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重卡悬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和橡胶悬架代表了目前汽车悬架系统的发展方向。橡胶悬架和空气悬架使用环境不同,空气悬架不能超载,因此在牵引车上应用广泛;橡胶悬架适应能力强,可用于超载环境,因此主要应用在非公路用车或使用工况恶劣、对车辆载荷要求大的汽车上。  相似文献   

2.
朱华 《天津汽车》2010,(12):19-21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控空气悬架系统逐步取代了传统空气悬架.文章介绍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传统弹簧悬架相比,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能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较好地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空气悬架、电控空气悬架等多种形式的变化。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全主动悬架,悬架的刚度、阻尼特性和车身高度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智能调节。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奥迪A8车辆空气悬挂系统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车轮经过凹凸不平处就会受到冲击力,该力由悬架和车轮悬挂系统传递到车身上,汽车悬架的作用就是吸收并化解这个冲击力的。一般来说汽车悬架系统应分为弹簧和减振系统两部分,在这两个系统的作用下,可以达到下述  相似文献   

5.
空气悬架系统作为高档公路大客车的关键部件,已经在国外高档客车上普及,商用车上使用的比例也在迅速提升,其独特的变刚度、低振动频率、抗道路凹凸冲击等诸多优越性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设计出成熟的产品,加快空气悬架的设计研发,尤其是电子控制空气悬架(ECAS)的研发是大势所趋,谁先掌握了汽车空气悬架的开发技术,谁先开发出配置空气悬架的成熟车型,谁就掌握了今后若干年内商用车市场的先机和主动。  相似文献   

6.
目前装用空气悬架系统的汽车越来越多,受汽车种类、底盘工况的要求以及用途不同的影响,管路布置也不同。本文简要介绍空气悬架中的管路及阀类。 1.一般用于客车和货车的空气悬架系统 产品布置情况见图1。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能,有些汽车上采用了空气悬架系统.空气悬架使用压缩空气作减振元件,缓和地面对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冲击载荷.它除具有普通悬架的功能外,同时还可以自动调节悬架的刚度和汽车高度,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空气悬架复杂的非线性行为,研究空气悬架迟滞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性态。采用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非线性空气弹簧以及非线性轮胎模型,分析汽车悬架中的非线性弹簧力和阻尼力,建立汽车二自由度垂向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非线性悬架系统的混沌运动进行研究。在单频正弦路面激励情况下,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响应,分析单频正弦激励下系统的分岔图、庞加莱映射、李雅普诺夫指数图。结果表明,汽车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中存在混沌现象,在发生分岔现象时表现为叉形分岔,而且典型的倍周期分岔是系统从有序通往混沌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时代汽车》2008,(4):106-108
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系统,悬架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舒适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钢板弹簧与空气悬架有着怎样的区别?空气悬架的市场前景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以飞思卡尔MC9S08GB6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亚星YBL6891H型客车为试验对象,针对空气悬架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采用神经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通过检测车身高度对空气弹簧进行充排气,进而改变弹簧刚度的客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根据悬架评价指标建立了电控悬架的2自由度1/4车辆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悬架系统对悬架动行程、车轮动载荷及车身垂直加速度这3项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的改善,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结构,并着重阐述了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姜浙 《汽车电器》2020,(2):45-46,52
车身控制系统是整车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分布式总线车身控制系统,各个模块具备独立的时钟,如何保证时钟同步成为分布式总线系统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某车型分布式转向灯同步策略的研究,通过对分布式转向灯控制原理、控制逻辑的具体实现和分布式转向灯同步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最终保证分布式转向灯同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接横摆力矩如何实现汽车的稳定性,与其他一些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概述了国内外采用的一些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及力矩分配方法,并介绍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在实车上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直接横摆力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电控汽油机怠速控制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樊林  裴普成  杨武  申琳  叶正茂 《汽车工程》2002,24(6):490-493,506
针对怠速工况分别设计了变参数PID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模糊控制方式比PID控制方式转速波动小,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AMT离合器的综合模糊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申水文  罗邦杰 《汽车工程》1997,19(6):347-351
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操作必须与发动机协调,其控制过程是较特殊的非线性问题。本文综合了模糊控制、专家控制和分级控制的思想,提出综合模糊控制的观点,并通过了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卡特彼勒330C挖掘机为背景,对其液压泵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得出:无负荷和小负荷情况下负流量油压高,经调节器控制泵流量最小或较小,主要进行负流量控制;大负荷控制泵流量按交叉功率控制供给,主要进行交叉功率控制和动力换挡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提供的独立于驾驶员的转向干预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介绍了横摆角速度反馈和横摆角速度与侧偏角联合反馈的稳定性控制算法;阐述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分别与几种动力学控制系统实行集成控制的方法.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底盘一体化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闭环的电控柴油机EGR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控柴油机EGR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对EGR系统控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EGR系统使能、EGR进气需求量的计算、EGR进气控制、EGR阀位置控制等关键的控制逻辑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编写了EGR控制的策略框图并进行了离线仿真,并在硬件试验台架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实现了电控柴油机的EGR控制。  相似文献   

19.
轮胎是摩托车上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工艺是否受控,直接影响人车的行驶安全.因此,掌握轮胎的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对提高摩托车行驶安全性、可靠性及主机厂技术人员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车辆悬架的最优自适应与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喻凡 《汽车工程》1998,20(4):193-200,205
本文研究了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与自校正控制的策略与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