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陈军 《长安科技》2006,12(2):42-46
介绍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与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区别、适用现状、应用范围,指出磁记忆检测技术作为金属早期诊断的检测技术必将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马虎  周建庭  和振峰  陈博  邹杨 《公路》2021,(5):157-162
对接焊缝为钢桥上典型的焊缝形式,其位置处的裂纹准确检测对于桥梁的维护加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常规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检测到焊缝处的裂纹,因此,针对对接焊缝开裂问题,进行基于金属磁记忆方法的裂纹检测试验研究.分别对预制裂纹前后钢板表面的磁信号进行扫描,分析磁信号法向分量与裂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金属磁记忆法检测裂纹的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桥梁索杆内部腐蚀断丝无损检测中最主要的2种方法:漏磁检测法和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法的优点,分析采用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进行斜拉索损伤定位和损伤判别的原理;结合检测技术和桥梁斜拉索特点提出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的检测评定标度;最后结合实际桥梁斜拉索的无损检测,给出了检测及计算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磁致伸缩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研制基于磁致伸缩导波技术的缆索无损检测设备.对设备中的3大系统:激励信号发生系统、功率放大系统和导波检测系统进行说明,并分析采用设备进行缆索损伤定位的原理.设计制作带缺陷试验缆索进行大量检测试验,对检测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磁致伸缩技术和研制的无损检测设备可较好地实现缆索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5.
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与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几种常规桥梁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的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传感与信息技术的特点,探讨和总结了近年来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GPS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智能传感器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与评估上的应用与发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综述,对将来的发展亦作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际上桥梁结构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正在向集成化、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系统地阐述了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并结合近10多年来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的研究动向,较全面地论述了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内涵。从桥梁结构的损伤机理和桥梁检测的范围入手,展望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理论探索和工程应用两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并预言了现代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必将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飞跃发展,最终使其融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之中,使之与现代意义上的桥梁管理系统(BMS)、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有机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在运行过程,曲轴受到复杂的扭振和各种交变应力,容易造成疲劳断裂。曲轴的断裂事故具有突发性,事故一旦发生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文中就如何应用磁记忆技术对柴油机曲轴实施在线检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属切削加工指的是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将金属切削变形,使机器零件经过深加工,满足经济、优质和高效的目的.无损检测在金属切削加工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采集该技术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功率、振动频率、切削温度和偏斜信号等信息,对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大大提高了金属切削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杨劲  韩西  杨科  杜渝 《中外公路》2012,32(5):189-191
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大量兴建,钢管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土木工程结构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中国针对钢管混凝土无损检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超声波法、光纤传感监测、冲击回波法、表面波法等的优缺点.并根据钢管混凝土脱空的特点,对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手段的制约,使得缺陷处治方案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性以及盲目性,因此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波相识别方法,然后在某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应用该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以确定其混凝土的密实性、脱空区域、底板厚度以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等,钻芯取样方法验证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依据近20年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BHM)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总结了BHM在系统及适用性、结构损伤监测算法、监测数据预处理、损伤结构安全预警及数字孪生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确定BHM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分析表明:在BHM系统及适用性方面,研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卸载与不卸载的RC梁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计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5片实桥模型T型梁进行破坏试验,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数量和卸载与不卸载加固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讨论了粘贴碳纤维布梁的破坏状态:塑性受压破坏、纤维断裂破坏、粘结破坏、剪切破坏、剥离破坏。在模型梁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破坏形态讨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予以一定简化,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可为桥梁工程加固实践提供试验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大型桩基厚承台的受力性能,根据规范建立新疆伊犁河特大桥九桩双薄壁墩承台空间桁架计算模型,对承台内部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九桩承台属于厚承台范畴,内部完整应力流可近似为一个理想的桁架,即:以主压应力混凝土区为压杆,桩顶区域的受拉钢筋为拉杆的空间桁架模型;承台开裂之前,混凝土拉杆效应不可忽略,但随着裂缝的开展,受拉区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采用空间桁架模型进行设计符合厚承台受力机理,具有更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破坏程度,基于变形或内力和能量的双重破坏准则确定钢管混凝土拱桥各部分杆件的破坏指数,建立整桥的破坏评估模型,提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恒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和累积能量进行分析,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地震破坏评估,最后以南宁市永和大桥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8度地震作用下全桥处于完好状态,9度地震作用下处于轻微破坏状态,满足抗震设防要求,说明该评估方法能够对地震破坏给出较准确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型试验及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研究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三跨连续桥面板的力学特性,并对比了不同桥面板车轮作用点处,截面受局部应力影响的纵横向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与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相比,夹层桥面板能大幅降低局部应力集中,应力峰值约为普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1/3~1/2,并可大幅减少焊缝疲劳裂纹的出现;由于夹层板自身刚度大幅提高,能大幅减少纵向加劲肋数量并减少50%以上的焊缝,从而节省钢材,减轻自重;聚氨酯-钢板夹层结构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应变试验测试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中小跨径桥梁量大面广且维护投入相对较少,如何实现快速、经济且准确的状态评估与损伤诊断是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004年,Yang等首创了基于车辆响应的桥梁间接测量法(也称"车辆扫描法"),因具有高机动性、快速、可连续测试等显著优点,在国内外备受广泛关注与推崇.为了推动桥梁驱车间接测量法的技术落地并探索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制作了缓粘结预应力筋,即采用增强纤维塑料布缠绕的方式和PVC塑料管灌浆的方式,并对3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荷载与最大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裂缝宽度...  相似文献   

18.
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性问题和损伤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健  孙炳楠 《公路》2006,(4):108-116
针对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特点,分析了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了几种传统的损伤识别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新兴理论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损伤识别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策略,并对桥梁健康监测中损伤识别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桥主梁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苏通大桥连续刚构桥主梁所用C6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规律,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展了不同加载龄期配筋混凝土的徐变试验。对短期徐变试验数据分析得出,5 d和7 d加载龄期的徐变发展较快,当条件许可时,建议推迟实桥节段张拉龄期,以减小早期徐变,从而减小预应力损失。长期试验结果表明,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小于现行桥梁规范公式计算值,徐变发展进程也与现行桥梁规范不同。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现行桥梁规范徐变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实桥所用混凝土的徐变预测公式。利用该公式对分批加载的试验试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徐变试验结果和修正的徐变预测公式可为实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预弯组合梁桥的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预弯组合梁极限承载能力研究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7片预弯组合试验梁的抗弯强度试验和3片预弯组合试验梁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提出了预弯组合梁弹塑性极限状态的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弯组合梁弹塑性极限状态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对极限抗弯强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该方法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已应用于多座预弯组合梁桥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