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规定出台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核心是围绕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从无过错责任原则分析,指出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坚持这一归责原则的同时,力求在立法上更周全、更公正,坚持社会本位主义,维护道路交通主体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废除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机制、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规定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方便群众等方面的变化,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的改变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确立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是在原先“商业三者险”基础上的改进。但两者在设置目的、发生机制、归责原则以及操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目前保险公司承保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作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正式颁布之前的一种过渡性措施,具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一般法律属性。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诉讼程序、归责原则、责任限额等问题仍须进行正确地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配套法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对交通事故事实和形成原因作出认定,并确定当事人责任。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法律法规做了原则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以第八号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而出台的这部法律体现了法律保障公民利益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并于2004年5月1日施行。其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实施条例”全文共八章115条,体现了道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方交通》2005,(3):44-45
第一条(立法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等条款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交通与运输》2005,(3):40-40
第一条(立法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等条款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坚持了“以人为本”,强化了“风险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通过积极建立责任保险和社会安全制度所担负填补损害之功能,凸显了现代民事侵权行为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色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立法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等条款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确定,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