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蓝色壁垒”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劳工权益的名义,依据其自身的价值判断,通过在进出口贸易中设立严格的劳工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般认为,它  相似文献   

2.
"蓝色壁垒"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色壁垒”实施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分析了“蓝色壁垒”的内涵、理论依据、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发达国家未来运用“蓝色壁垒”限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必然性及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蓝色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汽车产品主要是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的出口,但这一时期,汽车产品出口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整车出口量少,汽车零部件出口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主要是标准件、摩擦材料、点火线圈、万向节和千斤顶等,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5.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5,(50):31-33
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对全球的扩张。据日本汽车部品工业会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厂动向调查报告称,近几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日本整车公司在海外工厂的配套需求,而且也来自海外其他整车公司对“高品质的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订货增长。 当然,这不仅仅是出口贸易看好,而且也归功于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提供技术和许可证制造与贸易等多种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谈到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战略,日联汽车零部件贸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联汽车”)董事总经理矶谷俊辅表示,随着日系汽车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深入,日联汽车将着力开发、引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比如,为了满足中国市场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广东公路交通》1993,(1):65-65
由于台湾汽车厂在“环保署”的低噪声标准要求下,积积极究低噪声汽车零部件,做为汽车重要零件供应商的轮胎厂,也责无旁贷地开发噪声低的轮胎,供应汽车厂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和总体素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幼稚工业,在论述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影响中指出,从长远考虑复关是有益处的,但长期对汽车零部件工业会有冲击,市场占有率将会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将会自然破产,零部件产品结构调整将受到影响,同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应采取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政策,以及强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中国采购力度的加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出口产品也从低附加值产品开始慢慢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并且从原来的以售后市场为主开始逐渐进入OEM市场。“目前中国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成本,然而这种优势不会永久存在。”Dr.William R.Loeffler,这位在美国质量管理领域享有盛名,目前正在从事全球采购业务的美国New Loeffler集团总裁对中国汽车零部件提出了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时代汽车》2006,(8):28-29
我国汽车出口应打好“阵地战”;汽车消费受《消法》保护;中国应尽快建立润滑油标准;交强险费率不与所有违章挂钩;零部件体系是汽车产业做强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王珣 《时代汽车》2006,(7):8-12
2006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近日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对“十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提升竞争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还公布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完成的《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等讨论稿及四个汽车零部件“十一五”重点专题发展规划概要,以供零部件企业发表意见,并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我国产品贸易地位的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口逐年增加,今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11,(51):29-29
去年上海法兰克福零部件展期间,海拉贸易上海公司宣布:与泰明顿达成战略合作。泰明顿产品交由海拉贸易向中国汽车售手市场渗透。一年后的今天,海拉虽然没有参展法兰克福零部件展,但借助这一盛大的展会声势,海拉贸易宣布:与倍适登达成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会”.在苏州高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各地及海外的三百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通用汽车、长安福特、法国雷诺等上百家采购商到达展会现场洽谈采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外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在进一步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技术含量和通用化、降低成本、产品电子化等方向发展,其管理科学化、制造自动化、市场全球化水平很高,并广泛应用CAD/CAS/CAM等计算机技术。国外零部件工业经过重组、调整、优化等过程,已经形成了实力雄厚、产品质量优异、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率先实行同步开发、系统供货、模块化生产,成为汽车工业发展及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主要受益者。相比之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有很大差距,还不具备为国产汽车(尤其是轿车)全面配套供货的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很弱;在科技实力、销售业绩、产品技术含量、企业经营规模、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存在几十年差距。我国已加入WTO,国际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正在大举进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汽车领域尚有5年的保护过渡期,但不管从长远看,还是针对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情况,我们都必须根据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综合分析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人才培养,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增加产品开发及生产现代化的资金投入,完善试验试制、生产管理、经营服务手段,开拓国内市场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尽快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产品推陈出新、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整车生产商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质优价廉、技术创新的产品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我国已经“入世”,在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情况下,无论是配套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需对国外的零部件品牌产品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久陵 《轿车情报》2006,(4):15-15
最近,欧美就我国去年2月28日发布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中向我国政府提出了交涉。美国贸易代表和欧盟的相关发言人甚至声称,如果不降低由此“办法”而引起的汽车零部件高关税,他们将请WTO进行仲裁。这一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时,相关贸易谈判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湖北是个汽车大省,同时也是个汽车零部件大省。但是,近来有个说法:东风大步跨越的步伐已远远地把湖北汽配产业甩在了后头,尤其是其各子公司实行的都是“面向全球”的采购体系和标准,湖北地方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但“大树底下难成荫”,而且即使“跟进”也难以跟上了情况果真是如此吗?湖北汽配产业还有没有发展前途?其出路又在何方?就在该省即将于10月中旬举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展览会的前夕,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机械汽车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志新。  相似文献   

20.
产业特征对中美汽车零部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炯 《上海汽车》2005,(10):16-20
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征的角度,运用Greenaway和马剑飞的研究方法,分析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描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从回归结果上看,产业特征中的多样化、外资及市场结构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有重要影响,反映了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