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民 《汽车情报》2006,(23):6-7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严重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严重。具体体现在:一是外资控股、独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近几年外资在零部件行业独资、控股的企业增多,如广州丰田发动机公司日方占70%股份;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大众占60%股份;伊顿电子(中山)有限公司伊顿占51%股份;金杯统一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韩国统一重工占51%股份等。由于欧美、日韩跨国零部件公司随整车相继进入中国,其管理先进、技术领先,加之其极力延续原配套关系,使中资零部件生产企业难以进入整车配套市场。二是外方严格控制技术外溢,使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投资、技术、市场等方面被边缘化的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9,(22):14-14
日本住友金属日前宣布,该公司已经同印度新德里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Amtek汽车有限公司(Amtek Auto Ltd)签订了在印度生产和销售汽车用锻造曲轴合资协议。据悉,Amtek汽车有限公司拥有合资曲轴厂50%股份,投资5,4亿卢比;住友金属拥有40%股份,将派员担任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拥有1O%股份。合资建的汽车曲轴厂将于7月底投产。  相似文献   

3.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是德国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70%股份)和广东惠州德赛集团(30%股份)合资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VDO Dayton和VDO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的汽车音响厂家,并销售VDO汽车零部件产品。公司成立于1986年,实力雄厚,发展迅速,是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全球研发中心之一,与各研发中心紧密配合,并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6.
德尔福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04年以前。德尔福公司一直是全球500强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尽管没有整车的奢华和喧闹、尽管设有足够的展位面积,但本次上海国际汽车展的零部件展区依然精彩。德尔福、博世、电装、爱信精机、天合、法雷奥、西门子威迪欧、德纳、采埃孚、大陆特威斯等众多国际著名零部件公司的参与,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同时,通过车展我们也不难发现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动向。让我们把思绪再一次拉回到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汽车展零部件展区。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总装公司内部产生。以后,一个独立的韩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才开始形成并发展。现在,如同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家一样,  相似文献   

9.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5,(50):31-33
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对全球的扩张。据日本汽车部品工业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厂动向调查报告称,近几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日本整车公司在海外工厂的配套需求,而且也来自海外其他整车公司对“高品质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订货增长。 当然,这不仅仅是出口贸易看好,而且也归功于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提供技术和许可证制造与贸易等多种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11.
张燕平  明轩 《上海汽车》2000,(10):17-20,33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收购浪潮所引发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改组的原因、实例和趋势。阐明了在世界汽车工业急剧大动荡中,由少数超级跨国汽车公司控制的世界汽车工业及90年代世界汽车零部件公司展开的激烈竞争和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论述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欧洲汽车零部件公司采取的大规模收购攻势。重点介绍了由于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的变化,日本汽车整车公司采购政策的变化及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12.
《汽车维修》2005,(12):2-2
日前,由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采埃孚公司和中国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采埃孚富奥底盘技术(长春)有限公司”正式落成,双方的股比为富奥公司占49%,采埃孚公司占51%。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4,(7):19-20
就在北京车展开张前夕,首届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年会在北京召开。在6月7日上午的专题演讲中,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田雨时的一篇“一汽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让在座的很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了一口气,而那些跨国公司的老外们的反应则只能是频频地摇头。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积极性呈现跃跃欲试的热情,甚至出现一股空前高涨的汽车零部件投资潮流。迄今丰田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零部件厂商向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当地化生产。不仅如此,甚至在日本本土也已经看到采购在  相似文献   

15.
每周新闻     
韩国万都和吉利在华设汽车零部件合资厂据外电报道,韩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都1月11日表示,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组建了一家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共投资8500万美元,以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其中万都将持有合资公司65%的股份,其余35%的股份将由吉利汽车持有。万都表示,合资公司浙江万利(音)  相似文献   

16.
舍弗勒欲与大陆公司联合建立一个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预计其年销售额大于350亿欧元。大陆公司去年刚刚收购了西门子VDO汽车电子业务,而舍弗勒公司规模比大陆公司小得多。舍弗勒2007年销售额为89亿欧元,今年,大陆预期收益高达260亿欧元,其中包括西门子VDO的销量。  相似文献   

17.
“襄樊”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襄樊市现有汽车配套企业198家,2000年实现汽车工业产值112亿元,建成 了神龙公司襄樊总厂,东风电气仪表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基础初具规模,产品结构趋于合理,零部件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在襄樊市建立汽车零部件基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森林 《汽车情报》2004,(10):36-39
一个国家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步伐通常与这个国家的整车工业发展相关,韩国的零部件工业也不例外。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是以从日本进口KD台套零件总装为起点的。稍后,韩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开始进口日本的主要零部件来装配汽车。这样,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首先在戈达汽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为零部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进步也非常快,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生产企业。苏州事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专业化公司,专门生产汽车消声器总成及排气系统用的不锈钢焊管、碳钢焊接管、焊接孔管、无缝铝管、冷挤压件以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20.
全球著名的汽年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在2004年第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正式宣布.博世公司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新建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0万m^2,总投资为4.1亿欧元,注册资本2亿美元.博世占67%股份,无锡威孚集团占34%股份.合资公司将于2004年夏投入运营.为中国用户提供先进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和泵喷嘴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