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图片新闻     
《驾驶园》2008,(7):100-101
4月5日,胡某驾驶货车行驶在浙江省永康市东永一线前黄村路段时,一辆相向行驶的农用车忽然从另一个车道猛拐了过来,车上的啤酒瓶子哗的一声突然向靠右行驶的货车车头飞来。据一现场目击者称,农用车可能是为躲避来车,才冲过隔离护栏的开口处拐到另一边的车道去。半车厢的啤酒全飞了出去,货车的驾驶室内也洒满了玻璃碎片。摄影报道程鹏曹小霞  相似文献   

2.
酊然  任航  大门  二哥  鹦鹉 《汽车生活》2009,(8):83-93
在我挚爱的广州,珠江就在身旁,开始书写有关青岛的回忆,此刻是双重的眷恋。如果像问东京那样,问一句,为何是青岛?为何不能是大连? Volkswagen EOS,BMW 330i Convertible,Honda S2000对于一群从首都高速驾车前往青岛的年轻人来说,坦诚我们是被啤酒勾引去的,好像有点敏感。那我就否认好了,信与不信的自由我赋予你。再说,我们开着3部敞篷车飞驰而去,当然也是去看望大海,沉浸美景,领略风情,吹风晒太阳。如果没有这些美好元素,啤酒,就仅仅、甚至不再完全是啤酒了。  相似文献   

3.
话幽默     
<正>什么是幽默?曾有人做过假设:在一家酒吧里,有位顾客点了一杯啤酒,却发现里面漂着一只苍蝇。如果是英国人,他会以绅士的风度吩咐侍者:"请换一杯啤酒来!"如果是法国人,他会将杯中的啤酒倾倒一空。  相似文献   

4.
马欣 《汽车导购》2006,(1):42-47
谈到欧洲文化?许多人会立刻想到法国巴黎的浪漫风情,想到德国慕尼黑啤酒飘香;谈到足球,许多人会感慨法国队的灵活与机智?想到德国队的坚毅与刚强;也许您会羡慕法国人那种略显懒散的生活态度,也许您会感慨德国那种几近苛刻的思维方式,但恰恰是这样两个作风迥异的民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文化的变迁,汽车,这一人类近代生活象征物,也反映出了两者之间些许相似,些许不同,今天,标致307和福特福克斯这两款堪称经典的车型都来到了中国,它们之间的对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种欧洲文化的碰撞。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任何一家生产啤酒的厂商都得承认,美国是条件最苛刻、最难进入市场,而且一旦进入,也是竞争最激烈、最容易丧失的市场。世界各地的名牌产品均以美国作为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几乎围绕着每一种产品的上市和每一大赛的角逐,都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群雄混战。80年代初,在美国即有这样的记载:"华盛顿国际啤酒会上,中国青岛啤酒荣获两届啤酒冠军,殊荣可贺,奇迹般的记录!"1987年5月19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又拉开了第三次国际啤酒大赛的帷幕,各国名牌厂家都做了充分准备,派出得力人员,以精选原料酿制的各类啤酒踊跃参赛,大做广告,广造舆论。参赛的青岛啤酒却是从销售中任取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手段近乎残酷,而又有些悲壮的味道。各地发生啤酒价格大战,有的地方啤酒价格甚至降至每瓶1元左右。为稳定啤酒价格,保证企业效益,许多地方在政府支持下搞价格自律,封杀外来品牌;更有甚者:如某地"XX"牌啤酒为了保护企业的致益,规定本地只能销售该品种啤酒,违者重罚。深圳的啤酒市场,历来也是群雄逐鹿,处处擂台,珠江、青岛、生力、喜力、嘉士伯、蓝带、健力士、太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争在深圳这个国际化的市场上分得一杯。难得的是金威,深圳这个地方啤酒厂,深圳市并没有给予特殊的保护政策,这个和外来啤酒同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的品牌,这个在全国啤酒行业的一颗新星,1999年深圳地区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而且还进一步拓展了本省及其它地区尤其是没有很大啤酒企业的地区市场,另外还开辟了武汉、南昌、大连、上海、吉林、浙江、兰州、福建等地市场。金成啤酒为何如此受消费者亲睐,其领导层,决策者又是如何做的,在"3.15"消费者效益保护日的到来之际,本刊记者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将第一手资料整理成文,以飨对金威啤酒情有独钟的广大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正Benedict,一个3 5岁长得像鲁滨逊的酷酷的家伙,来自美国的康涅狄格河谷(Connecticut River Valley)。他过着每天只花10美元的极简生活,一年里只工作半年,而剩下的半年时间,他都在周游世界的骑行旅途中度过。Benedict认为工作只是远骑旅行的延续,对于工作本身,他甚至认为是违背人性的,因此他选择了自己想要的那种独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雅迪  张罗平 《车时代》2008,(9):202-209
一个周末的上午,见到了吴奇隆,跟印象中的他几乎没有分别,一样帅气平和的面庞,上身穿了一件贴身的针织衫,下身牛仔裤,身材健美,属于那种典型的型男。他给人的印象是那种沉稳型的男人:我们在准备拍摄时,他就静静坐在那里,少言寡语,像一尊雕塑般安放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平时,见同事们跨上铁骑,轻轻一踩油门,发动机就轰鸣起来,轻松上路,耳边生风,令我好生欣慕……那种情景,那种惬意,非亲历不能意会.想不到在我新婚不久,就与摩托车结缘.  相似文献   

