-东南亚两个板块、华南-西南-东盟3个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前沿、西南对外联系的门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腹地,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是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中心,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连结部,钦州港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中国西南物资的主要出海口,西南省区走向东盟和世界的门户。钦州港腹地经济广阔,是西南地区进入东盟国家陆上  相似文献   

4.
全湘业 《珠江水运》2008,(12):16-17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黔郁浔三江交汇处,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圈结合部,又是连接华南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区位优势明显。然而,桂平市港口目前仍处在较低的起步阶段,港口在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和集疏运作用未能形成。桂平市港口资源目前利用情况如何?明天将走向何方?带着上述疑问,笔者采访了桂平市港航管理所所长李洪林,李所长不仅没有气馁,而是满怀信心地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5.
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唯一交汇处,东距上海856公里,西距武汉269公里,是江西省唯二通江达海的一类对外贸易口岸。九江自古就是有名的“通都大邑”,有“七省通衢”之称,是历史上“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是上海经济区与华中、西南等地区联络的必经之路。九江港凭借地域优势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港口作为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实施“东移西靠”的推移中率先充当承接地。  相似文献   

6.
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同时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交通运输部关心帮助下,广西港航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水运优势,坚持主题主线,团结实干,务实进取,实现了广西港航平稳较快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易凡 《中国港口》2003,(11):5-7
<正> 防城港位于广西南部沿海,是中国海岸线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港口区位独特,北靠云、贵、川、渝,东邻粤、港、澳、琼,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处在中国大西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防城港始建于60年代,为当时抗美援越物资的海上隐蔽运输通道,史称“胡志明小道”。“九五”防城港步入快速发展之路,港口建设力度加大,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至今港口已初具规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西南与河北省临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是东北地区连接华北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从地理位置来看,辽宁省处于中国东北经济区和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同时还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通向世界的窗口。面向广阔的腹地市场和环渤海经济圈,具有发展现代交通物流业、为周边地区提供物流服务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与港口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9,32(1):23-28
穿梭在辽阔海域的各种船舶收获贸易繁荣和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彰显着一个国家战略视野的高度和广度。经过上世纪70年代的“起步期”、80年代的“奠定基础期”、9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中国海运业进入了21世纪的繁荣期。环渤海经济圈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发展,北部湾发展计划,保税港区建设,两岸海上直航纷纷成为热点,西南、东南也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瞻远瞩的决策者用智慧和胆略构建航运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0.
肇庆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港口物流,肇庆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肇庆市东接广佛经济圈,西连大西南腹地,地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咽喉”要道,拥有发挥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引西连”和“龙颈”部位的区位优势。321国道、324省道,广肇、二广高速公路和三茂铁路,以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贯通全市.再加上毗邻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构成了肇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同时,港口周边经济发展迅猛,肇庆新港、三榕港、高要港、四会马房港等主要港口周边的产业基地达28个,入驻企业600多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建设、洋山深水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程度的加快加深,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沿江地区已经出现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城市为中心而崛起的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皖江经济带、江西昌九工业走廊、湖北江汉平原经济圈、湖南长株潭岳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带6个经济圈和28个开放城市。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投资者向往的热土。  相似文献   

12.
一、环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的特点 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圈已作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合作圈提出,相对环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地理、资源、经济腹地、开放综合条件所决定,在合作发展过程中有建成国际交通中心、加工业中心、经贸服务中心的可能。在实现将这些“中心”开发建设成型前提下,则将在引资、利用国际国内二种资源二个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形成优势,弥补本区域资金、技术方面的诸多不足,形成后发优势,这是前三大经济合作圈所不具备。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2,(11):28-29
西江航运干线是我国西南出海重要的水路通道,是连接珠三角经济圈与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洲水利枢纽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灌溉和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它扼守两广水运咽喉,年货物通过量相当于三峡的三分之二。6月12日,梧州海事局在长洲枢纽举行了2012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西江干线取水仪式。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提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想,意义重大、深远,得到广泛的关注。该经济圈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海南等省(区),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国土面积约占全国20%,经济总量和人口数分别占全国的40%。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以珠三角地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作为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目标。那么,如何理解港口经济圈?如何建设港口经济圈?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并把港口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把握建设港口经济圈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试论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运输市场的影响沈荣嵩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我国在亚太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港口则是经济圈中的联结点,对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重大,目前,亚太各国政府都十...  相似文献   

17.
一、首都经济圈的提出与三大港口 1.首都经济圈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目前,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首都经济圈规划的起草人之一李国平教授提出的,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等9个城市在内的"2+7"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本文研究的首都经济圈将以李国平教授的"2+7"方案为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方轮  方然 《中国港口》2004,(5):23-24
<正> 继长江三角洲地区提出发展大都市经济圈之后,广东省亦提出了加快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战略构想。而珠江三角洲海港群是泛珠三角洲经济圈交通发展的龙头。 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2000年,在广东省注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就目前中国国内情况看,已经形成了三个较大的沿海经济区域,即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但是,尚缺乏一个针对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大型经济区域.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拉动下,一个以厦门和台温地区为两极的东南沿海经济圈将有望形成.而大麦屿港作为浙中南沿海的唯一深水良港,势必成为这个新经济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港口.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特别是随着滨海新区、渤海新区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国家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环渤海经济圈外向型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圈重心北移的趋势。山东省面对这种形势,应认清形势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防止出现边缘化,本文拟分析山东外向型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得出提升外向型发展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