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实施后雷击接触网的特点及目前国内外接触网的防雷措施,指出目前我国接触网在防雷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接触网防雷保护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系统架空线路防雷保护的成熟技术,针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分雷区提出了几种更加经济、可靠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大秦线接触网防雷设施现状及遭受雷击进行分析,计算回流线、保护线不同接地间距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提出接触网防雷技术措施及方案,论述目前接触网防雷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接触网防雷设计中宜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柳南客专所经地区地理、气象、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情况复杂,雷害已成为引发接触网故障的主要因素。为保证柳南客专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在分析接触网常用防雷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柳南客专柳州至小平阳段目前的防雷现状,提出柳南客专接触网系统防雷的改建建议。  相似文献   

4.
列出京广高铁广东段开通以来的接触网雷击跳闸数据,分析了该段线路接触网防雷系统现状及不足,提出了高铁接触网防雷改进措施,在付诸试验实施半年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通过对电气化接触网线路因雷击损坏现象的分析,论述了目前在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设施和防雷技术方面的不足,探讨了有关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技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铁科技》2007,(4):75-76
期页作者新年寄语…………………………………12本编辑部本刊特稿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技术进步为争建一流铁路局提供不竭动力………42杨绍清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开创和谐路局建设新局面…………412张锦耀研究与探讨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后接触网防雷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地理区域跨度大,而且无备用系统,因此雷击一旦形成永久性故障将造成供电区段的停运。根据规范只有强雷区接触网才架设独立的避雷线,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一般处于多雷区,接触网未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保证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文章结合我国高速铁路供电方式,提出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建议。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对我国高速接触网防雷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鉴于我国已开通的高速铁路雷击事故较频繁,通过对接触网遭受雷击闪络次数的计算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AT供电方式时,保护线PW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正馈线采用合成绝缘子;(2)高速铁路应做好避雷器和保护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3)建议完善我国接触网系统的耐雷水平、跳闸率或故障率等具体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客运专线以高架桥为主,接触网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为了减轻雷电对接触网造成的危害,在分析国内外接触网防雷情况的基础上,引入了高速铁路电气几何模型(EGM)。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计算以及与现有防雷措施的比较,同时结合杭深高铁杭州供电段的防雷现状,提出了杭深高铁杭州供电段接触网防雷的改进措施,得出了杭州供电段每百公里每年的雷击跳闸率,为杭州供电段制定相关防雷指标及改进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青藏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段线路内海拔高于2 500 m的正线区段接触网智能化检测、监测的需求,研制了青藏铁路高铁接触网检测车。研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低气压、缺氧、高寒、大风沙、强紫外线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车安装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可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在自动识别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维修建议,指导接触网维护。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外接触网防雷现状,对接触网雷害和相关防雷技术进行分类讨论,并结合京沪高铁接触网系统防雷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苏州市当地的环境、气象、地质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分析了几种雷击发生闪烁事故的风险,对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项目的供电系统接触网结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和国家电网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本项目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认为可以取消正线和车辆基地供电系统在接触网上的防雷架空地线,寻找采用其他方法代替避雷线的防雷作用。此举既保障了车辆的安全运营,又节省了投资费用,也提高了线路沿线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12.
在轨道交通中,牵引供电系统提供列车牵引动力,架空接触网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动车组供电授流。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一般采用架空接触网授流制式,在轨道交通采用高架桥敷设形式时,接触网系统则成为区域内的相对高点,遭受雷害的几率增加。针对供电系统架空接触网防雷综合技术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架空接触网防雷综合技术需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归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导线离地高度和线路绝缘水平与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相当,雷电防护应以防感应雷为主.本文对接触网感应过电压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统计方法计算了接触网感应雷击跳闸率,提出了采用避雷线、绝缘子保护间隙和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种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接触轨供电是地铁线路常见的两种供电方式。运用CDEGS软件建立了接触网线路和接触轨线路模型,仿真分析两种方式下雷击位置及高架桥高度对耐雷击水平的影响,以及接触轨供电方式下避雷带架设高度对耐雷击水平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供电方式下的耐雷击水平差异并解释了原因。结果表明,两种供电方式下,雷击点距接地点越远,耐雷击水平越低;高架桥越高,耐雷水平越低。接触轨供电方式下,避雷带越高,耐雷击水平越高。接触轨供电方式下的耐雷击水平较接触网供电方式高得多。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地面接触网和高价接触网无防护及设置避雷线的闪络情况,并对避雷线设置在不同高度处的防雷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接触网雷害防护措施宜采用避雷线+带间隙避雷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接触网系统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击过电压情况下,接触网的耐压水平,并提出了几种接触网的防雷方式。重点对避雷器的设置和接地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建立雷击悬挂系统的等值电路,提出悬挂系统波阻抗的计算方法。建立雷击回流线时的物理模型和等值电路,得出雷击回流线任意部位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等值引雷宽度法和雷击距理论建立接触网的引雷范围模型,提出直接雷击条件下承力索和回流线分别遭受雷击几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典型接触网进行计算的结果为:悬挂系统波阻抗为233.8Ω;集中接地方式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有很大差异(1.25~26.37 kA),如采用分散接地方式,其耐雷水平将达到26.75~43.69 kA;雷击典型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几率为14%。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防雷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喜林  陆军 《电气化铁道》2011,22(4):46-47,50
随着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增多,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雷电防护在研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通过介绍滓滨轻轨在架空接触网防雷方面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同行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暂态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电磁暂态分析软件系统搭建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暂态模型。分析了不同雷击点对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和不同避雷器安装方式下的防护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雷击跨距时雷击位置对不同避雷器安装方式防护效果影响很大,在避雷器安装方式1下,雷击点距支柱15m时接触网耐雷水平减小约80%,为13kA。随着距离增加到一个跨距时耐雷水平下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