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围绕坛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实例,对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进行研究,采用掺添2.5‰聚酯纤维、添加易密实外掺剂及集料过筛增加6.7筛孔等,进行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ECA-10配合比设计,并选取油石比5.5%进行易密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铺筑分析,为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广西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文章根据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针对粗集料颗粒的体积特征,提出一种均匀骨架密实抗车辙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并采用粗集料间隙率VCA法评价该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特征,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2~26.5)mm的粗集料用量相对较多,有利于粗集料之间形成防离析、均匀的骨架嵌挤密实结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地方普通公路建设实际需求,研究了普通公路抗滑、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提出了基于石灰岩集料、普通沥青材料特点的骨架密实型材料组成设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推荐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具有良好的马歇尔指标、水稳定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空隙率是影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控制空隙率水平是保障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普通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有较大影响.文章采用和现场车辙深度相关性较高的汉堡车辙试验仪,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公称粒径附近粗集料的增多并不能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反而会使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降低;(2)级配4.75 mm、2.36 mm通过率的变化对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采用空隙填充法进行中面层KH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过程,并对各项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和南柳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表明,KH25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含量较常规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增大,属于密断级配骨架密实结构,施工不离析,密实耐久性好,抗车辙能力强,是良好的沥青路面的中面层材料,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揭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采用汉堡车辙试验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和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逐渐降低;水的存在导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降低;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SAC—16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大于AC—16沥青混合料;随着公称粒径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在优选原材料和优化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4%(占沥青质量的比例)高粘剂,室内测试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和抗水损情况,并通过施工试验路段的路面车辙深度和芯样汉堡车辙数据,对比分析高粘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粘剂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的弹性成分,增强了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和抗水损能力,但处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时,特殊路段要根据交通、气候和载重情况,确保结构层具有一定厚度,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等早期损坏,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条件,从集料加工生产与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出在源头控制集料加工指标,采用均匀防离析-骨架稳定密实型沥青中、下层混合料和优化的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实施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以有效提升机械化施工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SBS掺量为6%的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和基质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对比,分析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下降,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稳定度的降低速度低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试样DS动稳定度不断增加时,RD车辙深度和车辙变形的时间累计A表现为不断缩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的高温性能更适于广西高温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GTM试验方法对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布敦岩沥青中的沥青质量与基质沥青质量之比分别为0%、10%、15%、20%、25%)的布敦岩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分别对该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以及低温抗裂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是由热再生技术与冷再生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路面材料,文章通过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车辙试验对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40%、50%)的RAP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P掺量的增加,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并在RAP质量分数为30%时达到最大;RAP质量分数为30%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稳定性最好;随着RAP质量分数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逐渐变好,当RAP质量分数这超过30%时,所添加的新沥青减少,其很难与废旧沥青更好地渗透互溶,使集料间的骨架结构密实程度变差,高温性能降低,因此初步建议路用温拌再生沥青中RAP材料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室内试验,探讨了添加RA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用油量,并详细分析了不同RA抗车辙剂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定性性能。研究表明,RA抗车辙剂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优化设计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在形成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基础上,细集料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密实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细集料各个筛孔的合理通过率,为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采用掺加抗车辙剂的方法,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于AC-16型沥青混合料,选取3种不同级配,对于每种级配选取5种不同的含油量,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其最佳级配和最佳含油量。然后对其掺加和未掺加抗车辙剂两种情况进行车辙试验,对比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一定量的抗车辙剂,可以大大提高其动稳定度从而提高其抗车辙能力,增强其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广西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问题,介绍了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阐述了混合料的铣刨重铺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及施工过程控制措施,并对铣刨重铺路面的各项技术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铣刨重铺技术能有效处治沥青路面结构车辙病害,改善道路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道路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车辙的成因与发生机理,阐述了RA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机理,并对不同RA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证明了RA抗车辙剂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同时确定了RA抗车辙剂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典型的三种骨架结构的级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掺加RP2000抗车辙剂后高温性能变化规律。同时对RP2000与不同种类的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车辙试验,在成型碾压次数、温度方面对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基质沥青混合料AC-20型确定空隙率为7%时5 cm的碾压次数为19次;掺加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蠕变率明显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在掺加改性剂的情况下,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率比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小,但相对变形相差不多;采用相对变形与蠕变率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或区分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自愈合微胶囊是改善沥青混合料裂缝的重要技术。提出采用海藻酸钠溶液和葵花籽油的乳浊液为基础进行自愈合微胶囊的设计,在分析微胶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评价微胶囊对SMA-13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性能的改善效果。探讨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车辙性能和小梁弯曲性能的变化,建立自愈合空隙率指标评价方法,为微胶囊修复沥青混合料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某高速公路试验段分别铺筑了传统沥青路面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复合改性剂主要采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乙烯基乙酸乙酯(EVA)聚合物按不同比例掺配而成,经过长期监测,预测了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抗车辙和抗裂性能,并对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进行了评估。监测结果表明:所有路段都处于良好状态,与重载交通引起的永久变形相比,由冬季轮胎磨耗引起的车辙影响更大,未改性的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明显的老化,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受老化影响较小,此外,SBS改性后的混合料比传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