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俊锁 《隧道建设》2011,31(5):550-554,565
为消除隧道穿越含浅层天然气地层瓦斯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新建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地层岩性与浅层天然气构造和储层关系以及天然气储集层的类型、发育特征对隧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详尽的研究,并通过施工揭示天然气涌出情况和监测分析其涌出规律等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指出浅层气对梅岭关隧道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溶洞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溶隧道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隧道不同位置出现溶洞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构造措施。该项技术将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魏思源  刘志英 《公路工程》2020,(1):23-25,66
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利地质条件,隧道穿过富水地层时,丰富的地下水能延误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甚者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从隧道防水和排水结构或构造角度出发,从注浆堵水施工、防水卷材施工、橡胶止水带施工、二次衬砌抗渗施工、排水盲沟及截水沟施工系统介绍了防排水体系的施工技术,最后结合某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分析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重点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隔墙是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关键,其构造设计及采用成熟工艺是保证中隔墙质量的基础。本文就目前双连拱隧道中隔墙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应将中隔墙稳定与中隔墙防排水分开处置的构造设计理念,从而使施工可完全采用成熟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汶川至马尔康公路改建工程马尔康二号隧道为例,对软弱碳质千枚岩围岩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经过反复研讨和对比方案,并在施工中不断修正支护参数,形成了一套应对有较大残余构造应力的千枚岩地质的大变形隧道施工方案,为类似地质的隧道提供了成功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严寒地区公路隧道工程需采用保温措施,而特殊的自然环境又决定了隧道保温工程在选材及施工方面与普通工程不同。文章论述了保温体系的构造、选材及施工要点,为隧道保温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毛坝1号隧道由于地处复杂的构造带上,断层破碎带多,隧道出口端发生的长大涌水段属不可预见的地质灾害,对一般涌水段采取超前和径向小导管注浆处理,涌水塌方段采取A进式锚杆和超前导管注浆通过;施工实践证明本隧道涌水设计和施工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河北省青兰高速公路鼓山隧道路面中修工程项目,介绍了精铣刨施工技术在鼓山隧道路面中修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技术参数、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通过采用精铣刨施工技术,提高隧道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构造深度,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分析了隧道塌方的诱因,将其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工程地质、隧道埋深、隧道断面的形式和大小、地下(表)水、地层构造和地应力,人为因素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爆破扰动、初期支护、塌方诱导,同时针对诱因,提出了隧道塌方预防措施。研究成果可望为高原山区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质调查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隧道选址阶段和设计阶段对岩体质量评价和围岩级别划分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以TSP法、地质雷达法和地震波反射映像法三种方法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法,对隧道的不良地质进行了预报分析,可准确得到开挖掌子面前方岩性变化和构造分布的详细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各种手段相互补充验证,预报结果可以正确指导施工,从而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