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旅客出行具有明显的时段特征,确定列车始发时间域时应充分考虑旅客出行的时段偏好。本文将一日时长按照固定间隔划分为若干时间区段,通过大量问卷调查,获取不同旅行时长旅客对到发时段的偏好及方便度系数。以高速铁路车站一日内始发旅客列车作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运行时长的列车始发时刻和终到时刻对于旅客出行的影响,以各列车"始发-终到"旅客方便程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分布的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以北京西站一日内始发高速铁路旅客列车作为研究目标,利用该模型对其始发时间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列车始发时间域能够较好地匹配列车"始发-终到"旅客的出行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浦东国际机场旅客特征和陆侧交通出行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旅客陆侧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机场旅客出行意愿调查分析,为浦东国际机场陆侧交通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一、1998年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1998年,黑龙江省由于受国内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嫩江、松花江出现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等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货物运输量下降幅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旅客出行比较方便,旅客运输量稳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际间旅游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对旅游交通系统的统筹发展与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为了分析影响城际间旅游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内在原因,本文以成都东站旅客对城际旅游出行方式选择的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数据为依托,建立多项Prob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旅客对城际旅游出行选择的偏好规律,并对各影响因素的边际效用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小汽车拥有、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出行费用、出行时间、旅途风景吸引程度、交通枢纽到景区距离以及目的地停车服务能力5个特征属性的主观感知与游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决策显著相关;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旅途风景吸引程度三个因素更受到旅客关注,可在最大程度上引起旅客对出行方式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与旅客出行需求相适应的旅客出行体系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我国旅客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判断影响旅客出行因素变化趋势是建设旅客出行体系的基础。本文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应用、国家战略、人口规模及老龄化、绿色可持续发展、GDP规模、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等影响旅客出行的主要因素,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相关要求,判断了未来影响旅客出行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旅客出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识别,据此对旅客有效进行引导,保障其准时到达机场。本文以天津机场出港旅客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旅客出行行为,构建民航旅客出行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构关系模型,探寻影响民航旅客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这些主要因素的作用效应。本研究为合理引导旅客到达机场、减少排队、提高机场资源运行效率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为探寻民航旅客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互联网作为一种"能源",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变革着传统行业。"滴滴"的出现,便捷了百姓出行;"阿里"的网店,愉悦了大众购物;微信支付,让手机变成了随手可刷的钱包……随着传统行业被颠覆,"互联网+"正在深度变革大众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用户体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第二大国际机场,每天有超过1600架次航班在这里起降,超过60万人次的中外旅客和接送机人员从这里进出,年旅客吞吐量近9000万人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旅客在出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如何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发展旅客联程联运,为旅客提供全程"无缝衔接"的出行服务日渐成为交通运输领域新的发展方向。鉴于旅客联程联运在实践中推进难度较大,我国还缺乏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必要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本文从实践研究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德国发展旅客联程联运的主要形式和经验做法。其中,在公—铁联程联运方面,研究了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实现路径;在空—铁联程联运方面,分析了Rail&Fly和"Lufthansa Express Rail"两种旅客联程联运产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德国旅客联程联运实践的几点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杨飞  贾俊芳 《综合运输》2021,(2):47-51,65
站在运输服务设计的角度,以增强旅客换乘出行体验为目的,提出“人、行李分离”的换乘服务理念,并基于该服务理念设计铁路客运枢纽内同站和异站换乘的方案。异站换乘方案设计时,提出铁路专用车的概念,打造一种全新的换乘模式,满足旅客换乘出行的多元化需求,吸引旅客主动换乘。最后,从心理和生理舒适性两个角度对换乘服务理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行李分离”服务创造了旅客换乘出行附加价值,提高了旅客的换乘出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一体高效衔接,实现旅客的畅捷出行和便捷换乘,联程运输将不仅改善公众的出行体验,还将提高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和综合效益。"当前,我国旅客联程运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联运设施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共享、运营规则不衔接、法规标准不适应、联运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公众的出行期待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运输经理世界》2014,(9):14-15
车站的“红帽子” “十一”期间,为方便旅客出行,南通启东车站内悄然出现了一支“红帽子”服务队,他们奔走在拥挤的人群中,用最热情、最真挚的微笑,为每一位进出站台的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据介绍,这支“红帽子服务队”已有十年历史,每逢节假日运输高峰期,车站就会抽调工作人员深入到客运一线,为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旅客换乘组织、旅客行程规划、票价与票制、财政补贴等方面分析了瑞士铁路的运输组织特点;根据分析提出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启示,主要包括:部分线路采用周期性列车运行图、设计列车接续以提高换乘客流服务水平,优化12306客运服务网站相关功能方便旅客获得全面的行程规划信息,设置多种票制与折扣以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客流吸引力并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制定财政补贴政策促使铁路企业保证最小列车服务频率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道路客运事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出行。但是,“宰客”这一不良现象,扰乱了道路客运市场环境,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心口不一昧着良心去“宰客”,导致了旅客出行有“四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暑运开启,各地将陆续迎来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为了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出行,各部门坚持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强化出行服务、防疫和安全保障,努力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铁路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5亿人次,与2019年基本持平.7月1日暑运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83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客运总量、交通设施、交通方式和旅客出行特征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城市群内外城际出行的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群内部城际出行的客运总量大于城市群外的客运总量,并且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有更快速和完善的交通通道和交通设施。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主要依托于发达的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城市群外的城际出行主要依托于铁路和航空运输。城市群内外城际出行旅客在职业、收入和出行形式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经济区城际快速交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杰 《综合运输》2003,(11):36-38
<正>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现已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辽中南地区和成渝地区等大经济区。大经济区的初步形成一方面预示着跨经济区的中长距离旅客出行需求及经济区内部的中短距离出行需求相应增多,另一方面预示着旅客出行需求层次也将相应提  相似文献   

