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6,(2):13-13
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审查并批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初步设计。该工程南起宋家庄,向北沿蒲黄榆路等,沿立汤路西侧至太平庄北路站。线路正线全长27665公里,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下线路长度为16.875公里,设车站16座;地面及高架线长度为1079公里,设车站7座,其中高架车站6座,地面车站1座。全线设太平庄车辆段、宋家庄停车场。  相似文献   

2.
顶管预支护施工效应三维有限元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下穿既有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车站顶板与区间隧道底板间距2.858m。为了严格控制既有环线区间隧道的沉降,确保环线地铁运营安全,准备首次采用顶管作超前预支护,用3D-Sigma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施工效应的计算模拟,掌握顶管预支护洞室的力学效应,预测车站施工引起既有隧道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底,广州地铁五号线全线24个站将一次性开通,届时将成为广州地铁中车站数最多、换乘站最多(10个)的一条线路。  相似文献   

4.
《广东交通》2008,(1):44
1月19日,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总经理丁建隆透露,地铁五号线预计2009年国庆节开通。 据介绍,广州地铁五号线起点为芳村口口,终点为黄埔开发区的黄埔港客运站,线路全长约41.6公里,共设29座车站。五号线的首期工程口口至文冲段工程投资估算约为152.97亿元,线路长约31.9公里。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10,(4):19-19
亦庄火车站主体结构在地下从南北两个方向与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实现了连接。记者3月16日从施工方北京城建二公司获悉,竣工后,亦庄轻轨火车站将设四道出入口与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亦庄站实现换乘。亦庄火车站为地下岛式车站,总长320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是亦庄轻轨线14座车站面积最大,涉及专业最多,与周边铁路、公路、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2):16-16
从哈尔滨市建委获悉,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将在3月中旬复工建设,全线启动一期工程16座车站和区间建设。今年将完成16亿元工程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深圳地铁10号线双拥街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从深圳地铁获悉,这座从龙岗平湖通往深圳主城区方向去的新线首发站,也是亚洲在建最长单体地铁车站。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结构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最深处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整条线路的施工进度,拟在某即将建成的长大车站处增设轨排井,为保证铺轨施工,临时关闭了部分降水井,因此地下水位改变,从而引起既有车站的抗浮计算条件改变,可能对车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地铁车站结构顶板增设轨排井及不同开洞范围所造成的主体结构上浮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车站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间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封闭部分降水井后,设轨排井附近上浮量较大,并且车站不同部位所受上浮影响程度不同,在采取抗浮措施时应区别考虑。在同一水位条件下,车站顶板开洞范围与主体结构最大上浮量呈现非线性增长关系,因此针对不同开洞范围的轨排井、盾构井以及特殊设备井时,应采取不同措施防止车站主体结构上浮。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首期工程西起白云区金沙洲,向东南穿越荔湾区,与五号线坦尾站和一号线黄沙站换乘,然后经过越秀区,与二号线海珠广场站和一号线东山口站换乘,最后向东北行进,与五号线区庄站换乘,在天河区与三号线北延段燕塘站和三号线天河客运站换乘后沿广汕公路向东北行进至终点长滋站。线路全长24.5公里,其中高架段3公里,过渡段0.3公里,其余为地下线;设22座车站(依次为浔峰岗、横沙、沙贝、河沙、坦尾、如意坊、黄沙、文化公园、一德路、海珠广场、北京路、团一大广场、东湖、东山口、区庄、黄花岗、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新建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变形的影响,对既有车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及道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建区间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北京地铁5号线是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北京市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干线,工程已于2002年12月动工修建. 地铁5号线全长27.6km,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线16.9km,占全线长度的61%,地下车站16座,地面及高架线10.7km,占全线长度的39%,高架车站5座,地面车站1座.全线设车辆段一座,停车场一座.  相似文献   

