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世界海运》2016,(12):39-44
海难、空难事故的频发使得提高深远海救助能力成为专业救助力量亟待实现的救助难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利用现有救助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并利用救助直升机和救助船舶的优点,总结出一条针对深远海更为有效的救助方法是每一个救助人需要深思的问题。救助直升机船载将成为新的海空立体搜救形式,必将大大提高救助力量的深远海救助能力,成为我国专业救助力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海难救助及其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廷中 《世界海运》2002,25(1):48-49
所谓海难救助(Salvage at sea),是指对海上遇险的财产,由外来力量对其施救或提供援助的法律行为.在各国的海商法中,均有海难救助制度,我国亦同.在海商法中,海难救助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某些制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船舶优先权制度、海上保险制度、共同海损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水上救助的一些基本规定和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4.
5.
6.
近年来,在海难救助过程中,海难救助合同是否成立、有关机关是否有权请求报酬、救助报酬金额确定以及相关证据的认定等问题经常引起救助双方的纠纷,以善举为开端的救助却以闹剧收场,违背了救助的初衷。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以往发生的案例,尝试给出合适的方式方法来避免此类分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在总结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主管机关“强制救助权”成立的完整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它在实际海难救助中的特殊行为方式和现实运用的理由。指明了它存在的国际国内行政法律依据和报酬补偿的原则依据。同时从主管机关的角度,论述了它的运作原则、特点和要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写作目的是考察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在对船舶、货物及其它财产的救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阐述为了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而由保险人给予或参与合作的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总结中国、美国、日本的海上救助力量现状,在此基础上选用具体指标对三国海上救助力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与美国、日本在海上救助力量配备上存在的差距,以期为我国海上救助力量的建设与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坤杉 《水上消防》2004,(3):20-22
联合国卫生组织前不久的统计数字表明,20世纪的后50年中,全世界平均每年在水中溺死的人数大约有14万人。是不是大多数人的溺死事故发生在远离岸边的暴风雨中?许多人往往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据美国海岸警卫队前不久的水上伤亡事故的统计,在世界各地平均每年淹死的人数中,大约四分之三的人是死于江河湖泊中,而不是在汪洋大海中,平均每年大约有十分之九的溺死事故发生在仅仅才1到2公尺深的水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溺死在江河大海中。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大部分人本来不应该在水中溺死,所谓涉水溺死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这里就包括落水车辆内被困人员的解救。  相似文献   

14.
苟菁  陆凡 《中国水运》2006,3(1):181-182
围绕海事强制救助的法律性质、该法律关系中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在结论中提出了确定强制救助中费用分担的几点方案.意在通过对基本法律问题的剖析,为解决实践中海事强制救助中救助费用的分担问题确定思路.  相似文献   

15.
曲涛 《航海技术》2003,(5):75-76
此文分析了海上人命救助义务和国内外有关人命救助报酬的规定,提出了为鼓励海上人命救助应成立海上人命救助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晓武 《中国水运》2006,6(11):29-30
国家救捞体制改革后建立了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体制改革三年来救助力量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也正朝着建设一支设备精良、人员精干、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救助队伍努力。  相似文献   

17.
黎飞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24(4):304-307,311
将《1989年的国际救助公约》中几个句子的中文文本与英文文本进行了对比,从汉语惯用法的角度,提出了中文文本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8.
张鹏  李军 《珠江水运》2004,(7):50-50
2004年6月4日,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成功救出被困在翻沉难船舱内的2名遇险者,创造了海难救助的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只有建立区域性军地联合救助长效机制,军地双方有关部门经常沟通和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好、发挥好海军的搜救力量,从而获得最佳搜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上救助及救生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海上救助力量不足、人才缺乏、装备落后等现状,思考未来我国海上救助力量建设和救生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