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模式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理实一体化”在《Delphi 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总结出该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Delphi 程序设计》课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当中,要充分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技术为目的,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实践教学。本文分析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学必备的条件,最后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将汽车维修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汽车维修实训室或实训车间,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实训教学上,以具体项目为载  相似文献   

4.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和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而是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中职  相似文献   

5.
正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理论到实践需要系统的专业教学大纲,也需要合理的教学课程架构,更需要良好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当前汽修专业课教学中普遍运用,不仅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巩固,还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有很大提升。1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解简单的说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和学习就可以理解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就是某个项目学习过程中要涉及的理论知识,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想法,从当前教学情况出发,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性改革探究。本文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性和合理性,不能绝对地进行优劣区别,重点在于如何根据课程及学生学情,在教学实践环节采用恰当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成果最优化。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环节的丰富,对于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了正面促进的效果,对其他专业在部分教学环节的优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在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理念建设的实训中心,就《汽车电器》课程实施"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新 《时代汽车》2020,(1):31-32
汽修专业是中职教育课程中的基础构成部分,它具有着极强的实用性特点,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阐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在中职汽修专业课堂中的实施路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对此,教师应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文章介绍了理实一体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概念,阐明了理实一体化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优势,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分离,彼此缺乏相互支撑的问题.本文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典型任务"喷油器其及控制电路检修"教学为例,提出一种真实故障情境引入,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借助汽车故障诊断理实一体化实训区,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解决故障难题.实践表明,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是分开进行的,其弊端是理论和实践分离、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的特点是直观教学性强、易于深入浅出、教学效率高、总体效果好,是素质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难以有效衔接的问题,在纯电动汽车构造与维修核心课程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提出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教学环境与岗位条件、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校企角色转化"四个对接"教学改革思路。基于职教云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理实一体化互动教学,通过建设专业一体化教学区域、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课改保驾护航,从而促进学生故障分析、维修计划制定以及实车维修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全面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是目前职业类院校专业课教学创新中的一项新举措。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电子专业部针对汽车电子专业的主干课程逐步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效实施,特配置了"理实一体化"教室、编写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以工作页为载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跃而自主的学习环境,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并编写工作页,实践以工作页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适应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程娣 《时代汽车》2024,(6):105-107
文章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依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参照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具体条件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实践表明,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罗秋宇  张毅 《专用汽车》2022,(2):71-73,77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理论教学中,从课前、课中到课后进行精心设计和应用,然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种班级的学生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此应用有益于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是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与汽车技术服务业岗位需求十分紧密,课程教学不仅强调理论,更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配合1+X证书制度实施,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在总结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综合评价等方面采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新式“理虚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特点,指出了“理虚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以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为出发点,结合北汽EV200的相关知识作为引导切入,并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要求,对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的功用认知、结构组成、分析原理等方面进行“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并将虚拟仿真实验加入其中,研究开发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方向的一套汽车专业“理虚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定向士官《底盘构造与拆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出基于装甲车辆维修真实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装甲车方向)士官生《底盘构造与拆装》课程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将装甲车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相似文献   

19.
张佳  肖萍  王梦 《时代汽车》2022,(8):57-58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是一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以及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本文介绍了我校《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及思路,阐述了《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改革内容,探讨了《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实施必要条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质疑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它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配置,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一体化,并且使用单一的教学实习场地,实现"教与练"也一体化,这样的教学环境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本文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