12.
区间运行时间和操纵方法是实现高速列车节能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构建了可调整区间运行冗余时间的高速列车多区间节能操纵模型.考虑到高铁枢纽车站和非枢纽站对列车到达时刻准点性的要求程度不同,模型中增加了枢纽车站的列车到达时刻与列车运行图定到达时刻一致性约束,以及非枢纽车站的列车到达时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约束.为了避免解空间中不满足定时约束的不可行解的数量影响算法效率,设计了一种三层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模型.通过1条包含3个枢纽车站、3个非枢纽车站的高速铁路线路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高速列车多区间节能操纵方法能够保证枢纽车站列车到达时刻不变,非枢纽车站列车到达时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变换时,求得多个区间的列车最优节能操纵速度轨迹.与基于牵引-惰行控制方法和单区间节能操纵方法在图定运行时分下的计算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节能率分别超过16%和4%.  相似文献   

13.
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国外利用盾构法技术修建地铁车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修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时,采用直径6m左右单线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的4种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的主要技术标准、修建规模以及各施工方案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车站结构.最后,讨论了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施工步骤、车站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管片的设计、环境控制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广州地铁完成新线建设投资217亿元,资金支付252亿元。7条新线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共投入盾构机87台次,实现29座车站封顶、39个区间单线贯通,完成区间单线107.9公里。实现了高水平建成开通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4条新线的目标,运营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表示,线网去年安全运送乘客2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67.8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02.6万人次,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地铁客流破千万的城市。客运量增加的同时,去年广州地铁也不断在运能提升、创新服务上精雕细琢。广州地铁继续采取高峰短线运营、空车定点投放、大小交路运行等模式,不断挖掘运力空间,五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06秒,运能提升5%,全线网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8秒,线网运行图兑现率和正  相似文献   

15.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史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把预应力筋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的锚固以及梁的中间处的偏心偏向部与梁体相连。在现代结构工程中,体外预应力的运用要早于体内预应力。早在1936年德国工程师Franz Dischinger设计了世界上第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跨径为2520+69+2340m。这座桥在1962和1983年两次维修及对预应力筋重新张拉后使用至今。第二座体外预应力桥梁1950年在比利时修建,  相似文献   

16.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 为满足铺轨需要, 通常在某些车站结构顶板及中板预留轨道吊装洞口———轨排井。 由于轨排井尺寸大, 地下结构顶板、 中板开洞及为了避让铺轨线路而设置临时梁柱体系等对施工期间结构受力体系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进行专项计算分析。 文章针对宁波地铁某复杂结构体系明挖区间设置轨排井的 3 种方案, 首先从铺轨便捷性、 结构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比选, 再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了最佳方案。 可为地铁轨排井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08,(9):14-14
至今年底,西安地铁2号线暗挖隧道施工可基本完成,主城区段除北大街、钟楼、小寨三站外,其余11座车站主体将封顶,陆续恢复快车道交通。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10,(11):31-31
迪拜公路交通局日前宣布,该市地铁红线将进一步开通商务港湾、第一海湾银行大厦、棕榈岛集团总部等5座新车站。与之相应,还将增添往返于新车站与周边商贸金融中心之间、每13—20分钟一班的区间车服务。据悉,此次开通的5座车站均位于迪拜谢赫·扎伊德大街沿途商业密集区,将极大缓解该市CBD商业区日常办公时段交通压力。至此,迪拜地铁红线沿途车站规划中的29座车站已有26座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线铁路车站股道数的简单分析模型、排队论分析模型和模型分析模型,分别就技术站、限制区间两端车站、一般会让站等不同类型的车站股道数进行了分析。确定股道数量时,应满足技术停站、限制区间、远期规划及旅客列车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06,(3):18-18
在上海目前规划的18条轨道交通线路中,计划建设500多座车站,其中105座为换乘车站,三线以上的换乘枢纽多达18座,而虹桥机场站更是将出现六线换乘(五条轨道交通线+沪杭磁浮线)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