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向北极     
千百年来,北极被人类一直当成"圣地"、"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随着冰层的消融或逐渐变薄,人类踏足北冰洋和沿岸地区的时代已提前到来,区内更多资源开发成为可能,航道开通与贸易航线开放吸引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预计在未来数十年,人类在北极的活动将愈加频繁,亟需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北极地区的科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更多船只往来,  相似文献   

2.
葛雅梦  江南 《中国海事》2010,(11):21-22
<正>随着北冰洋冰量减少,北极将会成为世界贸易的新可能性区域。北极贸易路线,可以减少在途时间、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从而成为一条足以替代目前其他航线的有吸引力的贸易路线。目前,这条跨越北冰洋的航线在夏末季节可以通航。一个名为"ARCON"的项目已经研究出其可能性、挑战和与此有关的从今年直至2050年新航线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舶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的快速消融,使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成为了可能。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完成了我国航海史上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首次航行。笔者参加了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记录了从2012年7月22日至8月2日"雪龙"号船首航东北航道的实际情况和航经水域的气象水文特点,并对东北航道的适航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方瑞祥 《世界海运》2010,33(8):63-65
以未来15年北冰洋气候变暖以及大量的海冰融化作为背景,分析北极"西北航道"贯通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并对在北冰洋开设新的航线进行了探讨。北极的自然变化过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海上运输。由于北极地区具有夏季通航的前景,我国应及早动手制订北极战略,研究北极航线,保证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全球气温逐步上升,北冰洋海冰持续消融,北极航线的开辟逐渐成为可能,而北极航线的开辟带来的利益几乎都是国际性的,所以北极航线的开通必然会给现有的世界航运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北极航道的概况,随后对北极航道通航对世界航运的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驶向北极     
曾几何时,跨越北冰洋,开辟北极航线,缩短东西方距离,是无数航海蒙的梦想。然而由于北极海区海冰阻隔严重,16世纪到19世纪,数以百计的航海家为探索这条航道付出了生命,直到19世纪中叶,航海家才分段走通了这条航线。近30年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10,(11):12-14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道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近2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将从遥远走近现实。北极航道成为了国际海事界的热点之一,该航道一旦打通,吸引全球目光的不仅仅是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它的开通还将影响整个世界的海运格局。为此,本刊记者马艳玲走访了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采写编辑了一组北极航道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辑的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于近日出版发行,该指南将为计划航行北极"西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保障信息服务。北极"西北航道",是指从太平洋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通过美国阿拉斯加北岸、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再进入北大西洋的航线。这条  相似文献   

9.
咫尺北极     
“积冰堆雪玉成龙,横亘汪洋擎碧空。”探索北极曾经是人类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而今,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正使北冰洋夏季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海冰融化后浮出水面的“新航道”,使开通连接欧洲、东亚、北美的北极航线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行线路,通常有两条,即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其中东北航道是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连接东亚的最短航线,比传统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要缩短1/3的航程,被航海界称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积极试水北极航行,2013年全球通过东北航道的商船已达71艘,“西北航道”也成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极航道的探索与开辟成为航运业热点,北极航线的开通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利益让很多船东心动。那么,现阶段北极区域的航行状况如何,通过冰区航道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极地规则的未来立法趋势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北极地区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现状及顺利通航的可行性。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可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亚地区之间最快捷的海上通道,对航运及北极丰富资源的开发都大有裨益;文章针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8月2日22时,“霉龙”号穿越巴伦支海后抵达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个海洋调查站点,这标志着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任务已顺利完成。这是中国科考船历史上首次通过北极航线和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也是我国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考察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北极科考。此次“雪龙”船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不仅为中国海洋科考打通了一条连接大两洋和太平洋的北极通道,同时为中国开辟了第二条连接欧亚两大洲的远洋运输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而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更应对可能的参与障碍进行战略思考.通过对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参与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的可能方式,并探讨了参与北极航线问题的可能障碍,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的北极航线问题上的利益争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北极航道通航的重要意义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极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全面通航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北极航道将成为中欧、中美货物运输新通道,挑战传统远洋运输航线,改变国际航运格局,对我国未来航运事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北极航道通航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以及对我国经济、航运格局、能源格局以及地缘环境影响等角度,通过分析北极航道的历史与现状、全面通航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我国应对北极航道通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北冰洋航线开通的意义,分析北冰洋航线开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北极冰加速融化将促进北冰洋航线开通。为缓解我国海上运输通道面临的安全困境,优化我国对外经贸格局,认为我国应积极参与北冰洋航线的开发利用,未雨绸缪地构建北冰洋航线的航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迟尺北极     
“积冰堆雪玉成龙,横亘汪洋擎碧空。、”探索北极曾经是人类遥不可及的美好向往。而今,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正使北冰洋夏季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海冰融化后浮出水面的“新航道”,使开通连接欧洲、东亚、北美的北极航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北极航路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北部和太平洋北部的最短海上航道,也称为北方航线。北方航线将全球最富裕的欧洲、北美和东亚紧密联系起来,是联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道,主要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本文以我国"冰上丝绸之路"规划为指导思想,以数字航海建设作为基础,研究构建北极航路地理信息服务框架作为航海航路建设的主要管理工具,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融化的加快,北冰洋冰盖范围逐渐减小,以及近年来北极航道夏季开通的时间越来越长,北极水域商业航线的地位也将慢慢形成.届时,世界航运、商贸、能源格局均将因此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变暖步伐明显加快,北冰洋冰层亦随之加速融化,北极科考数据显示,极有可能在2050年出现夏季无冰状态,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那么,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世界格局以及国际海运格局将发生哪些改变?中国海洋强国战略针对北极航线应做出哪些思考?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北极航线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首席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教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