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UR S11A&34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敏 《船舶工程》2017,39(10):5-7
基于近年来大型集装箱船事故,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通过了针对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统一规定的UR S11A和有限元计算功能性要求的UR S34。通过深入研究新规定、新要求,并以2型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为实例,分析比较了新规定、新要求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UR S11A&34对集装箱船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研究结果有助于新船型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UR-S11A对大型集装箱船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船级社协会针对集装箱船的新标准UR-S11A已于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其对大型集装箱船结构设计的具体影响值得研究。以一艘13 500 TEU集装箱船为例,首先分析了UR-S11A相比UR-S11和劳氏船级社(LR)规范在强度校核上的差异,然后通过对总纵屈服强度、屈曲强度和极限强度的研究分析了新标准对船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UR-S11A对在0.3~0.4船长处船体梁的总纵弯曲和极限强度的要求更高,部分纵舱壁板与外板的剪切和屈曲强度以及双层底桁材纵骨的屈曲强度受新规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国际船级社协会在最新出版的统一要求中,新增了UR-S11A关于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的要求。之前集装箱船的总纵强度一般按照UR-S11进行校核,如今新要求对集装箱船的总纵强度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比较UR-S11和UR-S11A的载荷差异,然后针对一艘4 250 TEU的集装箱船,按照UR-S11和UR-S11A的规定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比较, 以期研究新规则对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的影响。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UR-S11A的波浪载荷较UR-S11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新规则对集装箱船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UR-S11A的相关要求,采用基于增量迭代的史密斯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对10000 TEU集装箱船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船体中垂和中拱状态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由于集装箱船的航速较高,具有显著的首部外飘,并且一阶垂向模态频率比常规船型低,容易引起颤振现象,计算中根据挪威船级社规范,考虑了颤振对于极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剖面的极限弯矩均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针对集装箱船总纵强度统一规定的UR S11A和有限元计算功能性要求的UR S34,以两型超大型集装箱船作为实例,分析比较新规定、新要求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UR S11A和UR S34对集装箱船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果有助于新船型的优化设计和结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14 000 TEU集装箱船舱段结构强度的有限元分析,对比UR S34与劳氏船级社规范的差异,分析UR S34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直接强度校核的影响,结果表明,UR S34生效后,按LR规范进行直接计算时应考虑加载工况的修改,实际上对集装箱船的舱段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三维频域线性水动力理论的波浪载荷计算软件Wave Loads Calculation System对1 600 t全回转浮吊船进行了波浪载荷计算(主要指垂向弯矩与剪力),得到不同工况下载荷分布的特点.并将计算结果与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中的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起重船由于其船型、质量分布和载荷工况不同于运输船,规范计算公式无法对其波浪载荷做出合理评估,而采用直接计算方法,能够根据装载状态,较为准确和详细地预报船体波浪载荷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8.
吴嘉蒙 《船舶工程》2007,29(4):13-16
国际、国内的油运市场对超大型油船(VLCC)的需求非常迫切.油船结构共同规范(CSR)对VLCC结构设计的影响是全面和系统的.文章以30.8万吨VLCC为例,对使用CSR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总纵强度、中剖面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阐明CSR对VLCC结构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倩  郑凯  田喜民 《船舶工程》2021,43(7):62-67
在某宽浅吃水型船理论预报和缩比模型试验中,垂向波浪弯矩在斜浪工况下的传递函数与迎浪工况基本相当.针对该特殊情况,基于势流理论和缩比模型试验开展波浪载荷预报,探讨斜浪工况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同时,结合短峰波效应、波浪载荷谱密度和波幅限制理论分析斜浪工况对垂向波浪载荷设计值的影响.经研究,斜浪工况对垂向波浪弯矩预报值未产生较大影响,在船舶设计中确定垂向波浪弯矩载荷设计值时,无需考虑斜浪工况的影响.该结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对类似船型的波浪载荷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庚拓 《船舶工程》2018,40(8):5-8
对于首尾破冰模式的极地船舶,规范中并没有详细给出其冰带划分的方法,仅仅提到尾部破冰参考艏部破冰区域划分,但由于船体尾部线型和艏部线型差距较大,故并不能很好的适用,本论文以一艘PC4级110kt极地原油船为例,就此针对尾破冰模式进行冰区带划分。 另外冰载荷产生的弯矩剪力对船体总体强度的影响也在本文中论述。  相似文献   

11.
对常规运输船舶,一般用规范给出的经验公式进行评估,而FPSO因为船型、装载,尤其是必须承受的波浪条件与运输船舶显著不同,在恶劣海况下必须用直接计算法进行评估,概要介绍静水弯矩、波浪弯矩、横截面模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FPSO工程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基于整船有限元模型的大型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计算法,发展了计算模型的设计弯矩和扭矩的加载技术和惯性技术,讨论了该方法相对应的许用应力标准。本方法作为现有总强度计算方法的补充和发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供设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极限强度校核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极限强度检查是船级社规范中的重要部分。就当前船舶结构设计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诸如极限弯矩定义、极限强度条件以及砰击振动弯矩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NAPA大宽深比船舶总纵强度计算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宽深比船舶为研究对象,根据梁理论基本原理,以某近海油船为实例,提出一套基于船舶设计软件NAPA进行总纵强度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与传统手工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舰船甲板的变形,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化,建立了舰船甲板受力的数学模型。分别在横向载荷、总纵弯矩及二者共同作用等3种情形下,对舰船甲板的变形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舰船甲板受力变形为mm级;在横向载荷作用下,舰首甲板变形最大;在总纵弯矩作用下,甲板的0.6~0.75间部位变形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船舶总纵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中将船舯剖面处的最小剖面模数表示成型深D的表达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了总纵弯矩与中剖面最小剖面模数计算公式中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