10.
赛道的梦想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自己的福克斯能到赛车场里驰骋在电话里听到蔡彦的声音,我脑海里闪现的是一个沉稳男子的形象。不过谈话刚刚进入正题,我就知道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这个家伙绝对是个汽车运动的疯狂Fans,他的语言和口气把我瞬间带进了那个疾速的世界。目前的这款福克斯,蔡彦已经开了半年多了。当我问及买这款车的初衷,蔡彦明显地表现出对问题的鄙视,那种  相似文献   

11.
陈庆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10,(3):122-125
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以后我的心情就开始忐忑不安,车厂打招呼说新赛威已经在机场的停车场中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老实说我对赛威是有感情的,之前长达半年的试驾让编辑部的同事们对它赞不绝口,而我作为与它相处时间最长的人,那种感情更是深厚三分。我有点胆怯,很害怕出去以后看到的是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2.
有句话说得好,不冷怎么能叫冬天呢。冬天不应该是那种半冷不冷的感觉,应该是万物的休眠,应该是冰天雪地的封冻,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个节奏,人还需要夜里睡觉呢,一个冬天的蛰伏其实正是为了来年春夏的绽放。  相似文献   

13.
莽超 《汽车与运动》2009,(10):104-105
"大白"已经服役整整半年,它除了带给我们工作的便利和旅途的享受之外,还有一种高瞻远瞩的驾驭感。每每行驶在城市中,那种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优越感正是我们对SUV的真正追求。  相似文献   

14.
方劼同志匆匆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好多汽车界的人都感到十分痛惜。他那种直爽坦诚,真诚待人,关怀事业,悉心钻研的精神,以及他经常对我谆谆教诲的情景,好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的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今年4月贵刊要登载《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时,他对我说:一是不要写我,二是要写死人,不写活人,三是要写年青人,想不到我按他的意见办,时过半年,他就离开了人世。这样,我必须将追怀方老的思念,写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最近爱吃甜品,连酒也喜欢喝甜点的酒,百利甜酒我就不推荐了。那种酒给我的感觉很假,就像一个装嫩的家伙。闻起来那种冰淇淋的味道容易给人好感。但进喉咙的感觉是,它在装蒜。但冰酒不同,醇厚很多,特别是带蜂蜜香气的冰酒。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4,(3):38
<正>昨天晚上我胃病又犯了,很难受啊,折腾了半宿,在那种极度的难受之余我就想,这是我在沈阳市开公交十年所得到的最大"福利",想忘也忘不了啊!我的胃病是2008年得上的,我是2002年开始开公交车的,得胃病时已经开了六年公交了。我到医院看门诊,大夫告诉我,这和我长期不按时吃饭有直接关系!长期不按时吃饭,现在想起这话我都直想哭,堵车、缺车车隔大,到终点就没时间站停了,还吃个什  相似文献   

17.
摩托情缘     
最早同摩托车有缘是在小的时候。我是在军营里长大的,没少见各种机械化的东西,就在离我们院不远的十八团的操场上就常停着一辆坦克,我也钻进去摆弄过。不过,我最心议的是摩托车,就是绿色带偏斗可以乘三人的那种。它最大的好处,是驾车人的那种神气,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一点火"噌"就窜出大老远,上面的人有时还故意在车上头也不回地摆摆手,太酷了。以后,我就经常把自己扮成一位洒脱的摩托车手。放学回家的路上,双臂做驾摩托车状,嘴里学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并伴着上下坡,转弯快慢,不断变换着"油门"大小的声音,在路上,小河旁,菜园里乃至办公楼的走廊里飞奔。反正只要是跑,只要想加快速度,只要那天没挨打,心情好就尽情地"开车"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08,(7):50-51
在欲望随气温恣意生长的市场,风调雨顺只是清凉夜晚中冰镇啤酒的谈资。既然不能拒绝降价,又被新车迷花了眼,选择总在半道杀出的温柔一刀前嘎然而止,而等待让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摇曳并生姿。只是,水中没有月,镜里不见花。张爱玲用纤纤玉手剥开一颗盐水花生后叹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我们的悲哀在于不能洞察到美长袍的舞动,只能在岁月的风尘里细数蚤子。”  相似文献   

19.
东来神兽     
<正>冬季中的拉普兰或许不是公路旅行的好选择,但它却为我们进行对斯巴鲁BRZ的试驾提供了完全别样的驾驶环境,乐趣由此而来如果你是那种计划性很强的人,我想你已经计划好今夏的公路旅行了。让我猜猜: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拿破仑之路、兰斯、在阿尔卑斯开一些山口、向北去斯图加特餐馆保时捷或奔驰博物馆、然后再到纽博格林刷几圈。葡萄酒、披萨、啤酒、热石牛排。听上去真不错,带我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消费啤酒的历史始于1903年,这一年,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厂——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它就是青岛啤酒的前身。历经百年沧桑,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青岛啤酒”的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