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特殊不良地质钻探法超前地质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一些重大、长大隧道的特殊不良地质地段(如岩溶、瓦斯等),应特别加强超前钻探预报工作.文章在对超前钻探技术特点分析基础上,主要对岩溶和瓦斯两种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对岩溶隧道,介绍了超前钻探施工工序、钻孔布置、钻机准备、施钻、钻探记录及描述、分析判断及成果报告等.对瓦斯隧道,从瓦斯隧道施工特点出发,提出"以地质法为基础,以物探为主要手段,结合超前钻探和瓦斯浓度监测的综合方法"的预报技术,并对钻孔布置、参数测定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超前钻探预报技术具有更直接和更准确的特点,它必将在特殊不良地质隧道施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GPR)作为一种常规探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由于隧道空间狭小,受洞内施工器具及探测结果多解性的影响,准确预报隧道不良地质体具有的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基于此,文章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隧道典型不良地质体地质雷达剖面记录,分析了隧道空间不良地质体雷达剖面特征,获取了实测雷达资料解译的理论依据。通过在安江高速公路3座岩溶隧道施工中进行大量地质雷达探测现场试验,并结合施工现场掌子面地质素描资料,成功预报了含水溶洞、空腔溶洞、溶蚀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该研究提高了地质雷达法在隧道空间内探测不良地质体的精度,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富水构造、断层破碎带及蚀变带等不良地质不仅制约了隧道正常施工,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隧道的施工安全。本文选用“地质调查法?+?TSP?+?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地质雷达法?+?超前钻探”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侵入岩地区的某隧道开展综合地质预报,分析了掌子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该隧道前方掌子面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遇到不良地质问题。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因此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湿陷性黄土的影响。结合某长大隧道施工实例,简要探讨施工的具体过程,以及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磨溪二号隧道为Ⅳ级、Ⅴ级软弱围岩隧道,穿越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及石膏等特殊岩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而且该隧道邻近既有营业线,施工难度大,安全要求高,采用传统爆破法施工难以满足进度与安全要求。文章对比分析了悬臂掘进机法相较于传统钻爆法的施工优势,阐述了悬臂掘进机成套机械化作业线设备配套技术及施工组织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悬臂掘进机成套机械化作业线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非钻爆法施工方法,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变形、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灾难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预报,是当前隧道建设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情况,首先介绍我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特点;然后,重点介绍和分析福建省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典型案例,给出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隧道不良地质体预报的有效方法和将要开展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下一步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对我国推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创新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渝怀铁路第四长大隧道--彭水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从优化设计方案、不同地质条件下开挖方法、机械配套技术和不良地质施工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在探明隧道底部不良地质体情况时有着重要作用,掌握隧道底部各种不良地质体在地质雷达图像上的响应特征是有效实施探测的基础。文章通过建立隧道底部复杂地质地电模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隧道底部存在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地质雷达图像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隧道底部地质雷达探测图像的精确解释提供了依据;结合某客运专线隧道底部岩溶及破碎带探测地质雷达实例,证明了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底部不良地质体中应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八亩坪隧道软弱千枚岩地层施工及病害整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千枚岩不良地质段一直是隧道施工所面临的难点,安全、优质、快速地通过须采取可靠的施工技术。本文以西安至安康新建铁路第9合同段八亩坪隧道为例,介绍软弱千枚岩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技术的成功运用及病害整治后达到设计效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大隧道施工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问题,而隧道工程在前期勘察设计段准确无误地查清其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地质灾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来解决。本文主要介绍施工地质综合预报技术在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出口施工的一些应用,并谈几点认识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明月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富含地下水、岩溶水,软岩、挤压破碎段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伴有煤层瓦斯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如何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隧道安全施工和顺利通过煤层瓦斯等有害气体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通过超前地质钻孔和设立瓦斯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有效掌握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具体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采用全自动瓦斯监控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钻孔排放和注浆止气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的危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施工安全性、进度与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潜在的隐患,并以广西乐百高速公路浪风关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隆隧道为渝怀铁路第二长大隧道.该隧道的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古滑坡浅埋、软岩、断层、煤层、非煤系地层瓦斯、岩爆、高压富水、岩溶、暗河、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岩溶、暗河以及岩溶涌水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和整治重点.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施工措施,可为同类长大铁路隧道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阵列式水平声波剖面法(HSP)隧道地质预报技术,是一种在隧道施工中采用锤击、电火花等为激发震源探测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带)的新型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文章在介绍阵列式水平声波剖面法隧道地质预报技术基本原理、数据处理软件、仪器及测试布置的基础上,通过阵列式水平声波剖面法在溶洞、破碎带和断层探测预报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阵列式水平声波剖面法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公路隧道正常段及横通道交叉段的力学特点,并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从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与方法、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隧道掘进机施工具有快速、安全、作业环境好等优点,但其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差,即使是双护盾掘进机,也同样无法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文章主要针对断层破碎带、塑性围岩、煤系地层、富水岩层、高地应力等地层条件,探讨了双护盾掘进机在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黎贡山隧道为目前国内在建最长铁路隧道,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三高、四活跃"的地质特点。文章全面分析了该隧道采用TBM法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包括:(1)高达50℃左右的高岩温热害问题;(2)总长为3 185 m地段的软岩大变形问题;(3)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92×10~5m~3/d的涌水问题;(4)长度达2 260 m的岩体破碎—极破碎地段TBM施工问题;(5)Ⅰ级风险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问题;(6)长距离通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高地温热害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涌水应对、TBM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可为后期TBM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地质预报工作对施工工序的影响和实现TBM隧道的快捷地质预报,文章结合TBM的施工环境,分析了TBM施工隧道地质预报的重难点,介绍了适用于TBM施工的HSP法原理和探测方案。该HSP法以刀盘滚刀破岩产生的震动信号为震源信号,采取多通道、长时间序列接收,通过相关干涉、聚焦成像等处理技术,获取前方地层特征参数,实现对TBM施工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的探测。通过在某双护盾TBM施工隧道中运用HSP法进行地质预报,预报结论与揭露情况一致性较好。应用结果表明,HSP法是适用于TBM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高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塌方问题屡见不鲜,主要是受到不规范施工、不良地质条件、设计问题、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针对砂岩区隧道塌方特性,文章以云贵高原西南麓某山区高速公路沉积砂岩隧道为例,根据该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分析引起隧道塌方的基本原因,并运用工程类比方法,结合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投资控制、施工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了塌方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道路裁弯取直,使得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隧道所处地段存在穿过软弱岩体、地质情况差或隧道断面大、跨度大、埋深浅时,由于岩石体自身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塌方等病害,难以构成洞室,这就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众多工程实践表明,不良地质施工困难地段,如破碎的岩体、塌方体、岩堆地段、砂土质地层、强膨胀地层、裂隙发育岩体、断裂破碎带、浅埋偏压等围岩,采用管棚支护辅以注浆能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