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履行岗位职责的严谨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素质与能力(规范,手册查阅,网络资源等);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工程质量终身制的意识;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说明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重点探索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唐杲 《中国电动车》2011,(10):108-109
本文基于姜大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对素质教育课程《轨道交通职业意识的培养》进行体系重构,将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并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化人才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在奔驰售后服务实验班的教学模式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保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组织形式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的培养目标,是能否得到社会认同的关键,面对社会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使高职毕业生能顺利地找到工作,并且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能迅速适应角色转化的人,在校的职业素质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在思想教育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贯彻文化素质与就业指导教育,同时更应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以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性人才去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颖 《中国电动车》2011,(3):117-118
为了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教学平台,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能够适应财务管理教学发展趋势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探讨了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特点,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程序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坤 《时代汽车》2021,(7):71-72
在职业院校开展汽车实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开展教学活动,要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汽车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本文结合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对职业院校汽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希望能提高职业院校汽车实训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技工院校主要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企业除了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看重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等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既是实现技工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保证,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1)实现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而优则仕"观念在中国家庭根深蒂固,让孩子读普高考大学是家长的首选,各地涌现出的普高热和民办高中的突起足以说明这一点。今年3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行和高职扩招计划等政策的落  相似文献   

8.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劳动者胜任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对此,本文从关爱和呵护学生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个性化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刘玉正 《中国电动车》2010,(8):92-92,91
中等职校电子电工课程,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素质教学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0.
孟智勇  黄万鹏 《时代汽车》2023,(12):108-110
汽修行业的发展中钣金喷漆占各维修企业收入的30%-40%,而且市场面临着钣喷专业能工巧匠缺乏的局面。很多职校毕业生毕业后考虑到职业的体面和对行业内个人职业健康问题,大都不愿意从事钣喷行业,因此改变行业面临的问题来转变学生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是可行的。本文通过行业的分析,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探索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可行路径,旨在培养专业素质过硬,职业素质够强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徐贵珠 《驾驶园》2007,(9):50-52
城市里驾车行驶,向来都是对一个职业司机素质的最好考验. 拥堵不堪的道路,纵横交错的路口,稠密的行人,繁杂的规则,这些都需要一个职业司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亟需解决的任务。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培养这种素质所设置的学科与机制。民办高校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课程为基础,以汽车整车为主要对象,针对专业的特点,重点学习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的汽车维护操作项目,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的职业纪律意识和端正的职业态度,提高学生的汽车快修养护综合能力。针对课程的特点及企业整车维护的内容,我校把汽车维护课程分解成16个独立项目,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由于这些项目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汽车维护课程进行了站点式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影响下,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取代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工作重点。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技术的文化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意识与态度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将其融入进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可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效果,对于提升汽车课程教学效果及质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汽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强化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认知、拆装规程、保养换件等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体系的构建及后续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汽车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占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职业能力与职业品质的内在体现,工匠精神展示出的是相关从业人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所包含的专业素质和品德修养、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将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与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是学生进校涉及的第一门专业平台课,应特别重视工匠精神与该课程的有效融合,文章将重点阐述工匠精神融入《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提升学生职业认同和行业自信,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1中职汽修专业"职业体验"的概念"职业体验"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专业选择的重要举措。汽修专业的"职业体验"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中职学生提供本专业选择的"职业体验";二是为中小学、普高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教育的"职业体验"。无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四体三化”综合评价体系在该专业中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多样化技能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通过分析当前评价体系的实践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推广建议,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当前,汽车美容产业是发展前景比较好,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当前的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与行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文章根据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美容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提出构建汽车美容课程教学资源库,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帮助汽车专业学生更加灵活的学习,从而提高汽车美容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应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