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新旧深度基准面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葭 《水运工程》2007,(11):25-27
通过两个测站最新潮位观测资料计算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与现有海图理论最低潮面进行比较,并反算验证说明新的理论最低潮面保证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港工技术》2021,58(3)
本文分析了理论最低潮面计算原理,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理论最低潮面算法,根据潮汐表中黄、渤海29个站位两年逐时潮位预报数据分析不同算法差异。搜集8个站位23年实测潮位数据,分析了采用不同数据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差异。文中还简述了影响计算理论最低潮面的其他相关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汇总,提出了确定理论最低潮面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压力式验潮仪的普及,其采集的数据的精度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KELLERDCX-22压力式验潮仪观测的数据同时结合海水密度、滤波光滑处理、修正至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以及对潮位数据可靠性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便达到预想的精度。为此次潮州港水深测量水位提供可靠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理论最低潮面的确定是一个难题。基于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低潮位的对应关系,综合调和分析及统计分析,以及《海道测量规范》中提出的方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理论最低潮面与年平均低潮位及月平均低潮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与不同时段内平均低潮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是受制于气压、气温以及风暴过程等因素影响,各时段内理论最低潮面与平均低潮位的相关性不尽相同。针对此关系,利用如东、老虎滩2个验潮站的资料进行验证,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平均低潮位与理论最低潮面的关系应用到实际中是可行的,并且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大连太平湾海域潮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东华 《水道港口》2013,(6):533-536
根据太平湾海域实测潮位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太平湾海区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性质,日潮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海平面在国家85基面下0.05 m,理论最低潮面在国家85基面下1.70 m;设计高水位1.62 m,设计低水位-1.36 m(国家85基面)。  相似文献   

6.
李振云  熊伟  刘杰 《水道港口》2021,(3):334-338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  相似文献   

7.
闭合导线作为导线的一种形式.在全站仪日益普及的今天.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设计勘测和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本文就闭合导线自身无法检核的伪闭合现象进行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及消除方法,同时对闭合导线传统计算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改正。  相似文献   

8.
曾庆标 《珠江水运》2001,(11):34-35
导线测量常受到总长和平均边长的制约,使其未能进一步发挥导线测量中高新仪器的优势。若能在保证精度前提下,对操作要求适当放宽限制,对测绘界以及仪器制造商都是极大的福音。高新仪器才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应用实时PPP技术解决长距离航道潮位控制问题,首先需要理解PPP技术的原理、解算模型及模型精度,采用实时连续参考站提供的高精度钟差及卫星轨道误差对GPS采集数据改正即可得到实时PPP测量数据;通过实时PPP测得的GPS高再经姿态改正、潮位提取、基准面转换等步骤获得潮位。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6,(3):316-319
回波测深是目前水深测量采用的主要原理,声速是回波测深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声速影响水深测量精度的基本理论,包括声速误差引起的垂直差、声线弯曲引起的测深差、回波位置偏移以及声速时空变化引起的测深差;同时以瓯江口水深测量项目为例进行了详细量化计算,归纳总结了河口区域水深测量期间声速对测深精度的影响,并就减少相应误差给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盘锦长航道水深测量中的潮位控制问题,通过对潮汐理论进行研究,根据盘锦航道具体情况,采用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建立潮位推算模型,对海上长距离航道进行潮位控制。通过海上定点实测潮位、推算潮位数据比对及不同时间段航道沿线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比对得出,2种方法得到的数据资料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充分表明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潮位推算技术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水深测量精度需要,可以在同类型的长航道水深测量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邓年生  王炳奇 《水运工程》2004,(5):62-63,87
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对潮汐影响明显的感潮河段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有关规定及存在问题,提出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这类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建议。并建议有关标准规范采用与理论最低潮面值接近的其它实用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1大丰港二期试桩工程概况 大丰港二期工程码头平台长585m.码头面标高11.10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码头桩基拟采用钢管桩和Ф1200mm砼管桩(PHC桩、大管桩)相结合的混合桩型,基桩均为摩擦桩。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跨江、跨海大桥的修建,导线测量在宽阔水域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加密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观测值和导线边长不等的问题,文中结合某大桥施工加密控制测量的实际情况,对跨江(海)导线测量中边长相差较大等问题,采用Helmert方差估计方法,分析平差过程中权的合理取定问题。实践表明:在跨江(海)大桥导线测量平差时采用Helmert方差估计比常规的平差软件精度更高,解决了导线测量中测距边长相差较大,测角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16.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水位事件频发。为了分析长江口极端潮位的长周期特征,研究基于极值理论相关方法,采用近33 a实测资料对长江口极值潮位趋势性和重现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徐六泾站年极值水位呈轻微下降趋势,直接原因是大通流量减少导致当地年均海面的下降;区分组模型结果显示,台风“温妮”期间长江口造成的风暴潮位为100 a一遇,而POT模型计算结果仅为60 a一遇,100 a一遇重现期潮位约7.0 m;潮位重现期的计算本质是一种用频率代替概率、从样本推求整体的过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以可获取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事件发生的风险率,旨在为工程设计或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盐田港一期工程设计水位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盐田港一期工程设计中,利用该港1985年5月-1986年4月的实测潮位资料和邻近海区汕尾站15a潮位资料,按“海港水文规范”的规定和计算方法,确定工程设计水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张策  庄媛 《航海》2021,(1):70-72
对黄浦江A、B、C等3个站2018年实测潮位调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黄浦江潮汐类型;分别对3个站30 d、90 d、180 d、1 a的潮汐资数据行调和分析,分析不同资料长度对调和常数的影响;根据2018年资料分析所得调和常数进行潮汐预报,计算自报余差的均方差,分析预报精度.结果表明:(1)黄浦江测站的潮汐和潮波变形...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仅利用高低潮数据计算乘潮水位的新方法.以潮汐表中我国不同潮汐类型站点的高、低潮数据和逐时潮位数据为基础,采用按规范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新方法的结果进行验证,从多角度分析计算误差.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多在10 cm以内,径流和浅水分潮影响明显区域的最大误差在20 cm左右,结果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此方法含...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星载微波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技术可以提高反舰导弹的射击精度。文章分析了海面风场对反舰导弹射击精度的影响,由于现有修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即利用星载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超视距导弹射击中,可以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从而提高导弹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