17.
<正>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出行服务处工程师郑宗杰介绍为了有效缓解收费站可能出现的拥堵,公路交通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免费管理流程,采取免费车道,"入口不发卡、出口抬杆放行"的快速通行模式。今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系统着重强化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1.加大运力供给,让旅客乘坐不同运输方式衔接时更省心、省力、省时。2.加强城市内外的运力衔接。科学安排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和出租汽车运力,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3.加强城乡间的运力衔接。针对春运期间农村地区探亲访友、集市庙会较为集中等情  相似文献   

18.
刘雨萱  陆然  丁翔  纪超 《综合运输》2023,(6):56-61+147
高铁定价直接影响旅客的出行选择与铁路部门的整体收益。本文基于差异化定价的思想,通过分析发车时刻、旅行时间与高铁票价及客流量的关系,建立目标为铁路收益最大化和旅客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Frank-Wolfe算法求解下层规划并对客流量进行弹性需求下的均衡配流,在遗传算法中结合爬山算法求解上层规划,并将上下层规划进行嵌套计算,得到最优票价。最后以京沪高铁为例,对模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发车时刻与旅行时间的高铁定价策略可在旅客出行费用较低的情况下明显提高铁路部门的客票收益。该研究对提升高铁经济效益以及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国庆黄金周",既是国民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是国民出行趋势、具体消费去向等的集中体现和缩影。10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国庆出行数据:10月1日至7日18时,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6.16亿人次——2018年初中国总人口为13.9008亿,这意味着,如果按照每人出行2次(往返)来计算,十一期间,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都赶在这个节日出行!  相似文献   

20.
数字·交通     
<正>首例25日,全国首例动车、地铁同台交互换乘模式在位于四川成都的成灌快铁犀浦站启用。为方便旅客,成都铁路局和成都市政府决定通过"安检互信",创新流程,成灌快铁犀浦站在站台上打通"双铁互换"通道。乘地铁抵达的旅客无须出站安检再进站,持车票或持中铁银通卡直接由站台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