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掺水混输不加热集油工艺正不断发展完善,集输管停掺水温降过程是指导该技术实施的重要依据,掌握其降温规律对确定安全停掺水时间、再掺水启动方案和停掺水检修安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FLUENT对油井地面集输管道停掺水后的温降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含水率与不同初始油温下管内油品的温降曲线。根据管轴中心温降曲线可将整个降温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温降速度最快,其余两阶段较慢,第一阶段自然对流作用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管壁油品开始凝结,自然对流逐渐消失,第三阶段传热方式仅剩导热,且作用较弱,整个管内油品的凝结时间长短与停掺水初始油温及管内液体的含水率有关。通过模拟计算可得详细的温降过程,为实际停掺水不加热集油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稠油掺稀集输系统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二联所辖稠油油井多采用掺稀降黏的集输方式,稠油集输的效率成了影响油田高效经济开发的主要问题.文中围绕"节能降耗"的研究目标,针对塔二联稠油掺稀集输流程,以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井口掺稀油量和所掺稀油的温度作为决策变量组合,建立了稠油掺稀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并用VB语言编制稠油掺稀集输系统生产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原油掺水集输管线在用防垢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应用高频电场垢的原理,介绍了高频振荡荡防垢器的结构,提出了设计中某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给出了高频振荡防垢器的试验效果,分析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管线通球原理,球在管内运动形式,通球清管工艺流程设备,球在管内遇阻判断方法及排阻方法,通球清管的管线施工要求及对通球清管工艺今后发展的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气田在开采阶段易面临井间压力干扰问题,集输工艺改造方案普适性较差,没有形成通用的工艺流程。文中提出了集气阀组和集气管线的设计方案,通过自动切换集气阀组对气井来气进行压力分级,并采用双管输气,形成适用于多压力体系气田各阶段开发的单阀双管集输工艺。综合考虑了气田整体建设,能够满足新井接入或高低压井转换,增强了系统灵活性,避免了后期改建。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传统工艺和文中工艺的经济性比选。结果表明,文中工艺通过降低系统能耗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多压力气体的集输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外防腐层与阴极保护是油田集输管线最经济有效的防腐蚀措施,但是管线的阴极保护往往与油田地面设施的防雷/静电技术不匹配,管线的阴极保护效果受影响。文中介绍了采用联合阴极保护油田集输管线的极化水平不均的问题。从绝缘接头绝缘性、管线阻性以及站内地面设施接地等方面进行了阴极保护系统调查,指出绝缘接头失效、现有接地系统是导致电流漏失的因素。对集输管线原有阴极保护系统提出了在恒电位仪输出阴极串联具有强制分流的阴极接线箱、绝缘接头保护、接地改造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地面集输管道经常发生腐蚀穿孔,需要大量资金维修或更换管道,同时大量的报废油管闲置的问题,介绍了报废油管力学性能、管道修复工艺及管道连接方式,给出了修复油管的临界壁厚,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修复后的油管用于地面集输管道是可行的。修复油管应用于地面集输管道实现了"报废"油管再利用,降低了管道更换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史南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给集输系统带来的影响及问题,对集输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原油的不加热输送和密闭集输、污水就地分离、处理、回注,使集输系统适应高含水期生产,采用高效节能的油气处理工艺技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田三元复合化学剂的驱油方法解决了活性剂溶解性差、浊点低的问题,能满足不同温度油藏的要求,提高了驱油效率。但是这一驱油技术给地面集输系统管线造成严重的腐蚀和结垢,增加了生产维护难度。为解决三元复合化学剂的驱油区块地面集输管线的腐蚀和结垢问题,从管线本身的防腐体系入手,针对防腐材料的耐温性能、极性、工艺性、配伍性、寿命、复合后整体防垢阻垢功能以及现场内衬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为三采系统管线防垢、阻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温储输通球工艺技术替代加热输送工艺技术,节约2了能源和投资。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壁,管内聚结物,降低系统回压,保证了油气顺利运行和管线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