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发现交通违法监控对职业与非职业驾驶人的心理及行为的不同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得321份关于这2类驾驶人在有无交通违法监控下的驾驶心理与驾驶行为选择、对安装交通违法监控的态度等11个题目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卡方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非职业驾驶人与职业驾驶人通过有监控和无监控2种交叉口时的心理存在不同;交通违法监控对非职业驾驶人的影响大于职业驾驶人,无交通违法监控下,非职业驾驶人的冒险行为倾向大于职业驾驶人冒险行为倾向;非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有显著性差异;职业驾驶人在无监控交叉口与有监控交叉口驾驶行为选择差异不显著;无论是非职业驾驶人还是职业驾驶人,大多数都支持和认可安装交通违法监控.   相似文献   

2.
在刹车系统中,制动片是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但大多数驾驶人不知道如何保养,甚至很多驾驶人都不知道要更换刹车片这一必须的事项。其实,制动片的保养并不复杂,但为了生命财产安全,驾驶人应时刻关注爱车的刹车片。大多数轿车采用前盘后鼓式制动器结构,一般情况下前制动蹄片磨损的相对较快,后制动蹄片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驾驶人在城市快速路匝道减速车道的驾驶行为及其风险特征,基于43名不同经验驾驶人的道路实验数据,提取了典型快速路出口减速车道共260 m的驾驶行为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经验驾驶人的行车轨迹、进入减速车道的纵向位置、进入匝道时的车速、进入匝道时的横向位置,以及在典型断面上平均车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熟练驾驶人提前变道意识强于非熟练驾驶人,而这种提前变道行为对于尽早进入减速车道有正面作用;熟练驾驶人能更好地保持进入匝道时的横向位置,非熟练驾驶人则偏右;减速车道对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的减速效果均不理想,非熟练驾驶人在减速车道上车速显著低于熟练驾驶人,但是所有驾驶人在出口匝道车速比限速值要高.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快速路减速车道参数设计和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交通事故现状的分析,表明驾驶人与交通事故的频发有直接关系。在对驾驶人视觉行为和操作行为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发现驾驶人获取交通信息时的一些规律,其研究成果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驾驶人进入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时其视觉转移特性,在7个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处进行实车试验。利用Eye Link II型眼动仪,实时记录3名驾驶人进入隧道入口时的眼动行为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驾驶人注视区域进行划分,运用马尔可夫链理论研究驾驶人注视点在不同注视区域之间的转移规律,并分析对比驾驶人在进入隧道入口过程中其注视分布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驾驶人进入隧道入口时其视觉转移频次明显增加,其注视点主要集中于正前方区域。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驾驶人进入隧道入口时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交警在上路执勤和纠正驾驶员违法现象时.几乎是百分之一百的执法驾驶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都有充足的“理由”去加以辩解和为自己开脱。例如:超速行驶的驾驶人说。是因为任务太紧,耽搁一天对方就少给一半的运费.不得已;客车超员、货车超载时,说什么如今车多、货(乘客)少,油料贵,运费低,不超载根本就挣不着钱。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4,(10):64-65
<正>问:应该怎样使用大灯?何时为开启大灯的最佳时机?答:车辆大灯不仅为夜间照明使用,还可以提高被视性,因此,即使不是夜晚,如果能在行车时适当使用大灯,将有助行车安全。比如,在街巷行车时,可让行人察觉有车辆接近。大多数驾驶人都知道进入隧道要开启大灯,却不了解真正原因,以致白天时段进入隧道常忘了开大灯。  相似文献   

8.
<正>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5万km的2003款宝来1.8轿车,驾驶人反映冷起动时,发动机室有异响,该异响已经持续近3个月时间,开始的一段时间声音较小,大约1 min异响就消失,热起动时没有这种异响,行驶过程也没有任何异常。但是最近该异响声越来越大,像洗衣机脱水的声音。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对发电机传动带等部位进行初步排查,安装和张紧状况都正常,发动机起动后却无任何异响,此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约为80℃,估计是不满足驾驶人反映故障条件。分析驾驶人所描述的故障现象。其中"大约1 min异响声就消失,  相似文献   

9.
《驾驶人心理》2006,(6):7-7
喜怒哀乐是人们常见的心理情绪反映,驾驶人也是如此,他们因受生活中某些事件刺激、牵动,从而产生多种情绪反应,如悲伤、兴奋、恐惧、愉快等等。如果驾驶人经常在某种不稳定心理情绪支配下驾驶车辆,就可能妨碍驾驶操作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驾驶人不讲职业道德,违反交通法规,甚至丧失理智,最终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由于驾驶人肇事的性质与案件结局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就决定了他们心理的复杂性。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肇事驾驶人都要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参加到行政或刑事诉讼中来,都要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有的还可能负担一定的经济赔偿。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参加诉讼活动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但对处于同一法律地位的肇事驾驶人来说,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加上事故性质不同,所以,其肇事后的心理状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每日拥堵不堪的道路,驾驶人若想在行车中不与外界联系,似乎越来越困难,打手机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可谁都知道,开车打手机既违规,又不安全,其所导致的危害与酒后驾车一样严重。有些时候,驾驶人往往看一下来电显示,但就是这2s~3s的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突发情况时就已经来不及采取措施了,所以,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到车载免提电话上。  相似文献   

