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分析了接触网鸟害的特点,总结了接触网上易发生鸟害的位置,对不同位置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进行了比较,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多角度出发提出了接触网鸟害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军 《中国铁路》2014,(1):49-53
结合近年接触网鸟害数据及防治措施,从鸟害区域分布、搭建时间、搭建位置方面分析了鸟巢搭建规律,并对接触网不同位置鸟害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鸟害已成为危及铁路供电设备安全的重要隐患,其发生概率大、根治难度高,给接触网运行部门带来较大困扰。分析常见的接触网鸟害原因,结合鸟害现状总结接触网运行部门采用的传统防治措施,介绍一种新的复合型驱鸟装置。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鸟害防治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接触网鸟害产生的原因,针对现有鸟害防治方法的困境,提出接触网鸟害防治的新思路,并把故障管理理念应用到鸟害防治中,探讨使接触网鸟害故障达到可控状态的防治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统计接触网鸟害形成的原因及规律;统计与分析接触网鸟害的主要区间与处所;讨论采用驱鸟装置的技术预防设施和人工干预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期几起典型鸟害致接触网跳闸故障的分析与归纳,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鸟害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从日常运营、施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鸟害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结合胶济线和京沪线接触网"硬点"检测结果,分析了造成接触网"硬点"的各种原因,指出了接触网"硬点"对受电弓和接触网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防范与整治接触网"硬点"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领域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为故障分析及检修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建立在空间信息技术之上的时空大数据分析为接触网鸟巢病害提供了新的处理和预防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达到快速、及时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病害处理效率和预防效果,并可降低接触网鸟巢病害处理的成本。基于大数据技术原理,针对接触网鸟害发生时蕴含的时空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时空聚合方法等,构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全维度、多层次的鸟巢病害分析流程,补强接触网巡检,为提高接触网鸟巢病害处理能力和预测手段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祖强 《铁道建筑技术》2014,(6):106-108,113
接触网锚柱端部顺线路方向倾斜,是接触网运营维护的重要隐患之一。本文旨在分析锚柱端部顺线路方向倾斜的原因,并较为详细地阐明因此而产生的对接触网运营维护的各种危害,同时根据接触网施工及运营维护的经验与第一手资料,提出几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铁路系统技术公司(DB Systemtechnik)制定和修订了新的德国铁路准则(DB Ril),其中有架空接触网电压检测自动装置(OLSP)和防鸟害准则。OLSP称为DB Ril 997.9117。OLSP能自动显示架空接触网是否断电,是否与回流线连接。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使救援人员识别接触网和供电线路处于断电状态并与回流线连接完好。该准则于2012年和2013年制定,2013年7月1  相似文献   

11.
为在繁忙干线电气化区段实行接触网"V停"作业,缓解运输与维修的矛盾,保证接触网的捡修质量,对接触网V停作业时的电气干扰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各类故障中,电气设备烧伤故障因其事前难以发现而危害性又大,已越来越引起供电运营检修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接触网运营中发现的一些电气烧伤问题进行分析,并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出了防治接触网设备发生电气烧伤故障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建立雷击悬挂系统的等值电路,提出悬挂系统波阻抗的计算方法。建立雷击回流线时的物理模型和等值电路,得出雷击回流线任意部位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等值引雷宽度法和雷击距理论建立接触网的引雷范围模型,提出直接雷击条件下承力索和回流线分别遭受雷击几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典型接触网进行计算的结果为:悬挂系统波阻抗为233.8Ω;集中接地方式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有很大差异(1.25~26.37 kA),如采用分散接地方式,其耐雷水平将达到26.75~43.69 kA;雷击典型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几率为14%。  相似文献   

14.
0引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方式特殊、无备用设备,列车高速运行时,其工作状态更加复杂,高速铁路对弓网动态受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过程中,如何能够高效、准确进行弓网动态运行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等,各参数密切关联,共同反映出接触网状态及弓网受流  相似文献   

15.
鸟害一直是造成铁路接触网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防止鸟巢在接触网上搭建,以及快速有效地发现已搭建鸟巢并清除,关系着铁路的运行安全。对于已经存在的鸟巢,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巡检的方式发现并清除,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采用智能分析车载视频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关键区域HOG特征的接触网鸟巢检测方法,对疑似鸟巢的关键区域进行粗提取,并提取HOG特征,再通过S VM分类器进行精确提取,自动甄别出鸟巢区域。通过测试,识别率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力机车车顶民瓶放电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带电清扫接触网专用设备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规范差异条款,并利用"经验法"计算高速铁路接触网地线和附加导线弛度、落雷次数、耦合系数、建弧率、绕击率、分流系数、耐雷水平、跳闸率等关键技术参数和指标,评估降低高速铁路雷击跳闸率相关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全线架设架空地线的接触网绝缘水平及耐雷水平与66 kV架空输电线路相当...  相似文献   

18.
阐述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从接触网施工、接触线线材、线路质量、弓网关系等方面分析接触网硬点的产生原因,根据接触网运行现状,提出接触网硬点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放电过程,得出雷击的主放电过程对接触网设备破坏极大,高速铁路接触网与电力系统220kV架空线路的落雷次数相当,接触网的绝缘等级较低,直击雷、感应雷均会破坏接触网绝缘性能。提出在现有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应注意参考国内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构建高速铁路区域化接触网雷电设防网络;利用雷电监测网统计的雷电活动数据,提高接触网雷电设防精度;判别铁路沿线直击雷、感应雷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接触网防雷措施;灵活采取独立避雷线或利用保护线、正馈线兼作避雷线的技术方案,并适当提高氧化锌避雷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对大秦线接触网防雷设施现状及遭受雷击进行分析,计算回流线、保护线不同接地间距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提出接触网防雷技术措施及方案,论述目前接触网防雷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接触网防雷设计中宜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