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玮 《水运管理》2011,33(6):15-17
为适应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形势,保障我国航运业的顺利发展,从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入手,介绍相关法律框架,分析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最新国际形势和我国立场,预测温室气体减排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航运界实际情况,提出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特殊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及技术性、营运性与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分析IMO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进展及其可能对我国造船业、航运业、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2届会议通过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从背景、愿景、减排力度和指导原则、短期/中期/长期候选减排措施及其影响、存在的障碍及支持性措施、后续行动、定期审议等7个方面,对国际航运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作了总体安排。通过对该初步战略的解读,分析该战略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措施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要背景简要介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相关机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运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国情对我国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IMO对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趋势及其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由来及国际组织所采用的对策,同时探讨了可实施的减排措施和进行了减排措施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我国海运的温室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是本世纪海洋环保的重要议题之一,日趋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给航运与造船业带来诸多挑战,但也为相关装备技术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和需求。通过调研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战略,梳理现阶段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应用情况,分析我国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未来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发展重点与建议,为相关政策制定与技术布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发布公告,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等三家机构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规定的备案条件,已予以备案。这表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已成为国内六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之一。此项资质,是继获得联合国授予的CDM-DOE资质之后,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在碳排放审定核查领域取得的又一项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规则和指导性文件,并于2018年4月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以下简称"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国际海运船舶零碳排放的愿景,开启了国际海运业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
自国家发改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以来,目前共有9家机构具备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以下简称"CCER")项目的审定与核证资质。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CSC)在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指定经营实体(DOE)资质后,再次于2014  相似文献   

11.
张明 《航海技术》2012,(3):64-66
介绍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三项关键措施——控制船舶设计、建造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控制船舶营运的温室气体实际排放,以及建立碳排放市场机制。目前,前两项已经强制实施且不断提高标准,后一项也在积极筹划、推进。这些措施对我国压力巨大,提出应对之策是在船型开发和设备研发方面实现对多种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突破,取得一批真正创新的成果;指出这涉及国家产业政策、主管机关、造船业以及相关设计和科研机构,需要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11,22(2):30-32
0 引言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业经过长期、持续、高速发展,规模相对较大,因此集装箱码头的节能减排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下文简称岸桥)主要消耗电能,装机容量大,工作频繁,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能耗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欧盟于2019年底发布《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Green Deal),提出到2050年率先实现"气候中和"及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清零。该协议充分展示了欧盟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信心,同时,这也是欧盟所发出的明确信号,其正在力争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导者。2020年9月,欧洲议会投票赞成将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那么,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以MEPC.304(72)号决议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尽快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目标是到205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以上,2100年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3届会议于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在英国伦敦召开,15日至19日还背靠背召开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工作组第4次会议。本届会议主要包括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大气污染、船舶能效、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海洋塑料垃圾等议题,主要审议情况如下:一、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生效。我国在会议期间正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介绍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以及排放交易的概念和现状,分析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设计要素、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为我国在此方面的;住备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分析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介绍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4月13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宣布,其成员国代表一致同意,至2050年将航运板块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削减50%,并尽快开始减排,努力逐步实现零碳目标。此次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的通过将海运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再次推向高潮,虽然目前初步战略尚未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与行动计划,但是可以预见未来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措施必将出台,并且将会愈加严格,正如目前正在实施的NO_X、SO_X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18 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从短、中、长期候选减排措施等多个方面对国际海运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总体安排.其中,中期候选措施就包括市场机制.实际上,IMO早 在2000年发布第一次温室气体研究报告中就对市场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2006年召开的第56次环保会(MEPC56)则...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组织近期抛出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框架提出了不优惠待遇原则,而此原则与国际气候法上的国际环境正义理念相违背。基于人均平等排放权的原则是评价发展中国家承担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模式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