12.
制动过程主要由制动前的反应过程以及制动后的减速过程组成.研究制动后避撞行为对于理解驾驶人的避撞行为、建立制动曲线模型等有着重要作用.利用配有8自由度运动系统的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驾驶人在不同前车减速度(0.3,0.5,0.75g)和不同车头时距(1.5,2.5 s)的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利用ANOVA模型分别比较了驾驶人制动后制动踏板操作行为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踩踏板速率随着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减少而增加,并且随着前车减速度的减少而减少;新手驾驶人的踩踏板速率普遍大于经验驾驶人;相比于前车速度的改变,驾驶人对制动时车头时距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采用博世ME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手动挡汽车中,大多数车型在离合器踏板位置都安装有离合器开关(图1),用来感知离合器踏板的位置,并将离合器踏板的位置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递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接收到的离合器开关信号,就可以判断驾驶人对离合器的操作情况,进而对喷油量、点火时刻及节气门开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使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功率尽可能与汽车的行驶状态和驾驶人操控动作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二土 《汽车与安全》2015,(1):134-135
<正>开车不是让四个轮子动起来就行,重要的是如何让它在跑起来的时候不至于像只愤怒的螃蟹,横冲直撞,所以开车的人很重要。车子要怎么走,用多少速度走,是走还是停,这都由驾驶人来控制。车子跑得再快,它也是死物,终究还是要靠人来操纵。那么,驾驶人上车之前就要知道车子要怎么操作,要怎么在道路上行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知识主要还是来自驾驶培训中相关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知识的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学车就不太可能会接触到这些知识吗?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类型驾驶人的事故倾向性,以湖南省湘潭市2008—2017年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危险暴露量方法计算了中国驾驶人在驾龄、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下的事故风险值,并针对不同交通环境,分析了高风险驾驶群体的3类碰撞事故风险.结果表明:相比25~45岁的壮年驾驶人,小于25岁的青年驾驶人在几乎所有环境下都更易发生追尾事故与刮擦事故;驾龄小于1年的新手驾驶人在复杂环境下更易发生追尾事故;中老年新手驾驶人是事故风险仅次于青年新手驾驶人的群体,并且其在恶劣天气下的事故风险甚至高于青年新手驾驶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青年新手驾驶人、中老年新手驾驶人和高驾龄驾驶人的安全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孙仲祥 《驾驶园》2003,(11):25-25
近期笔者遇到两起重大车祸,一是一部桑塔纳轿车在过弯时冲到对面车道,和一部厢式车对撞,另一起也是高速行驶的货车在转弯时跌入路肩深沟.这两起事故应该是因为驾驶人不了解转向不足,而且欠缺应变常识所造成.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多了解你的车,只要你多研究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下,不同性别驾驶人对于交叉口迎头侧面避撞情景驾驶行为影响规律,为提高车辆避撞预警系统功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器设计实验,招募具有稳定驾驶能力的驾驶人45名,采集7种预警信息发布时间(2.5~5.5 s),将无预警作为控制组,采用C#编程提取能够表征驾驶行为的变量.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在交叉口迎头侧面碰撞情景下不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对驾驶人的制动时间、最大减速度、测试车辆与冲突车辆的最小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警信息发布越早,驾驶人的制动时间越长,最大减速度越小,说明较早发布预警信息可以减缓驾驶人采取制动措施的剧烈程度.同时,预警信息发布较早,可以增大车辆间的最小间距,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女性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比男性驾驶人更加保守.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下穿隧道纵坡段驾驶人生理和行为特征变化规律,选取22名驾驶人在早晨5:00至7:00非高峰时段,交通状况几乎无差别的环境下,开展城市下穿隧道纵坡段实车试验。利用MP150生理测试仪和ECU车速采集设备采集驾驶人的心率值和车速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并分析城市下穿隧道纵坡坡度和速度对驾驶人心率增长率的影响规律,构建城市下穿隧道上下坡段坡度、速度和驾驶人心率增长率关系度量模型,量化了坡度、速度与驾驶人心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模型中的2个自变量(坡度和速度)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下穿隧道上、下坡段行驶时,不同坡度范围下的车速和心率增长率有一定的差异性,车速和心率增长率均随坡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城市下穿隧道上、下坡段,车辆速度均是在3.5%~4.0%坡度范围下的达到最大,在城市下穿隧道上坡段行驶时,3.5%~4.0%坡度范围下的驾驶人心率增长率达到最大,而在下坡段行驶时,4.0%~4.5%坡度范围下的驾驶人心率增长率达到最大;驾驶人在城市下穿隧道下坡段行驶时,心率增长率均值均高于上坡段,驾驶人在城市下穿隧道下坡段行驶时比上坡段更紧张;驾驶人心率增长率对坡度敏感程度要高于其对速度的敏感程度,坡度的变动比速度更易引起驾驶人心率增长率的变动,驾驶人的心理紧张程度受坡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9,(9):62-62
交通安全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间段的研究,发现驾驶人开车时至少有三个“危险时段”值得注意。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08,(12):28-28
办理驾驶证年审业务.当事驾驶人无须再到车管所。安徽省铜陵市交警支队自11月10日起,率先在全省推广"网上轻松办"系统机动车驾驶证年度审验业务。驾驶人在医院体检合格后.便可拿到年审回执。据悉.机动车驾驶人在办理驾驶证年度审验业务时.可直接到居住地附近的县级以上医院领取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表格.经体检合格后.由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