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定位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道路上各种传感器采集的路网数据规模不断扩大。交管部门亟须针对已有的路网数据预测车辆未来的位置和区域分布,对道路前方可能发生的交通拥堵进行预警,并帮助驾驶员选择合适路线,从而缓解城市拥堵。文章采用时空图神经网络(STGNN)挖掘交通流量数据的潜在因果关系,对交通路网嵌入空间依赖和时间依赖进行建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更有效地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防止发生拥堵。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紫竹院路为例,对比紫竹院路潮汐车道实施前后的交通调查数据,论证了紫竹院路设置潮汐车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效率和设施利用率三个方面分析潮汐车道的实施效果,以及其对周边路网流量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潮汐车道开通后,紫竹院路进城、出城方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显著增加,行程车速大幅提高,单车道利用率随着断面交通流量增加趋向均衡,路段交通出行环境改善;紫竹院路周边主要平行道路的高峰小时流量基本保持不变,潮汐车道可能会引起更远范围路网交通流量的重新分布,以达到新的交通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都市圈区域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为目标,基于空间网络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上海都市圈轨道网与道路网的空间句法线段分析模型,并以整合度指标分别定量评价区域内轨道网和道路网各空间组团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都市圈道路网的空间可达性明显优于轨道网,都市圈交通体系缺乏能够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轨道网络。结合上海市都市圈发展背景及交通运输方式特征对比,得出结论:构建高密度、多层次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引导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是上海都市圈区域交通发展的较优模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交通路网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影响,并提出基于城市交通路网的公共体育场馆空间规划策略和交通管理建议。通过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的规划布局要以城市交通路网为导向,做好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内外部交通路网的空间导向作用,基于城市公交系统来选址和布置公共体育场馆,以减少对交通路网的不利影响来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规划,并统筹考虑体育场馆赛事期和非赛事期的路网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5.
周群  肖鸣 《综合运输》2021,(1):133-137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湛茂阳城市带18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综合交通可达性指数及交通区位优势度、县域内交通连通度和对外通达性三个分指数,全面分析湛江国际机场搬迁前后湛茂阳城市带各县级行政区的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湛江国际机场搬迁后,湛茂阳城市带综合交通可达性得到明显提升,较高可达性市县区由7个增加至10个;表现出更强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自相关,并且形成以湛江各区、茂南区和江城区为中心,沿海连续形成可达性高值带状片区。对湛茂阳城市带县域尺度综合交通可达性进行研究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因素比较复杂,如何采集数据、并进行量化评价,是城市规划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以交通中区为分析单位,利用兴趣点(POI)数据、路径规划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城市建成环境的量化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交通设施分布等三个公共因子描述建成环境,。研究表明:公共因子得分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区域建成环境的差异;城市建成环境综合因子得分较大程度上受到各类基础设施的空间密度影响;通过分析因子得分结果与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分析,识别出了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的区域。研究结果为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建成环境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以及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熊宇茜  叶昕  王可 《综合运输》2022,(1):3-8+69
随着城市尺度不断扩张,由职住分离带来的长距离、长时间通勤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为研究多模式交通环境上海居民职住位置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上海市路网数据及房价数据,构建方式选择与目的地选择联合模型,按照选择次序,分析各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和房价等变量对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选择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倾向于选择通勤距离近、交通可达性良好、房价低和人文生活环境较好的小区工作生活,同时年长者和低收入群体对通勤距离和房价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城市路网交通拥堵评判方法研究一直是拥堵评判技术领域内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交通拥堵指数模型能够把复杂的城市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进行简单化、透明化,并能应用到其他城市或区域路网评判体系研究中。文章提出了基于交通拥堵指数模型的一般性交通拥堵评判方法,介绍了该模型各评判指标的计算过程。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和城关区的路网交通为例,对该模型的实用性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两城区整体交通拥堵规律及指数变化趋势,说明了该评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北京与国际大都市道路交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比北京、伦敦、纽约以及东京等城市的数据,指出北京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主要存在整体效率低、负荷分布不均、事故率高的缺点。可行的解决措施是完善城市毛细路网、控制中心区的机动出行。  相似文献   

10.
网络系统的连通性是其可靠性、可达性的基本前提。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战略背景下,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连通度影响因素;从系统中观层面,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连通度的内涵;提出了区域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的连通性的计算步骤并给出了计算实例。用连通性对区域轨道交通多制式复合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判别路网互联互通的程度,可为网络规划设计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曾丽辰  佟琼  田瑾 《综合运输》2023,(5):176-183
为综合评价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程度,本文根据当前北京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现状及特点,选用涵盖九个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六个行政区域的133个街道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单位划分交通小区,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和K-means聚类算法构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交通小区划分的大小和规模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的检验。根据评价结果,从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吸引力,发挥公共交通服务信息灵活度,完善区域公共交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土地开发利用、人口组成、交通结构、区域独立性等方面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和城市建成区,使得其交通规划、在对外联系、路网指标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规划为例,对开发区交通规划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动态掌控区域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本文运用协同理论的思想,构建了协同发展度模型,并基于熵权法的思想进行了相应改进。本文基于2001~2015年北京市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协同度在近十年快速提高,该系统如今已经处于成熟的高水平协同阶段。研究发现,所构建模型对于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协同发展评价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其它城市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协同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科学配置既有道路资源,确保道路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基于此,以智能交通为落脚点,首先介绍评价城市路网关键节点、路段的方法;其次,说明优化路网布局的思路;最后,从交通分流、监测等层面出发,围绕优化路网布局的具体方法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勤铁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接中心城市与郊区新城较为理想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和缓解交通拥堵。通勤铁路缩短了中心城市与郊区新城之间的空间距离,扩大了多中心大都市区就业市场的空间范围,同时,通勤铁路能够提高郊区新城的吸引力和可达性,从而有利于郊区新城承接中心城区分散的人口和城市功能,有利于在大都市区内实现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大都市空间组织效率的提高。我国要重视通勤铁路建设,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一体化换乘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提高大都市区的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童小龙  谢辉  夏一鸣 《综合运输》2022,(12):168-171
对外交通运量分布特征分析是评判现状对外交通网络运行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制定区域对外交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湖北省对外交通流量流向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对外交通运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能够为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广州城区道路收费调整对车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同一走廊上不同道路之间的收费差异容易引发车流分配不均,收费道路虽然提供了较高的出行质量,但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却是负面的,尤其是那些陷入中心城区的高等级收费道路。收费道路两侧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隔离,由于收费差异,收费道路与地区路网的贯通性并不好,降低了开发地块与道路设施的亲和力,继而影响到城市空间整合和连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模式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李华中  彭伟 《综合运输》2010,(10):43-49
本文在界定区域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整合等内涵,明确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的理论基础、原则、具体准则和决策层次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区域交通规划整合的思路模型与方案模型,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模式框架,为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整合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路网是城市交通的基础,合理的城市路网需要合理的城市路网密度。在控制道路面积率和交通需求不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城市中心区大街区和小街区下不同路网密度的交通效率进行比较的定量分析法。通过利用Synchro分别对大街区和小街区情形下路网进行仿真,对路网交叉口的延误、交叉口停车、路网容量以及路段速度四个主要效率指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以上海临港新城道路网和流量为基础,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街区路网较大街区路网有较高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新建 《人民交通》2021,(22):30-32
城市道路施工建设会对现有区域路网交通的运行和安全造成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并对交通组织影响范围进行区域划分,确定重点组织区域,然后对交通组织方法设计进行分析,建立一种最优化交通组织设计模型,对于保证各个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